含参量函数恒成立问题解法例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9320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几乎都是以函数问题作为最后的压轴题,而函数问题的解决最终归结为对函数性质、函数思想的理解和应用.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往往是融合了函数、导数、不等式等,考查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这里对两种常见的含参量的恒成立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简单总结.
  一、分离参量法
  【例1】已知函数f(x)=xlnx,对于任意正实数x,不等式f(x)>kx-12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于x>0,
  所以f(x)=xlnx>kx-12,
  ∴k  令k(x)=lnx 12x,
  则令k′(x)=1x-12x2=2x-12x2=0,
  得x=12.
  当x∈(0,12)时,k′(x)<0;
  当x∈(12, ∞)时,k′(x)>0.
  则x=12时取得最小值,
  k(x)min=k(12)=ln12 1=1-ln2.
  ∴k的取值范围是(-∞,1-ln2).
  点评:对于恒成立的不等式中,如果求的参量很容易分离出来,不等号的另一侧构造x的函数,对于x取值范围内任意一个数都有a≥f(x)恒成立,则a≥f(x)max,若a≤f(x)恒成立,则a≤f(x)min.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常用的方法,但其缺点是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求导,构造函数,当遇到不等式中含有对数等符号时会比较困难.
  二、参数讨论法
  【例2】已知函数f(x)=ax bx c(a>0)的图象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x-1.若f(x)≤lnx在(0,1]上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f(1)=1-1=0,
  ∴a b c=0,
  又f′(1)=a-b=1,
  ∴b=a-1,
  c=1-2a.
  令g(x)=f(x)-lnx=ax a-1ax 1-2a-lnx.
  ∵x∈(0,1],
  ∴g(1)=0,
  g′(x)=a-a-1x2-1x=ax2(x-1)(x-1-aa).
  当0  ∴g(x)在(0,1]上单调递增,
  ∴g(x)≤g(1)=0,
  此时f(x)≤lnx在(0,1]上恒成立.
  当a>12时,则有1a-1<1,
  记a1=max{1a-1,0},对任意x∈(a1,1)都有g′(x)<0,∴g(x)在(a1,1)上单调递减,
  ∴当x∈(a1,1)时,有g(x)>g(1)=0,
  此时f(x)≤lnx在(0,1]上非恒成立.
  综上,f(x)≤lnx在(0,1]上恒成立时,a的范围为(0,12].
  点评:将恒成立的不等式转化为f(x)≥0或f(x)≤0形式,即f(x)min≥0或f(x)max≤0,通过对参量的讨论,寻找函数的单调性,继而求得函数的最值.对于分类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到参量讨论的分界点,在可取范围内的讨论做到不重不漏.
  恒成立求参量的问题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本质上都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这也是函数问题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抓住式子的特征,灵活变形,以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金铃)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重大部署,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认识眼光。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和经验启示我们:加强清洁生产,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流程体系;加强产业链建设,建立工业生态园的共生体系;加强立法,建立促进循环经济规范发展的保障体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广泛的教学资源。新课程的实施为新教材的使用提供了平台,我们看到了新教材渗透出的先进教育理念,同时也感到了新教材的不足带来的困惑。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分析该版本教材存在的不足并试着提出改进策略。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不足  1.新型编排方式为教学带来不便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特色之一是按照专题编排,即将统一专题的课文统整在一个章节中,并在章节后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程观只要求教师与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与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最终使数学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新课标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标关于数学教学也有新的课程观,而新的课程观必将更加注重过程,注重创新,注重个性.在新课标极力践行的教学背景下,应该为学生营造自然、愉悦的课堂氛围,在着重提升学生学习兴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实现对事物的全面了解。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人类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推理、联想、比较等认识事物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历史教师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历史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加强学生的记忆,除了分析、综合等一般分法外,比较法是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学法指导;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的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基础薄弱,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课堂教学效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章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可见,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提高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标准的实行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了高中体育教学的更新和发展。不过我国高中的体育教学多数仍是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强制式、传授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与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有着较大的差距,笔者据此阐述如下几点。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