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轻松掌握学习方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ba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学习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轻松掌握学习方法的保证,对于提高幼儿学习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对于幼儿学习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对社会生活的好奇心、在学习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高以及良好的学习姿势等。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轻松的掌握学习方法,已经逐步成为现阶段幼儿教学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逐步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下,提升学习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轻松的掌握学习方法,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环境对幼儿产生相应的影响。幼儿从出生之始就处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耳濡目染的环境影响对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学校这一特定的学习环境可能对幼儿情感发展、思维习惯的影响,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从这一认识出发通过相应的环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教室中配置各样的趣味知识挂图、表格等,并将相关学习工具整齐摆放,让学生在秩序井然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自然会自动对相关学习用具进行归类,甚至在回答问题时进行规范答题、完成作业时进行格式化的写作,进而掌握基础知识规范学习的方法。再如,在学生进行课间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较为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暗示下自然明白安静学习的重要性,也引导学生掌握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
  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时轻松掌握学习方法
  从我国当今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看,独生子女的比重日趋增大,在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下,大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脉相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生即使学习成绩得以暂时的提升,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未得到相应提升的情况下,学生也无法对这一高分成绩长久的保持。所以教师在当前的幼儿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可能情况下尽量完成任务,充分的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轻松掌握学习方法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养一些小蜗牛和乌龟之类的无害动物,并安排学习小组对这些动物进行照顾。但是鉴于幼儿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这些动物在一周后都会因为得不到良好的照顾而出现发育不良的状况,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导入关于责任意识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履行相应的职责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再将这种责任意识嫁接到知识教学中,让学生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加以重视,提高其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这样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自然变会水到渠成。
  三、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在具体实践中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大多数幼儿都对动手操作性学习的积极性都较高,探究世界的热情高涨。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解决学习问题,从而引导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轻松的掌握学习方法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字典词典和十万个为什么等工具书,并传授其使用方法,让学生对于不确定的问题通过自行查询解决,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成长提供相应的帮助。又如,教师可以在春天时组织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种子的发芽、开花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在秋天鼓励学生对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比较等,这样的记录不仅可以加深了生对于植物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的认识,还让他们在兴味盎然操作中养成了注意观察的学习习惯,从而便于其对实践操作方面的学习方法进行掌握,一举多得,意义深远。
  结语: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轻松的掌握学习方法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幼儿阶段不但是人类一生智力启蒙的重要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优质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幼儿阶段的认知习惯、心理发展状况入手,将其学习特色和家庭发展状况相结合,探索出能够真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策略,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个性化人才做出相应的贡献。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德育为先、学会做人成了现今大部分职业学校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的热门词语,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要做那些工作?可能很多人都讲不清。新的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德育主要内容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教育以及其他专题教育。德育途径包括:课程教学、实训实习、班主任与学校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党团社团工作、网络
引言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语言能力的学习和掌握,也同时深化学生的思维,增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就目前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的好坏是决定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但是课堂教学效果又取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良好的理解能力,部分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依然是过于抽象和难懂的。要想增强学生的这种理解能力,本文认为增强实践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下面本文就结合这一观点论
小学教育的过程是小学生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是他们在“生活世界”中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态度、价值的整体人格生长生成的过程。目前的语文教育受到现实情况的包围,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语文教师也受到这种影响,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是一种短视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语文教师已经对语文教育的陶冶功能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把构建诗意语文,诗意课堂作为自己
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也是小学学音乐课本中选修科目之一。它丰富了音乐课堂,并且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情趣,促进了学生的智力的发展。八孔竖笛因其携带方便,音色优美,简易实用等特点,成为课堂器乐教学的首选,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一、学习中注重兴趣的培养  在第一次学习竖笛时,我让学生先看图,这是什么,你见过吗?接着我有拿出一支竖笛向学生提问:它叫什么名字呢?老师怎么样才能使它发出声音呢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提出“学校建立校长全面负责行政工作、党组织保障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内部管理体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可从岗位分设规范校长行为、职责
【摘 要】教学督导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3 4”班级课堂教学进行督导和测评,了解“3 4”班级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出“3 4”班级课堂教学存在考核目标不明确、考核标准不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学理念不先进等问题,并采取明确文化基础课考核标准、统一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运行管理、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3 4”班级 课堂教学 主要问题 对策措施  为贯彻落
汉末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变化时期,各种矛盾激烈碰撞.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土崩瓦解,新的秩序正在孕育形成.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的教研,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它是教师学习课改理念的平台,也是实践课改精神的桥梁。因此,我园努力创新教研方式,根据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贴近教师的教育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园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在问题式研讨中解决日常教学所需  每学期初,我们广泛征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
在新的课改形式下,以口语交际为切入点,借助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愿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人生,促使个性语言的发展,树立"作文就是生活"的概念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主
如何加强职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引导和塑造?行为文化是职业学校德育的支点,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也是职业学校可以与产业文化进行对接的最直接的要素。但在目前职业学校德育中,行为文化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还只是停留在制度文化(管理条例、规章制度)的建立和物质文化(校园建筑、硬件设施)的完善,对于行为文化的解析不足,是职业学校学生不能深度理解企业文化、产业文化和行业文化的深层原因。  一、目前校园行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