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班主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面对个体差异极大的留学生群体,留学生班主任需要充分了解留学生,采取适当的工作策略和管理方法,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顺利完成学业。本文分析了留学生的特点,探讨了留学生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对策和技巧,提出了建立留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以期不断提高留学生班主任的工作有效性。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 班主任 工作技巧
高等教育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产业信息化的推动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我国求学,自2005年以来,南通大学开始招收来自印度、韩国、波兰等国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校重要的办学特色之一。这些留学生离开家人朋友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除了面临着与自己国家不同的自然条件和饮食起居外,更多的是要面对与母语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在这样的接触中,他们会遭遇强烈的心理冲突,发生微妙的心理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在这种形势下,帮助留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顺利完成学业,做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班主任作为沟通学校与留学生之间的桥梁,在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责任重大,这给留学生班主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和研究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熟悉他们的各种生活习惯和禁忌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其次,班主任在明确日常管理工作重心的基础上,要利用多种工作技巧与留学生沟通,以保证学校的各种要求和信息顺畅地传递给留学生。在这项工作中,班主任除了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外,还必须懂得运用“情感管理”的方法提高管理效能,建立预防留学生冲突的机制,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针对本校留学生的特殊性,本文着重探讨了留学生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对策和工作技巧,以期对留学生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一、对我校留学生特点的分析
我校的留学生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有着不同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不同的需求爱好、文化和思维方式,他们到中国读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面对一个新奇而陌生的环境,他们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班主任有责任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整,尽快适应环境,进入学习状态。
1.对我校留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
外国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受不同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个体心理特征有很大差异性,对以下几个方面非常关注:①关心学业进步的成效:留学生大都学习非常努力,看重学业成绩,自尊心很强,重视努力后的结果;②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对学习、食宿等生活条件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所住房间的卫浴设施,非常关切;在教室条件方面,关心是否有舒适的桌椅和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否有冬暖夏凉的空调系统等;③希望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留学生除了关心上课教室和住所条件之外,还关心校园提供给他们进行娱乐和体育锻炼的场所,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④重视人际交往的和谐性:留学生希望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结交朋友,充实课余生活,排解心理紧张或孤独感,希望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他们带来愉快的留学生活[1]。
2.对我校留学生适应性的分析
留学生初来中国,身处新的环境,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完全陌生,对此他们充满了好奇、兴奋和新鲜感,希望自己能在一个新的国度取得学业上的成功,结交新的朋友。同时,孤独一人处于一种完全陌生的环境下,为人处世不知所措,两眼一抹黑,心里会有说不出的恐惧感,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留学生进入校园生活,会经历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这是对一种新文化的思想、信念和感情系统及其交际系统的理解过程,大约分四个阶段:①兴奋期:留学生初到中国,周围的一切对他们都是新鲜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维持着不断发现新事物的兴奋,在这个阶段他们特别愿意跟留学生管理人员或教师沟通、交流、询问想要了解的事情,求知欲和接受力会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②挫折期:留学生入校不久,兴奋和新鲜感过去后,语言障碍及衣食住行上的不方便会让他们生活处事找不到规律,产生失望、茫然、思乡情绪,这个时期最易出问题,一般出现在开学的前四周。班主任要用爱心、耐心和热情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环境,尽快进人学习状态。③调整期:开学的四至十二周间,这一阶段留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已基本熟悉,他们开始正视文化差异给他们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并逐渐接受这种现实,人际交往开始增多。班主任需要提醒学生该做些什么,要注意些什么,提醒学生注意保暖,预防火灾等。④适应期:学期的后四周经过前面几段时期的心理变化,留学生语言和交际能力已经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会顺利进入一个比较平稳的心理状态,学习接近尾声,旷课、外出旅游的学生多起来。这时班主任要重申考勤考绩的规定,提醒学生安心学习及外出要注意的事项,以免被编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等[2][3]。
二、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对策和工作技巧
留学生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外国人,因而适用于中国学生的优秀管理手段同样也适用于留学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事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
1.了解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学生,要做好班级工作,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着手。要想了解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很大程度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情感的交流,为此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的内心需求是什么,他们什么时候需要得到帮助,什么时候需要倾诉……班主任应通过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校内外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从而顺利地对学生开展灵活有效的教育工作[4]。
2.班主任要把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
班主任是留学生班级工作的组织者,负责留学生班级的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只有班主任确定管理工作的重心,才能实现对留学生班级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1)建立高效的班委会。
高校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而班委是班级的核心[5],没有一个高效的班委,班级容易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学生多,管理人员少,工作忙不过来,信息上不来,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就要出问题。高校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团结向上的班委会,有效地通过指导留学生班干部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2)做好班级的学风建设。
班主任要认真指导班委会制定班级建设计划,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班级的考勤工作,教育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定期督查实施情况。同时班主任也要协助教学管理人员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级中树立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优良学风。对班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要指导班委深入研究分析并及时加以解决,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重要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积极予以配合、处理。
(3)协调相关关系,化解相互矛盾。
班主任作为沟通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要协调好学校与学生之间、学院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班集体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班级学生中存在的矛盾,班主任要指导班委会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排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聆听学生的委屈,平衡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矛盾。如果仍然不能化解矛盾,班主任就要及时处理和上报,对矛盾双方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采取有效的方法化解矛盾,维护班级的和睦、团结和稳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6]。
3.班主任与留学生实现有效沟的技巧
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有人为他们提供帮助,班主任是他们最渴望交流沟通的对象。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与班主任沟通的愿望,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都想被班主任关注[7]。班主任只有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才能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才能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1)了解文化差异,掌握文化禁忌。
我校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班主任在与留学生交流之前必须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例如:伊斯兰教是禁酒的,也不吃猪肉;加纳人视左手为“肮脏”、“无礼”,认为无论谁用左手向人指点、或打手势,传递东西及食物,都是极不礼貌的;泰国人认为头部是精灵所在的重要部位,不要随便触及他人头部,也不要弄乱他人的头发;印度人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在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尽量避免这些文化禁忌,一旦触犯,就会给双方都带来反感和不快,影响相互交流的效果;与此同时,如果班主任能了解该国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因势利导,就会对留学生管理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8]。在尊重外国留学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民族情结、宗教信仰的同时也要遵循“以我为主”的原则,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灌输中国文化,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适应中国文化[9]。
(2)要熟悉和观察学生。
留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很大程度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感情的交流,为此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4]。在广泛接触学生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知道学生的内心需求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得到帮助和倾诉,通过对学生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教育,使教育达到最好的效果。
(3)善用表扬与批评。
留学生到中国留学的时候大多只有十七、八岁,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前途充满了憧憬,渴望成功与鼓励,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与认可,但是又缺乏经验做事会出现种种问题,所以老师要通过运用表扬与批评来帮助留学生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不断在成长的路上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在一般情况下,作为十七八岁的学生需要自信心、有自尊心,因此对参加班级工作的学生,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善于表扬学生,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乐意参加集体活动。表扬学生一定要根据具体环境及时而又恰如其分地肯定学生,例如:登榜表彰法、大拇指称赞法、微笑点头赞许法、背后赞扬法[10],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感情,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留学生作为普通的一名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免会犯错,如果学生真的犯错了,班主任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选择恰当的批评方式,以防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例如:针对疑虑心较重的学生可以采用提醒式批评方式;针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采用渐进式批评方式;针对脾气暴躁的学生采用商讨式批评方式;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幽默式批评、鼓励式批评、先抑后扬式批评等方式来提醒学生知错改错,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班主任对留学生的管理策略
班主任工作中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与构建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在这项工作中,除了要求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外,还必须懂得如何运用情感手段提高管理班级的效能,即所谓的“情感管理”,采用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利性影响力,在人们心目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变为自觉行动的管理[11]。情感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关心、爱护、信任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包括: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关怀激励,以及通过加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非正式沟通来增强班主任的非权力影响力,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达到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目的。
5.建立留学生冲突问题的预防机制
随着来我校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留学生在校内外发生突发事件的比例也有所增加。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学习,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风俗习惯等差异造成了来华留学生的各种心理和生理障碍[12],由此产生的突发事件,其后果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开展。班主任要加强与班级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详细了解班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要有意识地预防冲突的发生,将班级中出现的预警现象、突发情况、紧急情况、特殊情况、异常情况等及时向学院和学校有关部门汇报,共同加以解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维护校园的稳定[8]。
参考文献:
[1]史成瑞.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心理特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0,(3):154-156.
[2]杨培松.浅析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文化适应问题[J].时代教育,2009,(3):131-132.
[3]吴闽芬.浅谈留学生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教学交流[J].2007,(6):106-107.
[4]张俊梅.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J].2009,(7):74-74.
[5]夏文.浅谈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J].世纪桥,2007,(6):123.
[6]黄国华,肖进.对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36-39.
[7]孙标.论高校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技巧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9,8:96-97.
[8]刘奇,白丽,杨红旗.南亚留学生班主任工作之管见[J].大理学院学报,2008,7,(3):90-92.
[9]齐迹,韩记红.关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与“柔性管理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2:47.
[10]范彩云,谢静等.班主任要善于应用表扬与批评的艺术[J].教育管理与评价,2009,27:8-9.
[11]唐卫民,李军华.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管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154-155.
[12]马倩美.来华留学生管理初探[J].高校管理,2009,8:93.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 班主任 工作技巧
高等教育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产业信息化的推动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我国求学,自2005年以来,南通大学开始招收来自印度、韩国、波兰等国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校重要的办学特色之一。这些留学生离开家人朋友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除了面临着与自己国家不同的自然条件和饮食起居外,更多的是要面对与母语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在这样的接触中,他们会遭遇强烈的心理冲突,发生微妙的心理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在这种形势下,帮助留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顺利完成学业,做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班主任作为沟通学校与留学生之间的桥梁,在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责任重大,这给留学生班主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和研究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熟悉他们的各种生活习惯和禁忌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其次,班主任在明确日常管理工作重心的基础上,要利用多种工作技巧与留学生沟通,以保证学校的各种要求和信息顺畅地传递给留学生。在这项工作中,班主任除了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外,还必须懂得运用“情感管理”的方法提高管理效能,建立预防留学生冲突的机制,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针对本校留学生的特殊性,本文着重探讨了留学生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对策和工作技巧,以期对留学生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一、对我校留学生特点的分析
我校的留学生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有着不同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不同的需求爱好、文化和思维方式,他们到中国读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面对一个新奇而陌生的环境,他们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班主任有责任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整,尽快适应环境,进入学习状态。
1.对我校留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
外国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受不同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个体心理特征有很大差异性,对以下几个方面非常关注:①关心学业进步的成效:留学生大都学习非常努力,看重学业成绩,自尊心很强,重视努力后的结果;②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对学习、食宿等生活条件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所住房间的卫浴设施,非常关切;在教室条件方面,关心是否有舒适的桌椅和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否有冬暖夏凉的空调系统等;③希望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留学生除了关心上课教室和住所条件之外,还关心校园提供给他们进行娱乐和体育锻炼的场所,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④重视人际交往的和谐性:留学生希望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结交朋友,充实课余生活,排解心理紧张或孤独感,希望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他们带来愉快的留学生活[1]。
2.对我校留学生适应性的分析
留学生初来中国,身处新的环境,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完全陌生,对此他们充满了好奇、兴奋和新鲜感,希望自己能在一个新的国度取得学业上的成功,结交新的朋友。同时,孤独一人处于一种完全陌生的环境下,为人处世不知所措,两眼一抹黑,心里会有说不出的恐惧感,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留学生进入校园生活,会经历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这是对一种新文化的思想、信念和感情系统及其交际系统的理解过程,大约分四个阶段:①兴奋期:留学生初到中国,周围的一切对他们都是新鲜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维持着不断发现新事物的兴奋,在这个阶段他们特别愿意跟留学生管理人员或教师沟通、交流、询问想要了解的事情,求知欲和接受力会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②挫折期:留学生入校不久,兴奋和新鲜感过去后,语言障碍及衣食住行上的不方便会让他们生活处事找不到规律,产生失望、茫然、思乡情绪,这个时期最易出问题,一般出现在开学的前四周。班主任要用爱心、耐心和热情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环境,尽快进人学习状态。③调整期:开学的四至十二周间,这一阶段留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已基本熟悉,他们开始正视文化差异给他们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并逐渐接受这种现实,人际交往开始增多。班主任需要提醒学生该做些什么,要注意些什么,提醒学生注意保暖,预防火灾等。④适应期:学期的后四周经过前面几段时期的心理变化,留学生语言和交际能力已经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会顺利进入一个比较平稳的心理状态,学习接近尾声,旷课、外出旅游的学生多起来。这时班主任要重申考勤考绩的规定,提醒学生安心学习及外出要注意的事项,以免被编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等[2][3]。
二、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对策和工作技巧
留学生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外国人,因而适用于中国学生的优秀管理手段同样也适用于留学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事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
1.了解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学生,要做好班级工作,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着手。要想了解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很大程度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情感的交流,为此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的内心需求是什么,他们什么时候需要得到帮助,什么时候需要倾诉……班主任应通过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校内外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从而顺利地对学生开展灵活有效的教育工作[4]。
2.班主任要把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
班主任是留学生班级工作的组织者,负责留学生班级的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只有班主任确定管理工作的重心,才能实现对留学生班级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1)建立高效的班委会。
高校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而班委是班级的核心[5],没有一个高效的班委,班级容易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学生多,管理人员少,工作忙不过来,信息上不来,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就要出问题。高校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团结向上的班委会,有效地通过指导留学生班干部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2)做好班级的学风建设。
班主任要认真指导班委会制定班级建设计划,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班级的考勤工作,教育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定期督查实施情况。同时班主任也要协助教学管理人员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级中树立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优良学风。对班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要指导班委深入研究分析并及时加以解决,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重要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积极予以配合、处理。
(3)协调相关关系,化解相互矛盾。
班主任作为沟通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要协调好学校与学生之间、学院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班集体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班级学生中存在的矛盾,班主任要指导班委会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排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聆听学生的委屈,平衡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矛盾。如果仍然不能化解矛盾,班主任就要及时处理和上报,对矛盾双方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采取有效的方法化解矛盾,维护班级的和睦、团结和稳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6]。
3.班主任与留学生实现有效沟的技巧
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有人为他们提供帮助,班主任是他们最渴望交流沟通的对象。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与班主任沟通的愿望,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都想被班主任关注[7]。班主任只有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才能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才能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1)了解文化差异,掌握文化禁忌。
我校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班主任在与留学生交流之前必须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例如:伊斯兰教是禁酒的,也不吃猪肉;加纳人视左手为“肮脏”、“无礼”,认为无论谁用左手向人指点、或打手势,传递东西及食物,都是极不礼貌的;泰国人认为头部是精灵所在的重要部位,不要随便触及他人头部,也不要弄乱他人的头发;印度人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在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尽量避免这些文化禁忌,一旦触犯,就会给双方都带来反感和不快,影响相互交流的效果;与此同时,如果班主任能了解该国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因势利导,就会对留学生管理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8]。在尊重外国留学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民族情结、宗教信仰的同时也要遵循“以我为主”的原则,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灌输中国文化,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适应中国文化[9]。
(2)要熟悉和观察学生。
留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很大程度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感情的交流,为此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4]。在广泛接触学生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知道学生的内心需求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得到帮助和倾诉,通过对学生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教育,使教育达到最好的效果。
(3)善用表扬与批评。
留学生到中国留学的时候大多只有十七、八岁,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前途充满了憧憬,渴望成功与鼓励,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与认可,但是又缺乏经验做事会出现种种问题,所以老师要通过运用表扬与批评来帮助留学生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不断在成长的路上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在一般情况下,作为十七八岁的学生需要自信心、有自尊心,因此对参加班级工作的学生,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善于表扬学生,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乐意参加集体活动。表扬学生一定要根据具体环境及时而又恰如其分地肯定学生,例如:登榜表彰法、大拇指称赞法、微笑点头赞许法、背后赞扬法[10],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感情,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留学生作为普通的一名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免会犯错,如果学生真的犯错了,班主任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选择恰当的批评方式,以防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例如:针对疑虑心较重的学生可以采用提醒式批评方式;针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采用渐进式批评方式;针对脾气暴躁的学生采用商讨式批评方式;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幽默式批评、鼓励式批评、先抑后扬式批评等方式来提醒学生知错改错,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班主任对留学生的管理策略
班主任工作中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与构建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在这项工作中,除了要求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外,还必须懂得如何运用情感手段提高管理班级的效能,即所谓的“情感管理”,采用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利性影响力,在人们心目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变为自觉行动的管理[11]。情感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关心、爱护、信任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包括: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关怀激励,以及通过加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非正式沟通来增强班主任的非权力影响力,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达到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目的。
5.建立留学生冲突问题的预防机制
随着来我校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留学生在校内外发生突发事件的比例也有所增加。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学习,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风俗习惯等差异造成了来华留学生的各种心理和生理障碍[12],由此产生的突发事件,其后果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开展。班主任要加强与班级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详细了解班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要有意识地预防冲突的发生,将班级中出现的预警现象、突发情况、紧急情况、特殊情况、异常情况等及时向学院和学校有关部门汇报,共同加以解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维护校园的稳定[8]。
参考文献:
[1]史成瑞.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心理特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0,(3):154-156.
[2]杨培松.浅析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文化适应问题[J].时代教育,2009,(3):131-132.
[3]吴闽芬.浅谈留学生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教学交流[J].2007,(6):106-107.
[4]张俊梅.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J].2009,(7):74-74.
[5]夏文.浅谈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J].世纪桥,2007,(6):123.
[6]黄国华,肖进.对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36-39.
[7]孙标.论高校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技巧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9,8:96-97.
[8]刘奇,白丽,杨红旗.南亚留学生班主任工作之管见[J].大理学院学报,2008,7,(3):90-92.
[9]齐迹,韩记红.关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与“柔性管理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2:47.
[10]范彩云,谢静等.班主任要善于应用表扬与批评的艺术[J].教育管理与评价,2009,27:8-9.
[11]唐卫民,李军华.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管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154-155.
[12]马倩美.来华留学生管理初探[J].高校管理,2009,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