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教理论在实践中生根开花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丛书的出发点——让理论变为教师的行动
  《让理论看得见》丛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虞永平教授主编,2011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一直困扰着学前教育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践行者,是联结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以及学习行为对教育理论的践行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幼教理论。只有领会、掌握理论,才能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本丛书的出发点正是要使看似艰深的理论走出象牙塔。变得让教师看得见、摸得着。将理论研究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动。为此,在对幼儿教育多个层面的理论进行研究和诠释的基础上,本丛书结合幼儿教育实践,进行了解读和有针对性的说明。让广大幼儿教师通过对本丛书的学习,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同时,对照和反思自己的实践。再投入到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之中。从而在实践中形成自己较为稳定和正确的观念和立场,使教育实践有教育信念和理论支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丛书的内容——广泛的理论视角和丰富的实践探索
  本套丛书共有14本,包括《幼儿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自然主义与幼儿教育》《活动理论与幼儿教育》《生活与幼儿教育》《活教育思想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生态变迁与幼儿教育》《德性与幼儿教育》《实习场与幼儿教育》《做中学与幼儿教育》《早期阅读与幼儿教育》《幼儿园规则教育与幼儿发展》《计划、记录与幼儿发展》《父母与幼儿教育》和《法律精神与幼儿教育》,从自然主义、活动理论、活教育思想、人类发展生态学、建构主义、全语言教育等理论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幼儿教育实践问题,探究理论的现实意义,积极寻找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生活与幼儿教育》在对生活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利用生活教育思想进行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园活动组织和幼儿园环境创设。并提出如何利用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共同生活环境促进幼儿的个体发展。《实习场与幼儿教育》对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实习场”的内涵与理念进行了论述,对“实习场”的实践模式、设计原则、要素、特征、流程以及类型进行了概括,并结合幼儿园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计划、记录与幼儿发展》一书从“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班级工作”这一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出发,结合大量的案例,对如何制定和执行班级计划和班级记录进行了论述。《法律精神与幼儿教育》一书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幼儿事故纠纷案件进行了讨论。本丛书不仅对多种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融合在一起。
  三、丛书的意义——帮助教师、指导家长、引领社会
  理论联系实际,是本套丛书的基本宗旨和重要特点。丛书将理论与现实的幼儿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服务实践的针对性,内容广泛、论题新颖,是目前为止比较系统、比较丰富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读物。丛书中的每一本都是从某一理论视角或理论立场出发,既涉及国外经典的教育理论。也涉及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既涉及幼儿教育领域内的理论前沿问题。也涉及其他相关学科中与学前教育紧密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梳理了关于幼儿教育的基本观念。其意义在于充实和更新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在教育中关注幼儿的本性、幼儿的权利、幼儿的发展。丛书在进行理论阐释的同时。结合相应的实践展开了讨论,能够使教师和家长在深入学习理论的同时,在真实的教育背景下反思自己的观念,正确地分析和改善自己的行为,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准,是广大幼儿教师专业提高的有益读物,是家长不断增进科学育儿知识和能力的有益读物,从而引领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其他文献
在每次主题活动实施前,我们都会组织教研组内的教师进行主题审议,以确定本次主题的教学活动。但在选择教学活动时,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选取那些容易开展的教学活动。而材料较难收集、基本功要求较高、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的教学活动则往往会被舍弃,从而破坏了主题的完整性。为此,我们以大班主题活动“谢谢你”为例开展了相关研讨活动。  一、观点碰撞篇  【案例描述】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罗列出大班“谢谢你”主题中教材
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出台对我国新时代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没有迎来生育的高峰,相反,人们的生育意愿持续低迷。对儿童父母进行的调查表明:“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仅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高达53.3%。”[1]人们生育意愿低迷和托育服务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高达86.5%
以“工艺劳动”为切入点,组织幼儿开展“泥制铜浮雕”劳动体验活动,从劳动体验中学习、认知、思考、感知和行动,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劳动经验。本文围绕“理解与批判、联系与建构、迁移与运用”,生发自我生成、自我坚持、自我批判、自我创造、自我超越五个维度,剖析和解读幼儿工艺劳动中的深度学习。一、自我生成——唤醒劳动兴趣  教育是使受教育者“顿悟的艺术”,是促进受教育者自觉“生成”的一种方式。从传统的、教师占
幼儿园班级生活具有群体性、组织性、制度化等特点,为确保幼儿一日活动有序开展和质量提升,教师作为班级生活的策划、组织者,有时会设立“小先生”来协助教师班级管理工作。  “小先生”是在幼儿园班级集体生活的特定背景下产生的,是教师把幼儿看作是学习生活的主体,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具体表现。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小先生”制的功能和价值,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提升“小先生”制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作用。
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是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收集、分析比较系统的相关资讯,对幼儿学习与发展以及相关教育的效益和价值作出客观、全面、合理判断的过程。在幼儿园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发展评价起着监控、检测、导向与促进的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呈现可喜局面,但难掩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滞后的尴尬,如与幼儿园的生活相脱离,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情况;
幼儿园课程建构应站在幼儿立场,回归幼儿生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幼儿园生成了一系列“疫情课程”。然而,很多所谓的“从儿童的起点”建构的课程,实则只关注到了幼儿表面的兴趣点,而非幼儿的真需要,甚至有些课程离幼儿的生活有距离。疫情下课程在哪里?如何将课程紧扣幼儿真生活、真需要?这些值得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思考。下面以中班主题活动“居家运动小达人”为例,阐述教师是如何将新冠疫情作为资源话题进行课程建构
按照后勤计划安排,开学第一个月保育老师的教研活动为“让爱从‘头’开始”扎辫子比赛。计划此活动有三个理由:一是保育人员的爱心直接关系到保育工作的质量,这里的从“头”开始,一语双关,不仅仅是指头发,同时也是新学期一次师德教育活动,保育老师要带着满满的爱开启新的学期征程。二是在平时观摩中发现,不少保育老师在起床整理环节先忙着整理床铺,教师承担起为女孩子梳理辫子的任务,导致班级幼儿不能及时投入游戏环节。我
截至2020年4月,南通市幼儿园中有省级课程游戏化项目17对,市级课程游戏化项目148对。经过五年多艰苦努力,项目园均建立了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基点,以本地区文化为中心,收集、整理具有当地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源,积极聚焦并有效开发利用适合幼儿的课程资源。通过对各类资源的筛选、改造、整合,各园形成了幼儿园、年级、班级三级资源库,并适时补充与丰富,初步建立了适宜的课程资源供给体系。
在当下,集体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活动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仔细观察集体教学活动,我们不难发现,活动过程中总会有个别或几个“不协调”角色。虽然在不少教师看来,这些“不协调”角色不至于影响集体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但在“教育要面向全体儿童”和“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幼儿园教师应该认识到:关注这些儿童的发展也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集体
“盒”玩具六:手影小屋(大班)庄燕华设计  设计意图  考虑到手影游戏需要在一个黑暗的空间内进行,而幼儿白天在幼儿园,一直处于明亮的环境,于是就想到用大纸箱制作一间封闭的小屋,让幼儿能够在小黑屋这样一个真实的黑暗空间内玩手影游戏,增强游戏效果。  制作材料  大纸箱,黑色即时贴,内置灯,夜光贴,手影图示。  外形尺寸:70cm×90cm×120cm。  制作要点  1.黑色封闭环境:用大纸箱制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