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或是相遇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a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真实而有趣的瞬间:一个执着的探索者,笃信一瓣橘子能在水中溶解成为橘子汁;一个细心的心灵看护者,在精心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也不忘给这个失败的孩子一点安慰。孩子的天真可爱,教师的细致入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我也不得不为他们之间的这场“错过”而遗憾。
  这位教师是个成功的课堂组织者。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幼儿认识溶解现象。她不是向幼儿直接灌输科学概念,而是让幼儿通过“动手做”来发现这一科学现象。然而这一切都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轨道进行的。幼儿的操作只是为今天预定的知识作准备。教师为幼儿操作所添加的“魔法”元素,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加关注这个现象而已。而一旦幼儿偏离了这个轨道,就会被教师“视而不见”了。
  我们不能说这个幼儿没有受到教师的关注。然而,这样的关注,乃至奖赏,并没有改变他被视而不见的事实。也就是说,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其实,这个幼儿把两个具有相似性的现象混淆了:一个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另一个是从橘子中榨出橘子汁。因为它们都是和水有关的变化。对这个年龄的幼儿来说,产生混淆是正常的。也正是这个混淆导致了他在课堂上的迷惑。他原本笃定地以为,这瓣橘子最终会变成一杯橘子汁,但是他的“魔法”失灵了。不管他多么执着,最终都没能出现他所期待的结果。尽管教师出于好意给了他一个“安慰奖”,然而这朵小红花对他并没有起到安慰的作用。因为他真正在意的,还是他自己的问题。
  教师要不要应对幼儿的问题?如何应对?有两种答案。
  第一种答案是视而不见。对于教师来说,完成活动的教学目标是第一位的。就这个案例而言,教师的指导都要围绕溶解现象来展开。对于这个孩子的困惑。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节外生枝。自找麻烦。从课堂组织的实际出发,选择这个答案似乎无可厚非。笔者也不认为这位教师的处理有什么大错。毕竟教学活动的时间有限,需要教师照顾的孩子又很多。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错过的类似情景完全可以以千千万万计!
  然而,我仍愿在这里设想第二种答案的可能性。它或许是一场精彩的智力上的相遇,能够启发幼儿的科学思考和探究。我们不妨撇开课堂的限制。这场相遇,可以是在课堂上,也可以是在课堂之外,可以是单独面对,也可以是集体探讨。它的重点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教师是否愿意倾听幼儿的声音,并且同幼儿一道面对智力上的挑战。
  试想,如果教师愿意倾听这个_孩子的声音。一场智力上的相遇或许就此展开:
  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原先的想法,以及这个想法的来源:“我觉得它应该能变成橘子汁,我以前榨出过橘子汁的。”
  教师也可以发现幼儿的困惑所在:“为什么橘子还在这里呢?为什么没有变成橘子汁呢?”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也许没有能力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教师的介入,可以降低认知冲突给他带来的情感上的焦虑或不确定感。将幼儿的注意力从对自身的疑虑转向外部现实,并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纳所观察到的事实:“不是我的错,是橘子错了。橘子汁不肯出现,橘子不肯藏起来,那是橘子的错……或许,橘子也没有错,它可能就是这样的吧?”
  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和幼儿进一步探讨:橘子汁究竟是怎么榨出来的呢?那橘子会不会消失呢?它又会变成什么样呢?如果幼儿仍然记不清这些事实,或者存在不同的想法,不如提议大家亲手尝试或者仔细观察一下,通过榨橘子汁的活动让幼儿分清,橘子汁的产生和溶解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所以。一个常常被教师“视而不见”的问题,其实可以带领我们走得更远。我不能判断在实践中有多少教师会选择第二种答案,也无意苛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作好这类细节处理。但我关注的是,为什么在实践中很少能看到教师会选择第二种答案呢?
  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两点思考:
  第一,教师为什么往往长于设计自己的教,却疏于关注幼儿的学。我们会花很多心思琢磨自己如何教,却少有兴趣去了解幼儿是如何学的。殊不知,那些精心设计的“魔法”元素,尽管使教学活动变得“精彩纷呈”,却仍掩盖不了幼儿被设计和被安排的地位。而原本应着力发掘的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却被淹没在课堂“主旋律”的喧嚣之中。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教师看到这个幼儿没能做成橘子汁时,不去关注现象背后的问题。而匆忙把这一结果拿来用作不能溶解的例证了。
  第二,为什么课堂在某种意义上会成为教师的束缚。也许教师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思考。也许她也希望和孩子进行深入的对话,但最终不得不屈服于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正是这样的要求,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也让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难以充分展开。如果说课堂是一幕由教师精心导演的舞台剧,生活则是更真实、更精彩的大舞台剧。然而,重课堂教学、轻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割裂了它们的联系。我们能不能有勇气冲出课堂的束缚,让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得以充分展开呢?如能做到那样,孩子在课堂上的那些宝贵想法就不会再被视而不见,科学教育活动也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一种真正智力上的相遇了。
其他文献
【摘要】3~6儿童在早期未接受正式的识字教学之前,已经能够从日常的生活和阅读中自然习得一些汉字,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同一年龄组儿童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因此,成人可以为儿童创设一个有意义的文字习得环境,在尊重儿童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指导儿童认识一些汉字。  【关键词】汉语儿童;早期识字;3~6岁;自然习得;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的右眼。1911年8月21日,这幅在当时少有人知的作品被人从卢浮宫偷走了,于是,一则传奇就此诞生……  如果1911年8月21日那一天,你站在了巴黎卢浮宫的外面,也许会注意到三个人,他们匆匆忙忙地跑出了卢浮宫博物馆。  那是个星期一的早晨,整座城市都静悄悄的,因为星期天晚上,巴黎度过了一个狂欢之夜,许多人还宿醉未醒。  那三名意大利人身手敏捷。他们昨天晚上虽然没喝酒,却也有点疲
期刊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渴望被尊重和认同,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他们常常会因为“不合心意而不愉快”,有的会闷闷不乐生闷气,有的会歇斯底里发脾气。为了帮助幼儿识别生气的种种表现,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关于识别生气情绪的经验。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由他人及自己,了解每个人生气时
【摘要】艺术观念是制约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因素,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育者所持艺术观念的影响。本文在剖析艺术观念之历史流变的基础上,反思了一些教育者长期被囿于“美的艺术”观念中所带来的问题,并指出了更加开放的艺术观念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观念;美的艺术观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
欧洲的跳蚤市场总让人神往。那些琳琅满目、包罗万象的老古董和旧物件,万花筒般折射着神秘的昔日时光。在坛坛罐罐、老旧居家用品、书画首饰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艺术品间徜徉,感官和思想都会沉湎其中,心醉神迷,仿佛畅游时空长河。  跳蚤市场的方寸之地,历史触手可及。  在欧洲,跳蚤市场堪称当地人文最为直观而鲜活的窗口。无论在巴黎或伦敦,罗马或柏林,维也纳或布拉格,布鲁塞尔或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或赫尔辛基,还有名
期刊
设计意图:  生气对于4-5岁的幼儿而言还是比较难控制的情绪之一。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寻找解决自己生气问题的途径,愿意控制、克服自己的生气情绪,不被这种情绪所左右,逐步建立起积极快乐的人生态度,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有价值。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识别生气情绪的基础上,尝试对生气情绪进行调适。  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观察表情,导入主题。出示同伴的照片,交流讨论生气情绪会带来的种种困
著名发明家、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传记作者马克·塞弗尔说,特斯拉深信做脚趾练习对身体有益,他一直坚持每天晚上“挤压”自己的脚趾,每只脚一百次.虽然锻
期刊
设计意图:  主题活动“我喜爱的成语”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区域活动中有一个两两结伴玩的游戏,一个幼儿将一张成语故事图片翻开,另一个幼儿在看懂图意后做相应的动作。这个游戏,启发了我,于是,我创作了歌曲《狐假虎威》,设计、组织了这个根据成语故事内容创编的音乐表演游戏,旨在让幼儿通过唱、说、做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提升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  目标:  1 学习音乐表演游戏“狐假虎威”,用相应的语气、语调
“先生,您的卡忘记带走了.”珍妮特追到大门口,四处张望,可是卡片的主人已经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了.rn她只好无奈地走回银行,坐到自己的位于柜台后面的座位上.rn这时,一名
期刊
那日是英格兰与澳大利亚间第二场对抗赛的第一天,当时,我正在劳德板球场观看比赛,艾伦·彭福尔德在我身边坐下并介绍了他自己.rn“有多少人告诉过你他们身上有故事?”他问.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