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需要雨露般的爱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y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教师只有真心真意地关爱学生,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爱,用满腔的爱抚慰他们脆弱而幼小的心灵。
  
  一、因势利导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是后进生,也有自己的长处,只是他们的长处暂时相对少一点,或不容易被人发现。这就要求教师细心,用较强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稍纵即逝的光亮,也要把它挖掘出来,使之发扬光大,从而扬长避短,促进转化。
  我班的小华各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教师教育他时,他总是漫不经心。有一次,学校搞大扫除,我班负责清理垃圾场。由于又脏又臭,许多学生都不愿清理。只有他独自一人在猛烈的阳光下铲垃圾。我看见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他,并提倡学生学习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学生听后,纷纷加入清理行列。接着我委任他当劳动委员,得到全班学生的赞同。从此,只要是我班负责的劳动,都必然得到校领导的表扬。而他在获得多次肯定后,开始发奋学习,成绩很快地提高了。
  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引导,使之成为他人学习的优点,需要教师对学生耐心和细心的爱。
  
  二、循循善诱
  
  赞扬蕴含着教师的鼓励、教育与评价,也蕴含着教师的爱心与期望。本来后进生听到的批评就比一般的学生多,如果教师再一味地批评,指责,就会使他们丧失自尊,不求上进。因此,教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认识缺点和错误。如果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甚至一、两天再说,直到认识,接受为止。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人人都希望听赞美的话,对于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赞扬就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他们的心灵。
  然而,过度的赞扬会适得其反,因为学生的年纪小,有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适度的表扬会使他们滋长骄傲的情绪,就像阳光太足,幼苗会晒干一样。所以,要让后进生在表扬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批评中体会到“爱”和“鼓励”,这就是循循善诱。
  经常逃课的小陈,只要听到表扬他就按时上课,但不到两天,他又逃课了。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赞扬他进步不少,特别是大部分时间能按时上课,也点明他还没做到最好,希望他今后能做得更好。而且用了大量事例说明上课的重要,最后写上赠言:“成功属于那些不骄傲,持之以恒的人。”他收到信后,特别高兴,并向我承诺:今后按时上课,决不拖全班同学的后腿。后来他果然遵守承诺,表现出色。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令其进步得更快,需要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爱心。
  
  三、一视同仁
  
  关心后进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需要,这不仅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只有这样,才能
  消除教师和后进生的距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然而仅有对学生的关爱是不够的,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古语说:“教不严,师之惰。”可见,自古以来人们视“严”为教师的职责。但教师要严而有格,要泼出“脏水”,留下“孩儿”。如果严而出格就等于一棍子打死。还要注意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
  “一视同仁”是教师取信于学生的最好方法。学生最反感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因此,教师决不能以学生的好差定“亲疏”,要一碗水端平,处理问题要公平,这样才能取得后进生的信任。我记得教育过一位这样的后进生,他经常和同学打架,对人态度蛮横,多次教育不改。有一天上课时,他居然打了一拳后面的同学。我知道后,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先了解情况。谁知他不但沉默不言,还摆出一副傲慢、不在乎的神态。在我耐心的教育下,他才说出事情的经过:是后面的同学在上课时不断地骂他,还用圆珠笔戳他,他忍无可忍才打了后面的同学。我问他为什么不告诉老师?他说:“因为他是三好学生,他骂我,你也没看见。我说了,你肯定不相信,还会说我冤枉他。”我公平地处理了这件事,改变了他对我的态度。他再出现问题时,我教育他,他不再顶嘴,而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此后,他经常跟其他同学说有问题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因为他认为老师办事公道,不偏不向。因此,班上的纪律也越来越好。
  多关心和严要求是不可分割的,我们教师要把握爱的尺寸,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同时,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你要认识到:后进生也是你的学生,更要让他们感觉到你对他们的重视和理解。
  
  四、尊重学生
  
  夸美纽斯说过:“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小学生虽然年幼,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和人格。尤其是后进生,缺乏自信心,充满自卑感。因此,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鼓励,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鼓励他们进步。小荣成绩欠佳,每次考试都因作文完成不好而不能及格。然而在一次单元测试中,他在试卷的空白处写着这样的几句话:“老师,我知道我的作文写得不好,可我希望这次您能让我的作文及格。因为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想用好成绩报答她。您能答应我的要求吗?我向您许诺,今后一定多看作文书,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会以高分相报的。”我看到这些话后,仿佛看到他不甘落后的力量,于是就满足了他的请求。尔后,这位学生也遵守了诺言,在小学毕业试中,取得好成绩。
  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育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其自尊心,必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栏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种“潜在课程”,是充满神圣、魅力和诗意的所在。在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  目前校园文化中存在一些消极现象,如主题淡漠化,“复制”的痕迹浓重,远离学生实践,鄙视文化传统,推崇西方文化思潮等。基于学校文化的特性和现状,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面对纷纭复杂的文化冲击,学校的领导者应站稳脚跟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办学质量的法宝。近年,湛江师范学院附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学校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人本管理、生本教学、师本教研三个层面创新教学教研工作体系,实现了教学理念、教学方
背景在中国糖尿病(DM)有着较高的患病率,患病总人数约1.1亿人,18岁以上人群DM前期的患病率高达50.1%,同时,高血糖又作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在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住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新会区教育系统坚持以建设法制化、规范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为目标,强化依法治教,确保教育公平。  一、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合法权益。首先,严格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2005年,新会区实施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当年全区在编在册的中
科学发展观,主要是指遵循发展规律,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它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指路明灯,为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更高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崭新境界。    一、克服教育功利思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发展不是消耗式、粗放型的发展,而是注重科技含量的集约型的发展。这种理念在教育上主要体现为,要树立以发展为内涵的
这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班长突然急匆匆地跑进来报告说:“老师,咱们班的电风扇坏了!”  “坏了?怎么坏的?”我问道。  “第一节下课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扔了一本书上去,打到那扇页,结果把扇页打弯了。后来又有同学把它弄直了。但只要一打开开关,那风扇就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好像要掉下来一样,好恐怖!”  “哦,知道是谁扔的书吗?  “不清楚。下课时间,人太乱了。”  “好,先回去吧,交代同学们千万别开
话题: “民间”教材的开发与编写  导语: 由清一色的国家教材到当前国家、地方、校本教材的各成体系,体现了新课程突破传统、解放教师创造力的开放精神。在这种教材开发的自由风气之下,当前除国家主流教材之外,其他教材究竟达到了怎样的形态,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对此有必要进行疏理与审视。  从本期文章可以看出,教师对于非国家教材的理解异常灵活,一切可以“为我所用”“为生所用”的资源都可以纳入教材范畴,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