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问,语文课堂智慧飞扬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ja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思维、沟通师生感情,增进民主合作、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有效的提问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起学生的思维,利用提问反馈,捕捉学生学习信息,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一、以问激趣,一“问”激起千层浪
  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说,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变得智慧,获得精神的成长。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不仅要使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方面要有一定的收获,同样更要重视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和精神的成长。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其中以“于勒的一封信”为抓手,让学生深层思考:于勒的信件有没有破绽?一问掀起了课堂讨论的震荡波。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深入文本,更好的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师在课堂上对主要问题的设计与处理往往至关重要。叶老说:“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我的叔叔于勒》文意简单,通俗易懂,给读者展现的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残酷事实。学生很容易的读懂文章,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未免意兴阑珊。为此,王老师“四两拨千斤”,以一封家书入手,以人物分析为突破口,通过有效的设问,研究于勒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发现信中的“破绽”,问题预设不可不谓之巧。
  课堂提问要有思维深度,也要有思维坡度,问题避免“大而空”,也避免“繁而小”。问题太大,学生思考天马行空。问题太小,缺乏思维流于形式,没有价值。只有问题得当,学生才会有兴趣关注文本,融入生活,积极思维,这样的课堂才显得有生机,有语文味。
  二、以问预设,领异标新二月花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在语言训练中,有效课堂提问的预设就成为一个方向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
  教师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提出要铺台阶搭梯子,让学生曲径通幽,由易入难。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往往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连续发问,层层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在预设问题时,注意问题层次的递进。徐志丹老师在《背影》一课中分别以“父亲”好在哪里?“你有什么疑问?”你觉得“我”是个好儿子吗?三个问题作为课文解读的框架,让学生思考文本,思考“父亲”对儿子的浓浓亲情。
  徐老师三个阅读问题设置的策略,其实就是人们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的体现。问题一,“父亲”好在哪里?是让学生感知文本,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帮助学生获得了对文章的初步感知,为下一步理解作者对父亲的评价做铺垫。问题二,“你有什么疑问?”让学生探究文本,对文本内容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惑。问题三,你觉得“我”是个好儿子吗?则让学生通过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点拨学生,让学生对文章情境进行思考。徐老师打破常规,问题设置精当,以问贯穿全文,抓住文章感情线,促使学生不断对文本探究,进而体会出“这样的父爱决不亚于母爱”真挚情感。叶老说,“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从徐老师的课可以看出,“问”的智慧促成了课的精彩。
  三、以问生成,映日荷花别样红
  朱绍禹先生在《以问题为纽带:现代教学方式的根基性理念》一文中提出:“以问题为纽带,就是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用问题贯穿始终,使问题成为我们教学的一根支柱,使问题成为我们教学的根本点、支撑点。”
  教师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文本,玩味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生成问题。读书要读出作者,读书更要读出自己。
  学生阅读过程中,因为作品时代背景等方面原因,总会对有些内容产生困惑,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自主质疑课文的难点。在设计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智慧上,梁杰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梁杰老师执教的《汪大娘》一课,学生以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汪大娘不识字,文末又对读书可以明理提出质疑,并质疑“汪大娘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的风雨飘摇,她的个人特点(行事风格等)凝聚浓缩了怎样的社会特点?”以此进入文本主题的再认识。在讨论中明白从汪大娘身上可以反映出底层劳动人民身上所凝聚的坦荡无私、质朴待人的行事风格和高尚的品格。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浓缩了积极向上的、充满生机的、对中国充满希望的这种伟大的气概!学生思维的纵横激昂,让听课老师赞叹不已。
  梁杰老师在课堂上,把问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紧扣学生质疑的问题,让每位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体会作者的用意。学生在文本中咀嚼语言,积极思维,寻找答案,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让语文课堂智慧飞扬。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指挥棒下,初中语文教材对语法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删减,在教材的附录里,语法静静地躺在那儿,无人问津,中考的试卷上,明显的语法点的考测早就不见了踪影,语法成为语文教学被冷落的对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不能放弃。  一、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现状  1.淡化语法现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严重的弊端是应试教学,最普遍现象是淡化语法教学,对于基础的语法知识点讲得支离破碎,仅仅对有
【背景分析】  《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一篇现代散文。这篇文章对学生来说是一篇“难文”。这首先在于它的选材与众不同,描写的是来自远离城市的一个边远乡村,不仅如此,他所写的乡村故事又大多是他青少年时的往事,没有远离故乡生活经历的高一学生较难体验这种情感。另外,本文是一篇感情深藏不露,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作者致力于深刻的思索,文章整体语言比较抽象,这都给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将“评点法”以“对话栏”的形式呈现于教材,将“评点法”引入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的同时,也将语文课文文本中“许多用语言不能直接写出来的”东西或直观、或暗示、或发人深省地呈现了出来,给学生开启了一道发掘、填补、联想、参与和创新的大门。  评点的要义是对话。“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关注学生的“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关注学生写作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写作心理上主要表现为“不爱写”,在实际写作中表现出“不会写”,作品最终呈现的是“写不好”。如何改变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怕写”“不会写”“写不好”状况,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是值得语文教师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本文试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一、降低门槛,激发兴趣,让学生“爱写”  古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笔者发现在众多《边城》课例中,突出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内容上没有充分把握其艺术价值,如过多纠结于故事情节的梳理,没有体会到《边城》的抒情式叙事风格,作者有意淡化故事情节、模糊人物复杂性等;再如欣赏仅停留在感受美,而没有感受到美丽背后的忧愁。二是对主题理解有些封闭,没有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理念及文学史的发展进行动态的、多维度的探究和把握。本文旨在这两方面有所开拓。  一、抒情的叙事  传统小说重
摘 要:文章从我国对全球胜任力人才需求的背景入手,梳理分析了全球胜任力的核心理念,提出我国高校在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中应包含背景知识、外语基础、跨文化交际技能、全球视角、尊重多元文化、有效行动六个方面的核心要素。以此为框架,讨论了中外合作办学在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并据此分析了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在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的实践。我国高校需进一步凝练全球胜任力的核心理念,充分利用中外合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然而,回归到现实中的语文教学,“以教代学”的现象比比皆是:生怕学生不会走路,或者嫌学生太笨,速度太慢,教师干脆背起学生就走,很快就走完全程,酣畅淋漓,无比痛快。散文原本是充满诗情画意与人文关怀,但是在教师“好教”之风的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以看出,景与情相依相成,不可分离。  古代诗歌是这样,现当代诗歌也是这样。现以中国古代诗歌为例简略分析景与情的关系。诗中情与景的安排设计,或借景引情、或借景写情、或托情寓物、或寄情于景、或融景入情、或融情入景,于是景生情,情生景,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中有景,景外含情,达到情景相触相融之诗境。  从景与情外在结
一、典题导入:  典题1:请举两例分析本词中想象手法的运用。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试题解析:这首宋词的标题已经明确的介绍了这是一首送别诗。“白苎新袍入嫩凉”一句主要是介绍廓之的穿着及考试时节,这一句很明显是实写。“春蚕食叶响回廊”一句,则是在想象
2015年10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针对这条新闻,我希望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新闻素材的探究中巩固语文学科知识,带领学生一起挖掘新闻的文化价值;在研读思考的过程中,训练科学的思维能力,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以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基于此,我设计了三个版块的语用题教学内容:  版块一、文化探究题:名字里的乾坤  屠呦呦出生,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诗经·小雅·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