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在评点深处拓展开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xfj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将“评点法”以“对话栏”的形式呈现于教材,将“评点法”引入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的同时,也将语文课文文本中“许多用语言不能直接写出来的”东西或直观、或暗示、或发人深省地呈现了出来,给学生开启了一道发掘、填补、联想、参与和创新的大门。
  评点的要义是对话。“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领域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从文本出发,评点可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读者对话”、与“自我对话”,其中“与文本对话”是构成与其他三者对话的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建构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评点式教学法,充分利用新课程“对话栏”设置开展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文本研习”呢?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评点式教学法在高中必修教材和语文知识拓展课程《走向课外阅读》运用的实践,突出了下面三个方面的评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发现课堂充满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选择评点内容,与文本对话
  文本是作者心灵的体现,我们在阅读文本时,要和文本对话,深入到文本中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更多评点的机会。在多种形式的的阅读活动中,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与积极的情感,展开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案例一,《我心归去》一文中,第七段对故乡的定义,教师在评点后,让学生自己说说的文本定义故乡的独特之处。
  师:“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这里写了什么?
  生:什么是故乡。
  师:什么是故乡?作者在这里并不是下定义,而是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富于个性的理解,是感情与哲理的融合。你们能给故乡下一个的定义吗?
  生:查字典。
  生: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师:把课文中表示的故乡句子画出来。
  生: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师:故乡有你的血、泪和汗水。这里的血、泪和汗水指的是什么?
  生:在故乡艰辛的劳动和奉献。
  师:故乡的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这是为什么?
  生:学生静静地思考,似乎无法理解。
  师:你们的父母爱你们吗?
  生:(异口同声)爱!
  师:你爱你们的父母吗?
  生:(异口同声)爱!
  师: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也爱自己的父母,这里孩子与父母同甘苦、共命运,孩子的悲伤就是父母的悲伤,孩子的快乐也是父母的快乐,反之亦然而故乡就如母亲,因为全身心的热爱她,所以才觉得她美。故乡又是贫瘠的,充满灾难的,所以这种美就必然带上了悲的色彩。
  基于文本,通过老师的评点,让学生静心去读,去思考,去体会,去发现,才能促进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对话栏”的设置意图正基于此,而评点式教学就是要把文本的这些“言外之意”充分挖掘。在这里,评点的内容可以是文本的字词句篇,可以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构思特点,可以是编者的编选目标、旁批评注等。
  二、调动评点方法,与自我对话
  “月是故乡明”专题中《想北平》《我心归去》以旁注的方式给了我们以“评点法”很好的示范与引领。带着学生阅读,不能仅仅是课堂上师生围绕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它更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调动评点方法,展开自我与文本的对话。
  案例二,《想北平》教学第二环节,评点指导。
  例一: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老舍《想北平》
  评点:短短几句,简练而纯净,呈现的北平生活何等的安然闲适。字里行间,作者的喜爱、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请全体读评点。问:从什么角度评点?明确:思想内容。补充说明,“思想内容”角度的评点,可以从文章或文句的内容、情感、主旨方面考虑评点)
  例二:(北平)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老舍《想北平》
  评点:一个“况且”引出北山、西山,一个“呢”字收尾。这样的句式结构,本是平常语言,却实在地写出了他的自豪。写出他对北平发自内心的喜爱。
  (问:“况且……呢?”读出什么情感?接问:从什么角度评点?明确:遣词造句。补充说明,“遣词造句”角度的评点,可以从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句式,甚至一个标点方面考虑评点)
  例三: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韩少功《我心归去》
  评点:一幢别墅,两层楼,六间房,四张床,三个厕所。文本列举的连续5个数量词,从细节写出了“我”在法国的“家”物质条件的优裕:豪华、奢侈。这和下文描写的“贫瘠而脏乱”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思乡之情的抒发作了很好的铺垫。
  (问:从什么角度评点?明确:遣词造句。还有什么角度么?明确: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一种。写作手法还包括描写手法,比如细节描写,表达技巧,比如首尾照应、卒章显志)
  王荣生教授根据教材中文本的不同功能,将文本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在这里,前三者“可以称为语文学科的‘学件’”。从“学件”走向“用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教学生以“渔”,让学生架构起自我与作品(乃至作者)的桥梁。
  三、建构评点模式,与作者对话
  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评点,从而对话作者,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并进而深入学习作品的写作特点,这是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点上,无论是必修教材也好,选修课程也罢,笔者认为,它们的教学模式都可以这样建构:一、初读评点;二、指导评点;三、实践评点。
  案例三,语文知识拓展课《走向课外阅读》,以《卖白菜》一文为例介绍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及其早期写作风格。
  第一环节,学生初读作品,交流“印象莫言”:阅读此文,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可以是一个情节、一句话,或一个人物等?对照诺贝尔奖对莫言的评价,你怎么看莫言的写作风格?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评点,引领“走近莫言”:什么是评点式阅读?如何从思想内容、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角度切入文本进行评点阅读?参照“月是故乡明”专题旁注式评点,请自主评点、小组交流。
  第三环节,学生再读作品,探究“真实莫言”:在引领学生从遣词造句角度出发,到写作手法、思想内容的深入评点表达后,教师指导学生再读作品,透过作品,探究作品之外,背景之中的“真实莫言”,并以此拓展《透明的红萝卜》片断阅读,探究又一个“真实莫言”。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如何将莫言及其作品适时、适宜地介绍给学生成了语文知识拓展课程《走向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在这里,第一环节是学生的,是学生初读文本后给予的第一层次自主评点;第二环节是师生的,是教师建立在学生自主评点基础之上的指导与引领;第三环节还是学生的,是学生以教师引领为指导深入探究与表达自己对于文本、作者、编者乃至读者的独特理解。
  文本,在评点深处拓展开去。尽管评点教学法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惊喜地发现,随着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的引入,随着师生运用评点法学习的进行,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正在大大提高。评点式教学探索从必修走向了选修课程的教学,将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继续前行,迈向语文教学最优化之路。
其他文献
意趣是指在艺术作品中作者借助艺术形象和意境中的思想内容所创造的一种意旨和趣味融和的审美趣味。它是思想和艺术的统一,又称“理趣”、“旨趣”。引用这一解说,我们的习题讲评课是否既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又能得到这种审美愉悦呢?  高三阶段,考试作为一种常态的检测手段总是让人疲惫,无论是总结性评价测试、形成性评价测试还是诊断性评价测试,不但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也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上好讲评课,是教师发
作为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以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特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沿着那字字珠玑的古诗文,我们要感受古代先贤文人的人格、气质、风骨,领会并学习其中所蕴含在文中的独特魅力,感受精神深处的欣悦和洗礼。  那么,在具体的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呢?  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
【摘 要】高适的《燕歌行》,教参中认为赞颂了边庭士卒的牺牲精神,这是值得商榷的。平时鉴赏诗歌时将诗人“归类”的习惯行为也是有失偏颇的,应当就诗论诗。  【关键词】燕歌行 牺牲精神 赏析习惯 就诗论诗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用了高适的《燕歌行》,这是一篇边塞诗的经典之作,在备课时,笔者读到了教参中的一句:“它描写了边庭士卒紧张激烈的战斗生活,赞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同时又以同情的态度,写
制约作文教学的最大瓶颈是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上海大学的李白坚教授曾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了作文前积累素材教学的尝试。受此启发,本人提出了在普通高中开展“前作文教学”的构想。什么是前作文教学?如何开展前作文教学?我们先来看一个本人前不久执教的“前作文教学”课例。  构思创意:进入三月,3月5日是学雷锋日,3月又是文明礼貌月。文明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作为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体验
【内容解析】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相对简单,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烛之武奉命前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最后使秦军晋军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但以下几个方面是理解这篇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1.本文言简义丰,意旨深远,对文中重要字词如“许”“缒”,需仔细体会,方可体会其语言之精,进而体会“春秋笔法”的妙处。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带着学生一起梳理贾府人物关系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王熙凤可以在荣国府当家”。当时就有学生冲口而出:“因为贾母喜欢她!”底下的同学哈哈大笑,我趁机就问了:“仅仅因为这个就可以吗?大家想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哦?是不是仅凭‘我喜欢’就可以成功的?”我又问那个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荣国府不能是王熙凤当家呢?”于是大家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梳理情节,进一步了解《红楼梦》及其价值。  2.抓住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筛选关键信息,揣摩人物情感。  2.细节赏析:  ①通过对语言、心理描写的探究,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②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与人相处,“情真意切”,融洽关系,和谐社会。  [教学重点]  理解“情真意切”的与人相处之道,
多数语文教师在上公开课时都喜欢选择散文,也许大家都觉得无论是叙事、抒情、议论类的散文,其中的人事、情感、哲理大多是显非隐、是简非杂。由此,褚树荣老师才有“散文阅读存在着浅表化倾向”的忧虑之语。  散文教学的浅表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琐屑化、教学模式的模板化、主题解读的简单化。如此现状,扼杀了散文的生命活力、模糊了作者的创作个性,谈何走进文本独特的精神世界呢?笔者在教学迟子建《灯祭》一文的过程中
在初中语文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指挥棒下,初中语文教材对语法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删减,在教材的附录里,语法静静地躺在那儿,无人问津,中考的试卷上,明显的语法点的考测早就不见了踪影,语法成为语文教学被冷落的对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不能放弃。  一、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现状  1.淡化语法现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严重的弊端是应试教学,最普遍现象是淡化语法教学,对于基础的语法知识点讲得支离破碎,仅仅对有
【背景分析】  《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一篇现代散文。这篇文章对学生来说是一篇“难文”。这首先在于它的选材与众不同,描写的是来自远离城市的一个边远乡村,不仅如此,他所写的乡村故事又大多是他青少年时的往事,没有远离故乡生活经历的高一学生较难体验这种情感。另外,本文是一篇感情深藏不露,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作者致力于深刻的思索,文章整体语言比较抽象,这都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