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教学生唱会几首歌就完事,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让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出很多优美的舞蹈动作。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歌词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模仿小鸭走路时,有一个小孩抬起屁股,左右扭动,双手还放在嘴边“嘎嘎嘎”叫,他的这一举动,全班同学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在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动作时,孩子们个个猫着腰,脚步很轻巧地走着,还作出安静的手势提醒伙伴不要说话。这时,我及时对他们进行生活常识教育,让他们知道在别人休息、学习、工作时,我们走路应放轻脚步,说话也要小声点,不要去打扰别人,力争做一位文明的、城市化的好小孩。当孩子们的动作有一定的协调度时,我把孩子带出教室,在操场上进行表演。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们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甚至有些同学还创作对白,设计动作造型。他们的神态是那么的认真,动作是那么的优美,节奏是那么的整齐。
  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造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音乐课堂上,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兴趣桥梁,它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创作,达到对歌曲的体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激化和深化学生心中对音乐美的熏陶。
  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曾经,《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影片风靡华夏大地,我也学会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扣人心弦的儿歌。教会我这首歌的老师是是一台单卡录音机。当时,我教音乐课的时候,学校没有任何音乐器材,只有一台单卡录音机。在唱歌之前,听同事们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我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于是我跟着录音机以唱代教的方式学会了这首歌,虽然教学方式很简单,显得很枯燥,但达到了“以情动声,以声带情”。从录音机深情的带唱声中,我们对这首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自此以后,我开始学会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去关爱别人,我的同学们也跟我一样,经常说起生活中的妈妈。
  没想到,同样的一幕在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一首《爱的奉献》把我的眼泪推向悬崖。那一刻,课堂格外安静,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牵引着,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一个劲地深情地望着我,也许他们也能体会到了爱的价值了。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爱是一根接力棒,他传给你,你传给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我们只有把爱一代一代传下去,用爱的魅力感染学生,完成“治人先治学”的使命。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的,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2002 年 5 月 27 日,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教研部门和学校加强写字教学研究,目前小学几乎都开设书法课或书法第二课堂进行书法艺术教育。但是,当代书法教育也面临着新形势、新环境的严峻考验,尤其是电脑的普及,使书法教学显得更加艰难。在此,我作为小学硬笔书法教师,就硬笔书法教学谈一下我的体会
期刊
内容摘要:绘画是人类世界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在幼儿教育中,绘画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今社会,绘画已不再是以往的传统的老师怎么教,孩子就怎么画。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充分调动幼儿的创造性。绘画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更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思想创造力,幼儿也可以将这种创造力带到以后的人生当中。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幼儿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而幼儿的绘画活动绝不
期刊
色调好比一个人的脸面,是美是丑决定了它的耐看度,也是一幅色彩画的灵魂所在,画面所有的塑造、处理等都应统一在色调里面。在美术高考中色调占据了一幅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弄清楚色调的区分有利于对色调的把握。色彩考试是对绘画综合素质的考验,这里面有对绘画各方面素质的体现,有构图的、造型的、画面节奏的、技术、技巧的等。但是色彩考试首先应当是注重色彩本身的表现,而色彩的主题就是色调。所以作为教师,在色彩教学的
期刊
作为一名在农村小学工作的音乐教师,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在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我发现许多农村小学生对于音乐很陌生,他们缺少一个好的学习音乐的环境和氛围。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实践和探索,就如何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学习兴趣,谈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营造愉快的音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兴趣  优美的视觉环境和美好的艺术氛围是将学生引进音乐殿堂,
期刊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歌曲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从三年级的音乐教材中,就出现了简短的合唱歌曲。五、六年级的教材,合唱歌曲占了大部分内容,这就意味着合唱教学已是我们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只有合唱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统一,才能表现歌曲的意境。那么,如何
期刊
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很多音乐教师都与音乐教材有了亲密的接触,大家都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笔者在与县内外同行们的交流中,感受到大家对教材中二声部合唱教学内容的设置都有一定的困惑。很多教师都认为,四、五、六年级二声部歌曲太多,难度太大,在有限的音乐课中,要学好唱好这些歌曲的可能性不大。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一、培养学生合唱技能  (一)合唱姿势技能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首先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锻炼与健美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健身、健体、健美,应该从娃娃开始抓起。近几年来学生的健康存在的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  通过少儿健美操不同的操化动作的练习,改善学生站立行的身体姿态,通过重复的练习与纠正,培养正确的运动姿势。  (二)我校学生身体协调性有待提高的需要  在
期刊
合唱是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按照不同的声部,演唱同一个乐曲。它作为一种群体声乐的演唱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社会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合唱团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作为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当代素质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了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等,学生在这里体验到了民主平等和友情,也体验到了在集体中探求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  合唱是美的
期刊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认识生活的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欣赏课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理及生理都比较稚嫩,生活常识也比较少,他们的审美还只是对一些颜色的好看不好看及所画物象像不像上。正如人们所比喻的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艺术思维和训练还
期刊
当今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要我学”转换到“我要学”的过程,需要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新课标下的高中美术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明确美术教学的课程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性,既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主观能动性是人自身积极主动地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