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要学好高中语文,首要目标是提高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以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为题,旨在使高中语文阅读成为自主的、高效自由的阅读,揭晓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体验、理解、感悟和享受阅读中的乐趣,切实增强个性化阅读教学效果,更好地使学生了解我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个性化阅读 教学策略
  “个性化阅读”,顾名思义,是一种阅读的新理念,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文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并将自己所体会的情感赋予文章里,依靠自己的人生阅历、人生感悟,领略作者内心深处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文章的主旨,有对文章的独到见解,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只有进行个性化阅读,才能更好地展开想象,感受不同的阅读心得,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一、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概况
  近年来,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语文阅读教材内容不断更新,个性化阅读教学开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得到了应用,虽然翻开了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崭新的一页,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特别是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往往受到限制,不能更好地开发潜能,改善现状是目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趋势。
  人类有史以来就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只有在阅读中,才能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及所要表达的人生真谛。然而为了应对考试,高中语文阅读已经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一味由教师代劳帮助阅读,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的。
  三、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于个性化阅读来说,学生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支配更多的时间,通过对课文的赏析,读出情趣,切实地把握好语文课堂的文化气息。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有关荷塘的画面,同时配乐小提琴曲《夏夜》,给学生打开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这样才能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切实地体会荷塘月色之美,倾听这种美的感觉,自由地鉴赏课文。
  从有声有色的画卷中隐约可见向我们走来的是一个志行高洁、注重操守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第二段写荷塘周遭的环境。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
  (二)独立思考,读后反思。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要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通过想象阅读、体验阅读加以把握。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外在的媒介,深入理解抽象的文字,才能高效阅读。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设问,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充分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任何阅读,都需要学生思考,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体验作者的写作心境。很多阅读都是通过故事说明作者的不幸遭遇,我们往往会被感动得痛哭流涕,这就是读后的体验。教师往往让学生写读后感,其实这就是读后反思的一种过程。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读后反思才能更好地实现个性化阅读,达到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真正目的。
  (三)强化训练,尊重体验。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是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改下,教师不再采用“满堂灌”的模式教学,强化学生个性化阅读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自我学习和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在强化训练中,必须尊重体验。因为“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体验,以自己特有的观点看待事物和理解事物,体验对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在强化训练中,教师会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到答案,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并不能说谁对谁错,阅读就是如此,因为个人能力不同,体验到的结果就不同。
  随着文化产业的推进,我国的语言文化业彰显了它的魅力,语言一直都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但是有多少人能够体会语言文化中的乐趣,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就是如此,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阅读能力不强根本达不到高中教学大纲的要求。面对学生阅读方面的困境,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独立思考、读后反思;强化训练、尊重体验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文化素养,在训练中切实地实现个性化阅读,引领学生欣赏课文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薛胡.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 .现代语文,2009(5).
  [2]刘芹,朱本栋.新课改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2).
  [3]牟方平.浅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2007(4).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构建高中语文课堂可以从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领学生预习内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行课堂反馈练习,巩固学习效果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高效 综合性 高中语文课堂 构建途径  高效的综合性高中语文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
创造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精选一些材料和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发现和创新的实践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展他们的思维,启迪、引导他们掌握知识,从而激发情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品德。教师的语言修
摘 要: 怎样塑造新形象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教师的职责。本文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想象力 创造力 培养方法  没有想象的思维是干枯黯淡的,没有创新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教会学生想象和创新,不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为了让他们拥有更丰富更多彩的人生。想象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通过对许多有联系的现象的观察、分析、联想
一提起语文教学方法,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式、讨论式、分析式、提问式等。但是从本学期开始,提倡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总体感受是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而不是教师生拉硬拽地让学生学习,这让我对语文教学方法有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知识,语文课的教与学都应该是快乐和谐的。  一、营造课堂情感教学氛围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
摘 要: 语文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重要位置,课时量很大,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转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新方法,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阅读教学的新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新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老师一味地巩固知识,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忽视了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新课标在
创新是人类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延续发展的前提。创新能力是一种用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有创意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土壤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