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科学实施内地西藏高中班物理教学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问题的提出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一线物理教师的访谈和物理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显示,内地西藏高中班女生的平均成绩略低于男生.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科学施教实现共同进步?面对这些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正确认识、科学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实现男、女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共同提高.
  2男女生对物理学习的认知
  我们主要对内地西藏班高一和高二班的7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77份,收回77份,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为97.4%,其中男生46人,女生29人.问卷主要从男女生的学习情感(物理学习的动机、兴趣等)、学习心理(学习的自觉性、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等)、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运用SPSS17.0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差异,其它方面差异不显著.
  (1)学习兴趣方面
  通过题目:你对物理学科的感兴趣的程度: A谈不上兴趣;B较有兴趣;C非常感兴趣.结果显示:男生的均值2.25,女生的均值1.55,显著性水平的P值(sig.)为0.19大于0.05两方差齐,双尾显著性水平(sig.(双侧))的P值(0.036<0.05),可以认为两组的方差有显著性差,男生在学习物理方面兴趣大于女生.同时我们还发现,男生往往比较喜欢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而女生喜欢做一些富有形象性的带有色彩的想象,更多地倾向于文学和艺术.因而,女生一般比较喜欢英语、文学、艺术等学科.
  (2)自信心方面
  通过题目:你对学好物理的信心的程度:A没有信心;B感觉还可以;C有信心.结果显示:男生的均值2.23,女生的均值1.61,显著性水平的P值(sig.)为0.21大于0.05两方差齐,双尾显著性水平(sig.(双侧))的P值(0.016<0.05),可以认为男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大于女生,女生缺乏学好物理的信心,我们要引导女生知道,自己的主动放弃和不自信是造成物理学习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
  (3)学习方法方面
  通过题目:你觉得自己学习物理的方法如何:A不知怎样学习;B一般化;C方法得当.男生的均值1.87,女生的均值1.55,显著性水平的P值(sig.)为0.109大于0.05两方差齐,双尾显著性水平(sig.(双侧))的P值(0.013<0.05),可以认为两组的方差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学习方法优于女生.这可能由于部分女生不善于与同学、老师交流,知识掌握的不够活,系统性不够强,学习中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问题的积累,给后续学习造成困惑.
  (4)解决问题能力方面
  通过题目:课上听懂了,做题和实践时却不会,这种现象:A经常有;B有,但不多;C从来没有.男生的均值1.94,女生的均值1.51,显著性水平的P值(sig.)为0.007小于0.05两方差不齐,双尾显著性水平(sig.(双侧))的P值(0.009<0.05)可以认为两组的方差有显著性差异.男生解决问题能力稍强一些.可能由于部分女生在听课时,有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现象,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不够,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通过问卷分析,虽然女生在以上几方面稍显弱势,但是女生在守纪律、勤奋、认真、细致、踏实方面有一定优势,男生比较容易产生无意注意,女生比较容易保持有意注意,我们恰恰可以充分发挥男、女生的各自的优势,扬长补短,来共同提高物理学习成绩.
  3相关对策
  了解到学生的差异,并善于发现差异的优劣势,才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如何根据女生自身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物理学习成绩呢?
  3.1提高自信心,消除为难情绪,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自信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老师要关心和鼓励学生,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中一点点的进步,积少成多,帮助学生从心理上克服为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其次要有意识地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女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籍,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不仅能学好物理,而且还能取得杰出的成就.这些杰出的女性,都具有强烈的自主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对理科的兴趣,通过平面或电子媒体多了解科技方面的信息,逐渐养成对遇到、看到的自然现象进行因果分析的习惯.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要有攻坚克难的心理准备.通过多方的引导,让女生在心理上提升信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
  3.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要学懂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欲望.例如,物理教学中,在讲解有关蒸发知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次请学生将手掌摊开放在离嘴大约15厘米的地方,张大嘴,慢慢对手掌呵气,学生会感到手掌“暖烘烘”的;第二次把手掌放在同样的位置,闭上嘴留出一条小缝,用力向手掌吹气,学生会感到“冷飕飕”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和好奇心,对解决问题充满期望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3.3勤学好问,主动质疑讨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开阔她们的思维,从而引导她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物理教学中,还可以结合规律,公式的推导,法则的证明,介绍推理的思维方法.
  同时,学习中要透彻理解概念和规律中的关键字句的意义,避免死记硬背.要充分发挥女生想象力丰富的优势,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要多联想,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上课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多上台板演,课后对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问老师、同学及时求得解决.对于学习中出现的想法、问题,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也可把问题写在作业本里让老师解答,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变得喜欢思考.
  3.4注重思维强度和广度的训练,注重对物理概括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组织研讨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以及一题多解等问题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办法.例如探究型实验,是新课改后提出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实验学习方法.探究实验既可以使男女生都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培养这些能力,是不分性别的.发挥女生在注意力上的优势,注重课堂教学,抓好物理学习的课堂效率.依据女生勤奋、认真、细致、踏实的优点,教师要不断创设有利于她们学习的各种教学情景,通过变式、反思、系统化,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思维过程,检查得失,查漏补缺,加深对物理原理、方法的认识以及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建立横向联系,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总之,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要通过因材施教、扬长补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做到真正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保障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材中出现的否定句和高考试题对否定句的考查要点,对英语否定句的意义、类型和用法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and discuss the mea
期刊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种观点与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用教材”,就是依据课标,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忠实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此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教学设施的更新换代,电子产品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也得了普遍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形、音像和视听等多种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的感觉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然而,在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多媒体过度滥用现象,超越了其“辅助”教学的
在物理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所讲的物理内容、反复强调的注意点,学生似乎都能理解和掌握.可在练习的时候还是常常错误百出,而且错得莫名其妙,让教师目瞪口呆、哭笑不得.师生双方都觉得很冤,学生觉得我上课都听懂了,怎么自己做题的时候出错;教师觉得该讲的都讲了,该强调的都强调了,怎么还会出这样的状况,百思不得其解.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发现,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都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假懂
任何真正的教育都应该包含德育.德育只有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2011年3月笔者参加了上海市物理创新大赛,比赛的课题是《热机》.在备战这节课的过程中,对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力求创新的基础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1 引入环节中的“人文教育价值”的渗透  1.1 科学发展史的有效渗透——蒸汽机的发展史介绍  在引入环节用两段视频来替代原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研究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要使研究的物理问题变的清晰明了,我们常常需要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构建物理模型来解决.十七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设计的理想实验,就利用了建模思想处理.著名教育学家吉尔伯特(Gilbert)认为:科学本身就是建模的过程,而学习科学就是学生学习建模的过程.构建建模思想,寻找物理模型,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更加具体、直观地反映出事物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自然学科,因此,针对物理学科教育,实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探究实验使学生手脑并用,把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和各种心理因
近几年来,在研究中考物理命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中考物理命题中,由于疏忽导致的谬误屡见不鲜!本文试举如下四例加以说明.  1 由于疏忽,造成命题中的预设答案错误  例1 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例1选自2007年红塔区初中毕业物理试卷第15小题.本题是一道单选题
纠正对物理概念、规律的错误认识,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是高三一轮复习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错误认识一旦形成,其干扰作用在解题中总会不由自主展现出来.难
自从提倡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以来,对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的呼声一直不断.考试的主要功能是评价,考试作为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观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导向作用,因为考试表达了学校教育对知识内容的强调和对训练方法的要求,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最重要的知识,以及什么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考试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设计不当的考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