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小小研究者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段》一课,认识线段和学画线段并不困难,但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很枯燥乏味。为此,我们数学中心组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资料的收集和反思。
  
  一、案例
  
  片段一:创设故事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不想听?
  生:想。
  师: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住着小兔子和小猴子。有一天小猴子过生日,请小兔子到他家做客。小兔子可高兴了,早早地就起来了,走出了家门。走到门口停住了脚步,小兔子摸了摸头,“从我家到小猴家有几条路可以走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生:从小兔家到小猴家有两条路可以走。
  师:那么这两条路有什么不同呢?
  生1:一条是红色的,另一条是蓝色的。
  生2:一条是直直的,另一条是弯弯的。
  师:你认为小兔会从哪条路走呢?
  生1:我认为小兔会从弯弯的路走,因为它是只调皮的小兔。
  生2:我认为小兔会从直直的路走,因为这条路近一些。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条直路,小兔住在路的这一头,小猴住在路的那一头。两头之间是直的,这路的两头就是两端。你来指指这条直路,好吗?
  生上台指。
  师:这条直路就是一条线段,你想知道线段的哪些知识?
  生1:我想知道什么叫线段?
  生2:我想找找哪里有线段。
  生3:我想画线段。
  生4:我想用线段拼图形。
  片段二: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1.在操作中感知
  师:接下来,请大家拿出毛线,告诉老师毛线有几个头?
  生:两个头。
  师:我们把两头也叫做两端。你有什么办法让这根毛线变直?
  生:用左手捏住线的一端,用右手捏住另一端,把它拉紧,就直了。
  (板书:直的)
  师:这时,两手之间的一段直的线就是线段,现在我们就研究有关线段的知识。
  (板书:线段)
  师: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把拉紧的这段线竖起来。
  (成I形)大家看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生1:是线段,是两手间的直的线。
  生2:是呀,因为还是两只手捏住了两端,而且中间还是直的。
  师:小朋友再看,这样呢。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生:是线段。
  师:再看,现在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生:不叫线段。
  师:咦,现在不还是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吗?为什么不叫线段呢?
  生1:尽管是用手捏住线的两端,但是线没有拉紧。
  生2:线段应该是直的,而这条线是弯的。
  2.动手尝试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线段,都可以用图形来表示。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呢?大家试一试好吗?
  生动手尝试。
  师:你画线段时发现了什么?
  生1:线段要画直。
  生2:在线的两头各点上两点表示端点,也可以用两小竖表示。
  3.举例说明线段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线段,小朋友,看看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可以看成是线段呢?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线段吗?
  学生下位找线段。
  生1:这把直尺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生2:两块瓷砖中间的缝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生3:作业本上的一条线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师:线段真是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由线段组成的,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成是线段吗?
  生1:一条彩带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生2:一根面条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生3:一根头发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生4:一根避雷针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4.教学画线段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已经找出了许许多多线段,那么想不想画线段呢?
  生:想。
  师:那现在就请大家试一试,画条线段,好吗?
  学生大胆动手尝试。
  师:哪位聪明的学生来说说怎样画线段?
  生1:我先沿书的一条边画了一条线,再点上两个点。
  生2:我画线段时请尺子来帮忙。用左手按住尺子,使它不动,用笔紧贴着直尺画一条线段,再画两小竖,就画成了一条线段。
  师:同学们画得真不错,你会画线段了吗?下面,我们来个小小的竞赛。谁在老师说开始到结束的这段时间内画的线段既对又多,样子还要各不相同?
  学生争先恐后地画线段,全班同学展示线段。
  5.当回小小设计师
  (1)用线段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
  (2)把图形展示在大黑板上。
  
  二、教学反思
  
  1.激发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1)首先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研究氛围,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2)探索问题让学生参与确定。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制订,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人的地位,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要求学生面对新知,先想一想自己想探索的问题,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很强的探究欲望。
  2.展现过程,让学习成为探索新知的过程
  (1)知识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线段的特点通过学生的活动、观察,自己发现。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学习新知,解决问题,而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2)成功让学生自己体验。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用线段组成了有趣的图形,设计了有趣的图形,成功和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生活是大课堂,日常生活中有大量能触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问题。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线段,让学生关注“身边事”“身边物”,能激发学生去综合运用知识、主动学习新知。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还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针对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精心设计,将教育活动置身于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    一、观察导入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
非凡新春  在中国新年即将到来之际,CHloé推出了以猪年为主题的限量系列,特邀艺术家Rithika Merchant创作了洋溢着新春喜悦气息的艺术图案,印制于品牌代表性的手袋、运动鞋、成衣等单品之上。简约的花卉动物印花与藤蔓图腾传递了品牌一直以来所追求的随性自然的风格,栩栩如生的形象别具生机与活力,与喜气洋洋的新春佳节格外契合。  本系列于2019年1月15日起正式發售。说古论今  在2 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低年级开始写话训练,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写出见闻和感受。作为习作的起步,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从写话开始,让他们养成能写好一句话的习惯,逐渐对写话产生兴趣。而课标也同时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提出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以此来达到从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能力”。但基于低年级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有限,我发现许多孩子对写话产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要体现新课改精神,由课内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语言思维,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去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才能收获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弄清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表现在哪三方面,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感受
记者:王校长,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前埔南区小学的基本情况。  王跞: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从创办伊始就按照高规格、高标准来配置。学校占地面积25891平方米,建筑面积17583平方米。尤其是2008年由市区两级政府投入近3000万建成的前埔南区小学分校,不仅解决了周边儿童的入学问题,也为东部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来,学校“外塑形象、内重质量,博中求精、精中见雅”,以理想的教育实
韩式妆容作为亚洲一支独具特色的流派,2 019年将有什么新的变化?我们来到首尔时装周的后台,一边看秀一边采访了HERA首席彩妆师JASON LEE,请他告诉我们最新的彩妆趋势。  摄影:曹雪峰 编辑:孔令一 CAROLINE KONG  活力色彩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各大秀场抢眼的亮丽色彩,饱和度颇高的眼影、发色,甚至亮眼的帽子非常吸引眼球。而当眼影、头发都用了一样饱和度很高的色彩,嘴唇则不再用抢戏
下午是作文课,我健步走进教室,还未站稳,只听“哧……哧……嘿……” 这分明是笑声,是忍不住的,哟,还有好多处。  这就奇怪了,怎么回事?就在这时有十几只手举过了头,不容我喊名,“快炮”朱庆利“噌”地站了起来,发着笑腔说:“老师,上课前我们全班举办了一个展览。”“什么?展览?”“嗯,你看!”我来到近前一看,是翻开的语文书,再一看插图不对啊,穿着古代服装专心写《史记》的司马迁头部怎么变成“高尔基”了?
当今中国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孩子进入学校是个问号,出了学校是个句号”的问题,这怎能不让人们抓心的反思——中国学校的教育怎么啦?作为当代的教育人,我们为何不能再次审视传统学校管理模式对扼杀学生创造的过失何在?  一、传统学校管理模式写照  1.课堂上抱臂坐正,两眼看黑板,两耳听老师讲  这是当今无数学校的课堂写生画,做到了这点,可能被称为课堂纪律好,班风好,组织教学得力;没做到的,多半是在努力追求之中
接龙故事,顾名思义就是把故事以续的方式上下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像条长龙一样无限制地向下延伸。它像一个无限的舞台,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主角。趣味接龙故事,即在愉悦的编接龙故事过程中力争让每个学生以提升学习力为目标体验幸福,收获能力,培养意志力。  学习力,简单理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它是将来学生迎接挑战,面对生活最根本的竞争力。它包括学习动力(内驱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
编者按孙小青,1962年生,本科学历,南京师大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小语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学校心理教育学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总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国内访问学者,1991年担任镇中心校校长,1996年兼任初中校长,现任南京市高淳县实验小学校长。1997年,年轻的孙小青担任高淳县城区小学校长,在他的带领下,翌年,学校高分通过了省级实验小学的验收,更名为高淳县实验小学。2010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