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学校”蕴含着职教自信与自觉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学校生源来自中考的“失败者”,一些职校老师随之也产生自卑感。其实根据“工作室学校”的教育宗旨,职业学校就是要为那些在主流教育模式下的“落榜生”搭建一个个平台,开发他们的“非认知性技能”,找到他们最擅长的智能领域即“核心竞争力”,在人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们职业教育人不能放弃任何学生,也不只是为了教会学生一门“手艺”去社会混口饭吃,而是真正发掘学生的智能潜力,找到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职教人的自信源泉。
  “工作室学校”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出更自觉的要求,不但把理论学习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更要求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这更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但要深入企业体验生活,更要参与企业生产。如果学生只会动手实践操作,缺乏团队协作等的磨合锤炼,还是不能成为合格人才。而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不说“真刀真枪”,有的时候连模拟训练都未能做到圆满,这种现象亟待改变。
  “工作室学校”真正实行可能还有待时日,但是其渗透的许多理念,我们可以先运用到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去。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殷志祥)
其他文献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的教研,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它是教师学习课改理念的平台,也是实践课改精神的桥梁。因此,我园努力创新教研方式,根据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贴近教师的教育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园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在问题式研讨中解决日常教学所需  每学期初,我们广泛征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
在新的课改形式下,以口语交际为切入点,借助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愿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人生,促使个性语言的发展,树立"作文就是生活"的概念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主
如何加强职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引导和塑造?行为文化是职业学校德育的支点,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也是职业学校可以与产业文化进行对接的最直接的要素。但在目前职业学校德育中,行为文化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还只是停留在制度文化(管理条例、规章制度)的建立和物质文化(校园建筑、硬件设施)的完善,对于行为文化的解析不足,是职业学校学生不能深度理解企业文化、产业文化和行业文化的深层原因。  一、目前校园行为文
在幼儿学习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轻松掌握学习方法的保证,对于提高幼儿学习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对于幼儿学习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对社会生活的好奇心、在学习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高以及良好的学习姿势等。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轻松的掌握学习方法,已经逐步成为现阶段幼儿教学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
一、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是否对接?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本应对接地方产业的用人需求,教学内容理应对接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职业学校在设置专业时,缺乏广泛的市场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没有充分评估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从众性和随意性,专业设置雷同,特色不显,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需求在所难免。  二、学生就业前对未来职业有无规划?专业选
潜能即一个人潜在的能力,是一种尚未显现的能力,它一旦外化,就变成显在能力,即通常所讲的能力。初中生有着很大潜力,特别体现在学习方面。作为英语老师,有责任发现并挖掘学生这种学习的潜能。英语学习潜能的开发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平时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开发学习潜能的:  一、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开发学生的潜能首先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围绕老师的指
1970年,以人生目标为主题,美国哈佛大学对应届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实验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明确目标的大学生占了27%,25年后这部分学生生活也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时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目标比较模糊的占60%,25年后这部分学生生活、工作较为安稳,没有什么特别成绩,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目标明确但比较短期的占10%,25年后这部分学生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目标不断实现,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