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wat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发展,而在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中,阅读课文几乎占教材所有篇目的一半。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小学生 说话能力
  
  在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中,阅读课文几乎占教材所有篇目的一半,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也曾十分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可以说这个目标的提出既向教师和学生发出新的挑战,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交往情绪为基础,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掌握语言这一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听、说、读、写是要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娴熟运用的。所以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须真正在阅读教学中把它当作一回事来落实。“要真正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任重而道远,不要流于形式,被考试的指挥棒所桎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语言修养。口语交际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1]
  首先,教学过程中要民主,交还自主权,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老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言者无罪;避免学生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被同学嗤笑或被老师讥讽;要亲近学生,让学生敢说乐说。
  其次,要转变教学观念。“从社会学角度讲,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1]。演讲、 辩论、编写、评说都是有效的训练方法。
  二、重视语文阅读课文,以教材为依据,挖掘教材的训练因素
  教材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蓝本。现今编写的口语交际教材内容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现代意识;形式多样化,有很强的趣味性;注重训练过程,循序渐进。例如,低年级主要训练一对一的互动交流;中年级主要在情境中讨论交流;高年级安排演讲、辩论等。因此教师应该好好利用教材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例如,苏教版三册《学会请求》中“李春燕在背诵古诗,想请奶奶把电视的声音调小一点儿。她该怎样向奶奶说?生活中你也有过向别人请求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这一教学内容选自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很多亲身体验,会有很多话可以说,关键是教师怎样利用好教材引出学生的回忆,唤起学生生活体验,来进行交际、交流,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真正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加强实践,注重整体培养,重视评价,激励口语交际
  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改的趋势已从线性研究转向立体研究,即以整体动态的观点研究小语教学现象[2]。因此,今天我们研究口语交际教学,也绝不能把它孤立地看成是一个教学类型,而应该用整体的观念看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功能。口语交际的实践性和整体性表明:口语交际是语文实践性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最好实践机会。[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于是我就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个学生交际的信心,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欣赏学生,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于表达能力和欲望强的学生,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表示祝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当同学们被老师所欣赏时,他们会感到巨大的成就感,也会看到自身的价值。
  二是鼓励学生,给他们尊严。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难免有学生答非所问,势必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微笑着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面向全班同学,给他以鼓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你回答问题很积极,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回答得很完美!”这样,他不至于因一次回答失误而丧失交际的积极性,相反,他会激动不已,力争下次表现更积极,回答更完美。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活动中,能否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智力与能力。实践证明,小学生的说话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广辟口语交际的各种途径,选择生活中的话题创设情境,积极探索口语交际的方法,实现双向互动,加强实践,注重激励评价。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口语交际能力,做好示范,从而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协调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使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人际交往与生存发展必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www.dearedu.com/s/10-09/s937555.shtml .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http://3hj.cn/forum.php?mod=viewthread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美术新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作为美术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在吸取别人优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深挖潜力,大胆进行探索,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作者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情感能力三方面入手,论述了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观察力 想象力 情感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初中美术教师积极探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对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使眼、脑、手协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FBCP)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大疱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疼痛性糜烂、水疱及脱屑性红斑块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摩擦部位如颈部、腋下、腹股沟及会阴部。近几年在临床上逐渐可见到不典型的病例,包括少见部位及不典型皮损损害如斑丘疹、角化性丘疹、乳头瘤样增殖病变、掌趾部偶有点状小坑及散在分布的角化也偶可见到。本文就近年
【摘要】意志品质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我国目前的青少年学生,独生子女不少,由于家庭教育的偏颇,他们的意志品质多有缺陷,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学生 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求练造学生的健康体魄,更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并使之迁移到学生时代乃至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内容作为政治学习的题材或材料,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的生活化包括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教学方
【摘要】小学语文是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把这一门基础课教好。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就应不仅仅局限在学生的考试成绩方面,而应有效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潜能培养    一、教师要以
要让学生愿意学习中学地理,如何使其对地理课产生兴趣,快乐地学习是教学的关键。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大胆地尝试,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通过教学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调控态势,实现课堂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对各类教学调控实现的总结如下:  一、教法调控是快乐教学的前提  地理课堂教学的调控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刺激
【摘要】目前的学校运动会和现在新课标下学生进行的模块学习存在较大的距离,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集体主义的团队精神、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就针对目前校运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学校田径运动会 体育与健康 改革 人人参与 团队合作     1.问题的提出  学校运动会在全国中小学是体育赛事的盛会,学校举办运动会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
我是一名基层单位的文秘人员,听说《秘书工作》杂志办得很有特色,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必备的工具书,于是在1992年底订了一份。不知何故,1993年全年内只收到八期,尚缺四期。我多
本刊讯冯建文李会军报道:5月下旬,济南军区某高炮旅在开展了我军根本职能教育中,政治部门及时召集业余报道人员进行了为期5天的专题教育。他们在教育中,采取领导上课、参观革命遗址
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体育学科也不另外。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方面狠下工夫,认真钻研并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熟练掌握新课标和教科书的内容;把握、处理好师生不同载体的位置关系;找准、设计好备课的环境;加强集体备课,去伪存真,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我认为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应该是熟悉并吃透新课标的内容以及掌握有关教科书的三维目标,然后根据学校情况和地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