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环境监测教学路径探究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f0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新时代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环境监测课程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环境监测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监测课程之间的契合点,提出应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并存、借助案例开展教学以及完善评价机制等措施,以期构建环境检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他文献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工作是大型仪器设备购置、配备环节中的必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校大型仪器设备整体布局。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应依照全校统筹、合理配置、资源共享、发挥效益的原则开展购置论证工作。本文以吉林大学为例,进行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研究,以期为其他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自2006年起我国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研究生奖助制度改革成为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可以保障研究生学习生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国家要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研究生奖助体系是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高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对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在研究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场所,培养国家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本研究基于双创视角分析实验室跨学科综合管理的必要性及管理现状,探讨双创视角下实验室跨学科综合管理路径。研究发现,高校应该从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协调管理机制三方面进行跨学科实验室综合管理。  关键词:跨学科;共享机制;开放机制;协调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方面。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对日常专业课程教学机制的调整与完善,结合现代社会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不断地采取更加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建立更具针对性的课程教学体系,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思政教育课程的实际开设意义,以此更好地促进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知识的积累时,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水平,从而更加全面地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需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国家战略。本文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提出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助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学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以思政课程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并强化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而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新形势下的思政教学质量。
摘要:如何通过成人教育达到帮助相应就业群体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是现代社会成人学历教育院校应考虑的关键问题。校企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创新特点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此教学模式的匹配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师生缺乏有效沟通、教学规划和实施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够切合实际、缺乏对教学评价的重视等。本文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探讨基层电大的教学管理工作,意在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
“治未病”理念是一种个性化干预健康观,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高度总结,也是防微杜渐、一日三省、绝不重蹈覆辙的决心。本文从某农业大学学生出发,通过简易问卷、走访和谈心谈话的方式,了解并分析了学生存在的压力,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压力、恋爱压力,并用“治未病”理念进行引导,发现“治未病”思想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减轻学生部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出新时代“四有新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蕴含丰富的文化教育内容,成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本文按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内容,挖掘并梳理出了其在文化发展上存在的“文化自负——文化自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线索。了解这条线索,有利于大学生明晰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对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坚定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传统文化,但英语课堂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知识讲解,再加上学生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出现断层。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对于学生,可以提高其思想和语言等方面的水平;对于教师,可以促进其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研究;同时,也督促师生讲好中国故事,为文化输出和培养文化自信做贡献。本文结合文献研究,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带入课堂,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测试等方法得出对比效果及结论,以期为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