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上第二课吗?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shi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高年级学生陆续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生剧烈变化,如果缺乏正确、有效、科学的性教育,不仅会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学习成长带来不良影响,而且可能酝酿出更严重的后果。那么,我们如何处理小学阶段青春期教育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情感缓冲为基 【教学片段一】
  师:课的一开始,老师想和大家做个小游戏。你认为你符合对应特征的请站起来。(依次板书“男、女”二字、生无一站错。)
  师:(板书:“男孩、女孩”)(生判断也没有问题。)
  师:(再板书:“男人、女人”、生出现分歧了。女生没有异议,都没有站起来。而有些男生却站了起来。)
  师:他们是男生还是男人呢,先请女生来谈谈。
  生:他们没有胡子,当然不是男人。
  生:他们还不是大人,怎么是男人呢?(课堂上出现了不同观点,孩子們打开了话匣子,争论起来。)
  ……
  师:我觉得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那么,现在的我们到底处在什么样的一个阶段呢?
  生:青春期。
  师:说得对,我们六年级的同学马上要告别童年,向成年人进行过渡,这一段过渡期我们叫它青春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青春期的话题吧!
  【策略解读】
  有关性教育的内容比较敏感,这与中国千年以来含蓄的文化传统不无关系。在如此特定的文化环境下,要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缓冲区,由不太敏感的相关话题渐进引入,而非生硬的讨论与讲授。以此为后续的敏感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课堂需要营造一种科学的氛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相关话题,引导孩子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其次,要善于营造一种师生和谐、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学生的共同学习者,甚至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穿针引线,创设一个和谐、平等、宽松的互动式教学环境,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使学生产生内发的学习需求,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为核 【教学片段二】
  师:刚才我发现,我们有些同学还是挺不好意思的,是这样吧?(生赞同地直点头)
  师:有关青春期的知识,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学习呢?
  生:当然有必要,这是关于我们自己生长发育的重要知识。
  生:我也觉得很有必要学习。要不课本上怎么会有呢。
  师:既然这样,你们觉得今天我们怎么学习比较好呢?不如大家先讨论下。
  ……
  师:说得有道理。今天的内容是有些特殊,老师允许大家自己重新分组,男生坐一起,女生坐一起,好吗?选择你的好朋友,快速调整一下座位吧。
  【策略解读】
  青春期知识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需求,同时,前期的情感缓冲为进一步学习铺平了道路。加之需要让学生交流自己身体变化这样的私隐话题,平等、尊重、守密原则必不可少,因此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事实证明效果良好。
  此处学生“舒服”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实质就是一种同伴教育。它是学校青春期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让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的伙伴在一起分享、交流自己的身体的变化,具有适宜性、可接受性的优点。
  三、情感升华为魂 【教学片段三】情感升华
  师: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就要逐渐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人”了,你觉得当孩子好,还是成人好呢?为什么?
  生:我觉得成人好,可以自己做自己的主,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干的事。而小孩成天要被大人管着。
  师:那成人是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
  师:看来,当孩子和做成人好坏各半。可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做错事,一般都会很容易被原谅。但是成人的话,犯了错,就不可能像孩子一样,是必须要承担起责任的。所以当我们慢慢长大成人时,就要更加懂得担负责任的重要性。
  【策略解读】
  青春期教育不仅仅是关于青春期的教育,更是一种爱的教育、责任的教育。笔者理解的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的青春期教育内容,不仅是生理、心理变化的知识内容教育,更应该是一种正确对待青春期、对待健康生活、对待人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社会是一个由两性组成的社会,从交友到恋爱,再从恋爱到婚姻,做一个真正健康的有魅力的男人或女人,爱和责任这一课必不可少。表面上看是青春期教育,实质是异性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教育。进一步升华,还应该包括责任意识的教育、关爱父母的教育、做合格社会公民的教育。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国家、社会、家庭都对教育提出了更加细致、更严格的要求。在教育的各个发展阶段,小学教育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人的未来发
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的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只是简单的强化练习,其宗旨不是要把每个学生变成艺术家,而是要将美术化作一种语言,将学生的情感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要么忽视了“写”这一技能的培养,要么就是对写作训练的方式、方法不得要领。其实语篇是由语段构成的,文章的整体内容是由各个语段的思想内容支撑的。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段写作能力是关键。笔者结合教材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学生的语段写作能力进行了探索。  一、语段写作的现状、问题与成因分析  笔者发现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学生不能准确、灵活地将口头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从学生的作业情
小学生作文喜欢一锤定音,草稿写完即作文完成,不愿认真修改,因而作文水平提高不快。对此,我在指导作文时,从不忽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我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明白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并作具体指导,坚持长期训练,提高他们鉴赏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一、晓之以理,激发兴趣  1、借故事说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轶闻趣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如果你没有问题,你自己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好,又怎么能有创造、有创新呢?所以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创设出好的数学教学情境。    一、合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情境设置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构造数学思维活动的情节时,以探索启发为主,不一定是
美育是以鲜明的真理生动的形象强烈的情感,来感染人和教育人的。美育还可以促使人脑左右两半球的均衡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既具有人文性,又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功能和特点。正因为语文课程具有这样的特性,美育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实现语文教学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需要的人才也逐渐向综合型、合作性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合作、综合型的人才。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性阶段,在整个教
我从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小先生”制教育中找到了灵感,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能不能将这种“小先生”与现在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将“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与“小孩子”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就在学生的身边有了一个最好的先生了吗?  因此,本人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尝试,推行“小先生教学法”,以点带面,在课堂上充分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