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组合问题的初等解法

来源 :中学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200710081202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中给出了如下一个组合问题: 一个给定的凸n边形A_0A_1A_2…A_(n-1),用不在形内相交的对角线将它分成n-2个三角形,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徐士英教授在[2]中指出[1]的解答是错误的,并且给出了一个正确解法。但徐教授的解法利用了“生成函数”这一高等工具,不便于中学生接受和理解。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 problem is given in [1]: A given convex n-angle A_0A_1A_2...A_(n-1) is divided into n-2 triangles by a diagonal line that does not intersect within the shape. Different kinds of points? Prof. Xu Shiying pointed out in [2] that the answer to [1] is wrong and gives a correct solution. However, Professor Xu’s solution makes use of the “generative function” as an advanced tool, which is not easy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accept and understand.
其他文献
<正> 证明几何题常用的方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的过程,而综合法则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的过程。在课堂教
<正> 作为复习课的例题,总希望知识的容量大些,综合性、规律性、启发性强些,因而在形式上常以&#39;链式题&#39;、&#39;多问题&#39;、&#39;多解题&#39;、&#39;对比题&#39;的形
课型:复习课。教法:启发诱导法(师生共同分析)。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函数图象的特证;掌握函数草图的画法;学会用图象解题的方法。重、难点: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过程: 本课主
命题(*)过抛物线y~2=2px外一点P(x_0,y_0)作两切线,切点为A、B,P、A、B分别与焦点F相连结,求证:∠PAF=∠BPF,∠PBF=∠APF. 证明:依题意,两切线不能同时垂直x轴,我们分下面两
毫无异议,要想在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但是,我认为关键的还是加强思维训练,对此,我们的做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基础综合归纳联系新生
常见的总复习方法不外乎是由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复习计划,印发大量的复习题,归纳教材内容,分析和总结题型,指出重点等等。这种方法一个明显的缺点是:学生在整个复习中
计数问题常在初中数学竞赛中出现,由于这类问题的解题思想方法独特,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将就初中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介绍几种常用解法. 一、穷举法穷举法就是把要求计数
<正> 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从三角形一角顶点到对边作一线段内分对边所成两线段之比等于两邻边之比,则这线段是这角的平分线”虽然出现于习题之中(几何第二册P26
几何竞赛题的解答,若能借助于代数方法,是打开解题思路的好方法之一。而在代数方法中,从面积入手,利用面积等式建立方程,然后利用方程的知识求解,更具有简捷明快、独树一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