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未病”理念探讨高校学生压力归因及应对策略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s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未病”理念是一种个性化干预健康观,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高度总结,也是防微杜渐、一日三省、绝不重蹈覆辙的决心。本文从某农业大学学生出发,通过简易问卷、走访和谈心谈话的方式,了解并分析了学生存在的压力,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压力、恋爱压力,并用“治未病”理念进行引导,发现“治未病”思想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减轻学生部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出新时代“四有新人”。
其他文献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巨大冲击和挑战,切实做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渠道,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增强对现实问题的理论阐释能力、优化话语体系、提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努力开好思政课,用好主渠道,切实做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课程思政指的是将思政理论元素融入各类课程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这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我国新时代旅游人才需求和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育人需求的背景下,海南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极具意义。文章以海南旅游概览课程为例,从指导标准、育人目标、教学质量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文件、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海南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提升了教书育人效果,树立了学生正确的思政观,并提高
学生的管理工作是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管理工作的好坏也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和传统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对“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深度解读,分析了当下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指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学生管理的总体规划思路的情况下,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实践路径。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工作是大型仪器设备购置、配备环节中的必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校大型仪器设备整体布局。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应依照全校统筹、合理配置、资源共享、发挥效益的原则开展购置论证工作。本文以吉林大学为例,进行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研究,以期为其他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自2006年起我国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研究生奖助制度改革成为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可以保障研究生学习生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国家要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研究生奖助体系是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高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对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在研究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场所,培养国家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本研究基于双创视角分析实验室跨学科综合管理的必要性及管理现状,探讨双创视角下实验室跨学科综合管理路径。研究发现,高校应该从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协调管理机制三方面进行跨学科实验室综合管理。  关键词:跨学科;共享机制;开放机制;协调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方面。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对日常专业课程教学机制的调整与完善,结合现代社会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不断地采取更加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建立更具针对性的课程教学体系,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思政教育课程的实际开设意义,以此更好地促进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知识的积累时,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水平,从而更加全面地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需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国家战略。本文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提出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助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学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以思政课程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并强化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而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新形势下的思政教学质量。
摘要:如何通过成人教育达到帮助相应就业群体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是现代社会成人学历教育院校应考虑的关键问题。校企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创新特点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此教学模式的匹配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师生缺乏有效沟通、教学规划和实施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够切合实际、缺乏对教学评价的重视等。本文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探讨基层电大的教学管理工作,意在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