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象忘意与得意忘象:汉代故事画像中的“错误”

来源 :美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画像的故事题材中确实存在不少知识性或技术性的错误,但也有不少看似的“错误”是有意为之的,通过“嫁接”“合并”等各种手段,对画像和榜题进行再加工,在有限的故事内容和稳定的画像格套上增加其他故事因素、内容,结果造成了整体格套化下的个体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解读的难度.“格套”是汉画像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和工具,除了格套的流行和重复,还应看到格套的变化、破坏和组合,各种格套之间的互动.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的专题美术展览,掀起了用美术的方式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热潮.这些展览既汇集了美术创作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名家名作,更展现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史主题美术创作上的新成果,体现出中国美术创作的蓬勃生机和时代发展,是中国美术界献给党的百年华诞的艺术厚礼,标志着中国美术界在主题美术创作上的丰收,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中国人与天地合其德“的”大人之崇高人格理想.中华传统美育以其整体性的艺术人文之美、山水自然之美与生活礼俗之美等激发心灵美感,塑造人格理想,使人在“希贤希圣”之路上拾级而上以成“大人”.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要以整体性美育陶养人的\"成大人久格理想,使人因美的感动与创造而突破狭隘功利主义的桎梏,获得心灵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美好世界一直以来都是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向往,在追求美好世界的进程中,美育一直以来都被视作重要的途径之一.古今中外的诸多思想家都赋予美育以孕育美好人生、构筑美好世界的使命.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指导下,总结中华传统美育思想,吸收西方现代美育理论,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核心,建构新时代中国美育体系,以充分发挥美育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现代化道路照射美好光明,为创造美好生活助力.
期刊
回望百年来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与历史沧桑,徐悲鸿先生不愧为伫立于中国文化群峰的一座美术高峰.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代宗师和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创者,徐悲鸿先生始终怀抱坚定的理想和志向,无畏人生的险阻和境遇的波澜,以敢为人先的勇魄和百折不挠的恒心穿行于美术教育、艺术创作、文化交流与社会活动多个领域,为中国美术的历史进步书写出崭新的篇章,为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精神作出毕生的贡献.
期刊
蔡元培美育方法之于“实验美学”的吸收和借鉴,是现代中国美学家具体应用西方理论来张扬和阐发美育育人规律、强化和规范美育实施过程的一个范例.蔡元培基于以“美感体验”为起点、陶养感情为目的 的美育特性,依据当时实验美学的方法和成果,积极寻求美育的客观性基础,从明晰\"美的对象入手,确立了从教育和环境美化两方面施行美育的实践方向,并以科学态度详尽规划了美育的实施方法,体现了一种严谨求真的方法论立场.
李桦先生(1907-1994)原名李俊英,广东番禺人.中国著名的版画家、艺术教育家.30年代初开始接受鲁迅先生的思想影响和艺术指导,投身于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并为此奋斗了60余年,以其大量的优秀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和压迫的英勇斗争,以及建设新中国的壮丽画卷,成为第一代新兴版画家中最杰出的艺术家.1947年以后,他应徐悲鸿之邀任教于原国立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40多年.自1954年起创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担任系主任33年,为培养中国的版画艺术人才竭尽全力,桃李天下.1949年,他
期刊
本文探讨了中古时期墓葬石门上出现的各种胡人、蕃人、“神尺艺术形象,利用考古出土的文物汇集”胡貌“线刻画图样,指出胡人侍卫、胡人乐工、胡人武士等成为这一时期门扉上别出新样的造型.这种地下墓葬”门饰\"有着独树一帜的历史肌理,反映了从汉魏至隋唐社会胡汉碰撞逐步融合的进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20世纪初年德国吐鲁番探险队自高昌所获的数件天王幡与绢画残件作进一步的图像学与样式考析.首先,辨识出幡身与绢画中天王与乾闼婆、夜叉等天部诸神的尊格.其次,归纳出唐西州至高昌回鹘王朝毗沙门天王图像的样式与风格,指出高昌毗沙门天王样式非兜跋毗沙门天王样式,该样式在汉地与吐蕃的影响下亦有回鹘人的创造.最后,讨论了毗沙门天王幡反映的世俗信仰,其与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共同呈现出高昌回鹘王朝自上至下多层面祈愿毗沙门天王护国与“五事”之愿.
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项目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全过程.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根本遵循下,中央美术学院整合学术资源与力量,进行专题研发与策划,形成了多层次的系列课程与艺术活动.
综合材料绘画是为打通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中壁垒森严的画种体系而形成的时代产物,进入21世纪,如何在数字化时代继续保持绘画的纯粹和独立性,则是艺术家在践行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