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户外体育活动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355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幼儿运动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户外体育活动 幼儿运动能力 锻炼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96-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这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而户外体育活动,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幼儿运动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
  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而运动质量却不高。同时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教师不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活动容易出事故,还是少开展为宜。由此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
  在当今家庭育儿方式上也存在着一些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多数家庭住在新村高楼,独门独户,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因此,不论是指导教师正确理解、实施新《纲要》提出的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还是正确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内容与时间,我们都应将户外体育活动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不断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家园双方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为此,我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课题研究。
  一、优化户外体育环境,有效促进活动的多维效应
  (一)创设良好的户外环境,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面对现状,我园想方设法改善环境,并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根据我园户外活动场地比较开阔、平坦这一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范设置运动场地。将大型玩具区、操场、树林、草地、沙水池等按照其功能的不同,以及幼儿年龄特点的不
  同,重新划分九个活动区:球类区、力量区、钻爬区、投掷区、跳跃区、平衡区、车类区、玩具区、沙水区,让不同年龄的幼儿自由选择,各项活动相互关联,达到交互促进的目的。我们利用竹条搭建山洞创设钻爬区,利用废旧轮胎创建平衡区,将操场改建时换下来的塑胶地板铺起来创设为跳跃区,把竹篓挂在树上让幼儿练习投掷,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创设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组织幼儿开展好体育活动。
  (二)创造愉悦的心理氛围,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情绪的好坏影响着其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创设良好氛围,对幼儿身心发展也相当重要。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个别幼儿因学不会某一技能而放弃自己的努力”;“在竞赛中,有的幼儿因输给对手而生气不开心,而有的却因胜利而沾沾自
  喜”……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的老师向幼儿及时讲述一些生动的故事,使幼儿懂得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而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更是加倍关心和帮助,经常用“你真棒!”的话鼓励他,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教师们努力为幼儿创设温馨、轻松、和谐、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不仅使幼儿能轻松开展锻炼,掌握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园协作增强幼儿锻炼效率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和谐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中,指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个重要任务。首先,我们重视家长对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意义的认识。因为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所持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于是,我们召开家长会,主动听取家长对孩子参与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宣传、研讨,形成了开展活动的共识。同时,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地开展,也感染了家长,使家长也不由自主地参加到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来。家长不仅积极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等活动,还经常帮助幼儿搜集废旧材料共同制作体育活动器械,如:沙包、毽子等。在家里,家长还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户外参加锻炼,真是其乐融融。
  二、优化户外体育器材,切实提高活动的锻炼效果
  (一)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
  1.根据目标选择体育器材,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如周目标的一项内容为投掷练习,教师选择的材料有飞盘、降落伞、纸球、沙包等,并进行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较好地完成了周目标,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2.根据材料特征选择体育器材,幼儿习惯选择轻便、灵
  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已免发生争抢现象;提供带有民族特色的材料如:高跷、抬轿子、双人鞋等,提高活动材料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3.根据季节的影响选择,在春夏季提供活动量小的材料,如拉力器、沙袋等;秋冬季提供运动量大、活动强度大的材料,如蹦蹦球、呼啦圈等材料。第四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选择,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为小班多提供一些活动技能易于掌握、模仿性强,能促进其锻炼平衡、走、跑能力的活动材料;为中班提供能促进其锻炼身体协调发展的钻爬动作的活动材料;给大班幼儿提供的则是动作技能高、能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发展追逐、躲闪技能、运动强度较大的活动材料。   (二)自力更生,制作适用的体育器材
  因为身在农村,我们的体育器材在配置上无法跟城市幼
  儿园一样,但是我们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用竹子、绳子等制作活动器具。我们将竹子变成竹棍成为接力棍、将竹片变成竹圈玩套圈等,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如:将酸奶瓶用松紧带连接起来做成拉力器;用易拉罐做成梅花桩,用油漆筒做高跷,用可口可乐瓶制作陀
  螺。我们还为幼儿提供绳、垫子、毽子等材料,开展翻绳、摇小船、炒豆子等多种户外民间体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综合体育能力的发展。
  (三)探索创新,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我们引导幼儿探索体育器材的多种玩法,教师在教会了幼儿某一体育器材的基本玩法后,引导幼儿在自由玩的过程
  中发现这一器材的多种玩法。如: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发现呼啦圈在身体的多个部位都可以转动,如手腕转动、颈部转
  动、膝盖转动等,幼儿还发现可用呼啦圈来“跳门槛”、在地上滚动、用来开火车等等。一种器材的多种玩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活动的兴趣。我们还启发幼儿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器材搭配起来使用,发现其更多的功能,增加活动的乐趣。如:用羽毛球拍和皮球配合起来玩“赶小猪”游戏,用沙包和易拉罐玩“打保龄球”的游戏等等,充分体现了器材的多种功能。
  三、优化教师指导策略,有效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
  (一)明确课题研究目标
  为了将教师的注意力从“形式”引向“过程”,从“内容” 引向“发展”,从而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我们课题组制定了相应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参照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目标,我们遵循层次性、操作性的原则,针对各个班内不同水平的幼儿,设置了长期和近期不同层次的目标。
  (二)丰富体育活动形式
  寓体育锻炼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幼儿的生活,扩大幼儿的视野,更好地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1.晨间锻炼活动。为提高幼儿晨间锻炼的质量,我们在组织形式及内容编排上尽量采用分散开放式,以自制的材料为
  主,内容丰富,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选择自己的同伴、自己喜欢的内容,全面锻炼身体,提高体能。
  2.户外体育活动。我们从体育的多维效应、多种活动角度建构户外活动的形式,多给幼儿一些自由的活动空间,尽可能多地安排活动,让孩子想尽办法扩大户外活动空间。如:在走廊上画上各种各样的格子,让幼儿自由地、三五成群地玩跳格子游戏;在通道边上画上各种几何图形相互交叉的曲线,让幼儿沿着每一种图形找方向。还提供简单的材料供游戏进行,让幼儿在想象情境中愉快地游戏,使户外体育活动更富特色。同时,让幼儿拥有活动的选择权,成为户外活动的真正主人,使户外体育活动达到活而不乱、有条不紊、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活动能力,丰富和活跃幼儿的生活。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和养成自觉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习惯。
  3.体育教学活动。我们将体育教学的内容延伸到户外活动之中,帮助幼儿练习巩固,并不断创新提高,使户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把体育教学寓于有情节、有角色、有竞赛的游戏之中,使之新颖生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体质。
  总之,通过实践和研究,我园不仅探索出一套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具体运作策略,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幼儿身体发育、心智发展。
其他文献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若不加以合理设计与利用,学生所学就得不到巩固,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该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收治的27例手足口病确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手足口病的发病具有
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重新审视教学情境的概念内涵,阐明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进
2015梅赛德斯-奔驰“明日之星”青少年网球夏令营北京站和上海站于8月9日-16日在北京格林威网球俱乐部和上海弘金地网球俱乐部盛大开幕,该活动由梅赛德斯-奔驰独家冠名赞助,
本文依据制造型企业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特点,以精益思想、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理念为理论依据,采用实地调研方法,对传统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找到完善生产
不久前,电影《武训传》被解禁,供“研究使用”发行。于是,引发了一些人的欢呼,一些媒体把《武训传》当成什么了不得的经典。1951年,有关方面曾对这部影片开展大批判,由此影片
成功的小学音乐教学应该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并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审美的体验.不仅如此,小学音乐课还承担着发
【摘 要】为了提高高校教务员的工作效率,文章基于权变理论的模型,着重探讨了高校教务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增强法律意识以及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环境的变化,充分发挥教务员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权变理论;工作效率;自身素质  管理是一种未加工的艺术,权变管理就是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权变,就是权宜应变,它的形成是人们已经不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只有积极、个性化地开展审美教育,实现审美自觉性,才能实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