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hczw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新的教学模式代替。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探究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 实践应用
  现今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而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含义
  探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通过适当指点和引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设置问题任务,树立探究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提问与回答,不重视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懒惰心理,坐等老师给出答案,不自己动脑思考,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从而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并且树立自觉探究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的问题时,教师可为学生演示把圆柱切成底面是扇形的形体,让学生思考探究,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什么形体?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得知,拼成的形体近似于长方体,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长方体体积的算法及圆面积的算法,自行研究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枯燥的知识讲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也会逐渐消失。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对知识进行研究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入思考和分析,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及时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涨,对问题的探究会更有成效,探究的能力和意识也会得到增强。
  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参加舞会,我们选出了7名领舞的同学,老师想让他们穿着不同的衣服,可以做到吗?”引导学生思考上衣和裤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录,让学生进行探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不同的穿法。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探究中,积极思维,准确地对服装进行搭配,做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让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更细心、认真。
  3.加强小组合作,促进探究学习。
  在探究问题时,一个人的想法是有限的,而且有时难免会出现纰漏,考虑不周全,所以把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在自己独立思维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的方式与同学合作进行问题的探究,整合大家的想法,把有益的部分应用到自己的探究中。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培养合作的意识和精神,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
  例如在教学有关角的问题时,我为学生演示平角和周角,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什么是平角和周角,生活中有哪些是平角和周角。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并进行全班交流,了解更多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优势,与大家一起探究问题的答案,使小组合作更和谐,使学生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强,促进学生的学习。
  4.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探究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设置符合实际的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知识,提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如教学《大数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通过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大数,让学生探究这些数的读法及意义,并且指导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当地的人口数据、城市面积等,进一步感受这些较大数据的意义,巩固这些数字的读法和写法,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营造探究氛围。
  学生要进行有效的探究,就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一定的空间。而且在这种探究氛围中,学生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会因教师的严厉而束缚自己的思想。和谐、轻松的探究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一门的重要学科,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探究式教学模式优化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使之更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探究教学模式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佳富.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几点实践[J].时代教育,2010(2).
  [2]李中海.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2(6).
  [3]林贤良.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2010(8).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现教学过程多样化,学习方式合作化。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 学习方式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上,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心中应该有一把尺,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挑战
目的 探究和分析肾结石患者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在2019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总计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
我赞成改版,但这不是此刻我写这些文字的初衷。我想表达的是:要慎对改版!它是一把双刃剑,也许跳出困境,也许跌进泥淖。不客气地说,时下电视界的改版已经陷入误区。误区之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要立即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如何问?颇有一些学问。那么怎样讲求提问的方法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问什么,大致有四问四忌:(1)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2)关键处发
点线面体是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基本内容,苏教版教材也是按这样的顺序呈现图形知识的,正因如此,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呈螺旋上升势。那么,在每一节的图形与几何课堂中,能否都如此教学呢?我认为,一节成功的图形与几何课不仅要让学生横向发展,纵向拓展,还要让学生受益长远。因此,我建议3D教学——就是将2D的知识改编成3D知识,使知识“立体化”。3D有三个维度,即知识的理解、技能(经验)的培养、(知识)框架的建构。下面
目的 了解围手术期循征护理方案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4例肝癌手术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常规护理方案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循征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巧用问题探索对于推动创新教育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问题探索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创新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问题探索 创新教育  现代的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是学生自主化的、教师引导化的教学。利用多媒体等创新途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思维,培养兴趣,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机械解题中。为此,笔者就如何巧妙利用问题探究模式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为了保证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全党必须增强纪律观念,严守党的纪律。自从去年以来,中央纪委陆续制定并颂布了
目的本研究通过采取随机对照法,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疗效、胃镜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
“各级党校是培养、训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既懂理论,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学校。”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党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校的课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