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2004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不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叶老先生的话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抓住了“读”这条主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就会由浅入深的开展,由表及里的深入,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提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一、教学生会读,挤时间多读。
  首先要交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每次读之前都要给学生提出具体又明确的要求,如初次读课文,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能词连读”,再读时则提高要求“要读通顺,读好句逗停顿”。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读了,也能读好。而只有多读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更要挤时间让虚岁多读,省去啰嗦地提问与讲解,必须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在与语言文字的反复接触中明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如:学习《诚实的孩子》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可用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读即“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简介的问题为学生挤出了读书的时间,又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二、让全体学生参与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只有学生参与了读,而且乐于参与,才会有良好的效果。读书亦是如此。在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短暂的,一味地让个别学生表演读是不可取的,因为忽视了课堂的主体——所有的学生,为了不让孩子成为课堂上沉默的观众,我们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创设更多的机会给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读,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读,因此可采用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读、放声尽情读以及边演边读等。
  学生会读了,敢读了,才能在读中有所感悟,以读见悟,也就自然产生了学习读书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以及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感知和领悟。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以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其基本特征。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学法指导。
  1、导悟学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从小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号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自己悟出方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自学为主,读练为主,让学生在多次感性认识和反复实践中去领悟,在理解字词段篇和学习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探索,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如:一年级教材中《小山村》一课,笔者在读中引导学生悟出方法,并运用方法进行自学。(1)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弄懂文字内容,摸清文章思路,再设问:“文中都介绍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2)引导学生理解“小山村的山坡上什么样?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自己读、指名读、范读、师生对赌等方式体会小山村的美。(3)回顾前面的学习过程,自己悟出方法。(4)运用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三段,采用小组议、小组互读的方法学习。这样,在自学中以读为基础,在读书中学会读书,理解语言,掌握方法,形成能力,而且能更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2、悟中思疑。
  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在阅读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的习惯。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意识是产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所以要鼓励小学生敢问、善问、会问。但是质疑一定要在读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充分地读和感悟,就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一年级《我坐上飞船》一颗,教师设计了三次质疑:一是在初读后,学生对文字有了大致了解后质疑:二是在精读第二、三自然段质疑,有的学生问:“什么是岛屿?”也有的学生问:“前面用有……有……,最后为什么用还有……呢?”学生边度边思,学会了读懂文章的方法。三是在全文学完后再质疑,“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整节课以学生的疑问为主线进行教学,以学生的思考为核心,充分肯定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种自主探索跑求知的环境,引导这学生沿着积极的思维方向,生动活泼主动地在读中获取知识,掌握规律,而每次质疑都离不开不同层次地读,养成了边读边思边问的习惯,及发展了思维,有发展了语言。
  3、品评欣赏
  宽容和鼓励能使低年级的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在读懂课文后,教师宜经常让学生挑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把自己体会到的读给小组同学听。这样“在存在认知中知觉对象被全部地充分地注意到”,使所有学生都有被别人注意的机会,都有发表主见的时间。学生读后还要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读?”提倡学生表达自己独特、新颖的想法,没有统一的答案,允许学生因个体理解人事室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表达,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多角度的各种解释,从而全面锻炼了学生朗读、分析、表达的能力。
  例如:《诚实的孩子》一课,学生在分小组品读“列宁:‘不是我。’”这句话时,有的学生堵得很平淡,读后小组的其他成员立即开始评议,有的学生说这样读不好,列宁把花瓶打碎了心里十分害怕,应该把特别害怕的心情读出来;也有的学生读“不是我。”声音特别大,学生评议时说这样读不行,因为列宁怕姑妈责怪他,所以说的声音不会很大,应该声音很小……可见,学是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评析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通过让学生自己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说话论理的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读带讲,以读促讲,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逐步提高。树苗要伸出头来呼吸自由的空气,感受自由的阳光,才能活,才能成,才能端正。我们的学生就如同树苗,而语文教学的读中感悟就如同空气,如同阳光,如果我们每堂课都坚持边读边感悟,边读边思考,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逐渐提高。
其他文献
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简称SKL)是国家重点投资,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的科研实体,是我国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性研究的骨干力量。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特定属性的知识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开发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不仅是语文新课标的终极要求,而且和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相符合。课堂教学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善于自我思考,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探寻规律,进而形成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  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全面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而如何在语
摘要: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民主的、协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合作者之间具有相互认同、接纳、独立平等和诚信的合作。合作学习并不等同于教师撒手不管。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有了合作的形式并不等于就是合作学习,决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和锻炼就可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魏书生老师在三段六步教学法中,特殊提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随着老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城市舞台,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务工队伍的生力军。农民工群体内部异质性日益凸显,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同样也出现分层现象。市民化是社会现代
计算是数学的灵魂,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材虽然大幅度地降低了对繁杂计算的要求,但计算教学仍占较大的比例。始终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题做了很多,错误率却居高不下,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
【内容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可尝试以下做法:如揣摩中比较感悟语言;朗读欣赏中积累培养语感;联系生活感知语感;读写结合升华语感;诵读、积累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由此,语文教学才返朴归真。  【关键词】 语感 教学本质 小学生 培养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说:“语文教学有人文性、社会性、生活性、思想性……,但是,归根结底是它的语言性。”语言性是它的皮,另外的都是毛。“皮之不存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  一是,微博在中国无处不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7月),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微博客用户规模
摘要: 学习性评价理论认为评价是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全过程。本文探讨如何将学习性评价应用于大学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课中,注重课程与教学的形成性和发展性,力图进一步提高大学基础英语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 学习性评价;大学基础英语课;英语专业  一、引言  学习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形式之一,是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有效教学的一部分。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