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教学结尾艺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an_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引人人胜的主旋律,而且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启导方法,然而,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即“讲到那里,就在那里歇”的教学现状,使得一节课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由此可见,对于每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结尾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1.课堂教学结尾的作用
  课堂结尾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数学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归纳整理知识方法的功能
  在一堂课的结尾之际,教师有意识地穿针引线,提纲挚领地将本节课甚至前几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概括,便于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能使新知识方法牢固地注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使之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体验到掌握新知识的喜悦。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幅画,那么结尾就犹如画龙点睛之笔。
  1.2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
  学生对老师所教新知识的理解往往只是表面的,若在课堂结尾时,从不同的角度精心设计几个针对新知识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可充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控,为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和教学方法改进提供研究素材。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新知识,从而真正圆满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1.3迁移知识的功能
  教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教学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有序过程。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提出与本节和后续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问题离开课堂,对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能,都是很有价值的。联系课堂内外,因势利导,把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充分探究、深入分析直至最终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利于学生把好的学习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
  2.课堂教学结尾的一般形式
  2.1归纳总结式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往往在课堂结尾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这种小结应能准确地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的外在实质和内在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
  2.2问题练习式
  新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传授的内容,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习题,通过组织学生练习的形式结束本课。这样,既能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应用和强化,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2.3对比比较式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识记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对比比较式的结尾方法,一般是将教学内容中那些意义相近或相异的内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4预设悬念式
  好的结尾,可以使学生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如章回小说,当情节发展到关键时刻时戛然而止,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教学结尾时运用此法,效果颇佳。
  2.5问题探究式
  即在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适量进行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既是学生思维中的制高点,又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最高体现。
  2.6交流评价式
  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活动,同时要让学生有机会畅谈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收获,有机会表达他们的学习困惑和喜悦,提出建议和见解。因此,课堂小结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3.设计课堂结尾时应注意的问题
  “万事开头难,结尾也精彩”。好的结尾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但绝不是教师凭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效果,而应该增强对结尾的设计意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结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3.1精要性原则
  就是课堂结尾要做到内容精练,总结精彩。在时间安排上要提倡向40分钟要效益,结尾一般以3-4分钟为宜,不能拖沓。在内容上,要牢牢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设法通过我们的设计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问题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2引导性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结尾有目标,但教师不是目标的“复述者”,不能包办代替,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
  3.3激励性原则
  课堂结尾,不应是简单的知识和方法的再现,而应是把学生引向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归纳和概括或尝试和探究。教师通过给出问题,将本节课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问题作为课外研究的小的数学课题,就能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孕育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的情感态度。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数学课教学的结尾也是如此教无定法,教材内容的丰富多样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够创造出更多更新的结尾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教育与教学是教师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靠智慧和坚毅取得成功并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是不断迎接挑战,让学生的需求得以满足,通过帮助别人而成就自己,使自己在精神上不断满足,在物质上不断丰富,并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寻求实现价值与满足学生的需求之间的平衡点,是教师的义不容辞的任务。如果要实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揣摩学生的心态,满足学生的需求。心态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程,应更多地侧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探究应成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要学习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却需要教师对学生下一番思维训练的功夫。  一、巧妙设计,让思维发散  发展学生个性是中专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个性是心理与思维的特征。而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要注意教学的节奏。课堂教学节奏是指教学过程中各种可比成分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形式。这些可比成份主要有教学的速度、密度、难度、强度、激情度,等等。通过这些有规律的交替和变化,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而且可以有效组织教学和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形成具有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
课堂新兴教学模式不在于我们所运用的是全新的教学方式,而在于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教学基本要求落到了实处。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下边我就谈谈自己在实践探索中的感想与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而在情绪低落时,则思路狭窄,思维迟钝。
一、 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及思想方法的培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应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本质的揭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掌握并系统归纳深化概念,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正确解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系统地掌握概念并灵活运用概念。因此,探讨概念教学的有效
提出不进行萃取直接采用高氯酸溶解样品,利用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转炉渣中的磷,分别研究了分析过程中pH值,显色剂用量及显色时间等因素对显色的影响,确定了样品溶解炉渣的条件
本文采用全自动工业分析仪测试活性炭中的灰分含量,对气体流量的选择、水分和灰分测试方法的选择以及试样加入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确定了最佳测试条件和测试范围.该方法
几何证明题常用到构造合同变换(即全等变换)来证明几何中等量关系,合同变换主要有三种,即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和旋转变换.现分别对这三种变换作具体说明.  一、平移变换  平移变换是通过作平行线的手段把图形中的某条线段或某个角移到一个新的位置上,使图形中分散的条件与结论有机地联系起来.我们几何中常见辅助线,如倍长中线、三角形的中位线、梯形中平移腰、平移对角线等,本质上都是平移思想.平移一般可分为三种情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课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今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效果却不容乐观,这严重制约着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策略。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
数学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数学的力量和美;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体验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创设情境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