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滋润学生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g2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爱的温暖,它需要真正落实到老师的言行中,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如何用爱滋润学生?要做好确非一件易事,作者在本文中从爱心、引导、亲和三方面分析了自己做班主任时一些成功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爱心 引导 亲和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是艰辛的,但与此同时也是充满挑战,充满欢声笑语的。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爱心
  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应用“爱”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在班级管理中,所有的技巧都抵不过爱学生,这是教育的关键,其余都是次要的。教师的“爱”不仅体现在语言上,也可以体现在与学生的肢体接触中。当孩子表现好时,教师看似不经意地摸摸其脑袋或拍拍其肩膀、后背以资鼓励,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鼓动。
  说到爱学生,不得不提起差生。对于班级那些差生,有时真的“想说爱你不容易”。然而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差生,如何对待他们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差生的转化管理,可以说是班级,甚至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技术技巧去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这是一项长期的操作。如何转化差生呢?
  1.“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所谓“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就是我们既要把差生当做班集体中共同前进的一员,在生活上学习上使差生享受和优等生同样的待遇;然而差生又是一个班集体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把差生的特殊性放在心上,在言语行为上都要更表现出热情和厚爱。在差生转化过程中,由于差生往往和老师有隔膜,存在抵触或逆反心理,所以一定要注意技巧。要充分尊重爱护学生,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身上存在的缺点,对于老师的教育才会言听计从。同时要为差生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如在学习上可以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在各个方面帮助学生,让他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一员,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成绩影响着整个班级,对自己要有责任感。
  2.爱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这是上进不可缺少的动力,作为教师绝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差生有比优等生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平等和成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渴望有机会表现自己。我们应尽可能的爱护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坚持正面引导,不做生硬的批评,查清事实,分析原因,做耐心说服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自己认清问题的危害性,这样做要比在班上点名批评效果要好的多。
  3.肯定差生的点滴成绩,以“点”带“面”,促进全面转化。并不是所有的差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差,教师在做转化工作的过程中,要精心观察,善于研究,找出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来加以鼓励,需要指出的是,差生转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学生不能太苛刻也不能太放纵,应该一视同仁。这对差生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认为自己是最差的。这时老师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让学生体会成功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产生追求上进的源动力,再实践。采取多种巩固措施,多表扬,少批评,使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
  从上可以看出:班主任要转化一名学生,单靠丰富的知识去教育是不够的,还得靠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以无限的爱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你的关心和呵护,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爱的温暖,它需要真正落实到老师的言行中,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这种爱的前提是首先要理解、信任与尊重学生,一个教师只有理解、信任并尊重自己的学生,才会被学生尊重、信任与爱戴。他们才能从心底喜欢自己的老师,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
  二、引导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地引导。
  平时,我们给少年儿童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注意:感情、哲理、新意、趣味。第一,要有真实的感情。对客观事物要爱憎分明,对真善美,要爱的起来;对假恶丑就要恨,不能虚假。第二,少讲假大空的道理,不搞“空对空”,应当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讲清道理,并概括出一些有说服力的哲理。有人把哲理说得高深莫测,实际上哲理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人对宇宙和人生认识的一种提炼。第三,讲知识时,不泛论。要让少年儿童感到有新意,人云亦云,尽人皆知的道理老讲,少年儿童也会厌烦,坐不住。第四,讲话时要从头至尾,要有起伏,让人听起来有点趣味,平直浮表只能令人索然无味。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小故事的吸引力,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
  三、亲和
  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也要有“亲和力”。威信并非凭空产生,是要靠自己树立的,以身作则,言教不如身教,良好的身教是树立威信的最好办法。而“亲和力”的魅力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情感的,如果威信能使学生对教师敬重,那亲和则使学生对教师不会敬而远之,情感像一根纽带,把教师与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平时在找学生到办公室谈心时,我会拉一个椅子来让学生坐下来,虽然是一个很小的动作却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会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速,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重视与尊重。而在与家长交流时同样要注意“亲和”,学会与家长保持定期的沟通与联系,多在家长面前夸奖孩子的长处与优点,让家长们感觉到我对他们孩子的关注与爱护,而这些也需要我平时用发现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用爱滋润学生。”教师应该做一名“爱心使者”,随时向学生播撒爱的种子,让学生萌发爱心的嫩芽,这就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密切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润物细无声”,教师爱的语言、爱的行动,能够感化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自信,使学生取得进步,更能使师生间的关系融洽。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黄码小学
其他文献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养人。这位名人的观点对于我校学生应更有实际意义。做教师重要的是师德,而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学生,它具有强大的教育意义。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使学生将教师要求自觉转化为自身行为的催化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去爱学生的时候,你才会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才会去赏识他。因此,我想谈谈我在赏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没有交际,语言就缺乏活力,成了一潭死水。而很多中国学生学英语,往往笔试上是尖子,听力口语上却是聋子、哑子,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大多都忽视了英语交际语的教学。在此,我想谈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语言的教学效率。  一、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放在首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语
历史课非常重要,思想家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读史使人明智。”可见历史的作用,可见历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很多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他们感到历史教学是陈年往事,没有任何价值,有的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觉的是可有可无的学科,根本不用下工夫学习,这种观念非常错误,思想家龚自珍深有感触地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的,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丰富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以类似研究的手段去实验,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  一、班级文化氛围的创建  班级文化氛围是否浓郁,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十分重要。可以在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和他们的画像;张贴英雄、烈士经典语言和有关图片;张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张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这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对文本进行主观阅读和能动感受,帮助学生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并同艺术形象发生情感交流,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知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一、在情境朗读中体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中不能没有朗朗的读书声。然而在快节奏的今天,学生早已很难用平和宁静的心态去诵读古今优秀的文本了。对文本理解难免肤浅。众所周知,作品中的语言包容着
教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教师管理应“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为本,就是要全心全意地把教师当做学校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通过管理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优化学校管理,从而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和学校的发展。  一、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  教师的
许多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运动与呼吸的关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拟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呼吸的形式要符合运动项目的要求1.呼吸形式应与技术动作相配合   呼吸的形式主要分成两大类:即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采用哪种呼吸方式,应根据有利于呼吸形式而又不妨碍技术动作的运用为原则。   如体操中的手倒立、肩手倒立、头手倒立、吊环十字悬垂、下“桥”动作等这些需胸肩带固定的技术动作,采用了腹式呼吸
《道德经》第八章对水的“七善德”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于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向水学习,修养师德  水具有勇往直前,不受任何阻碍的精神,坚持走自己的路。水以柔和、容纳的“上善”之德,善利万物而不争,无远不至而不竭,日趋下流而不止,自强不息,永久生存。“上善若水”,即高尚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柔
在职业卫生教育中,考试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教师教学情况的重要依据,加强考试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加强考试管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革考试方法,深化教学改革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取新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考试方法,深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