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设疑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hongyu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面对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生物学概念和理论,如何使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设疑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设疑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智力水平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现象、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等活动,最后归纳总结,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智慧的灵感,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笔者就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设疑,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设疑要有趣味性
  
  学生如果对教师所设的问题感兴趣,自然会激发出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伴性遗传”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组问题:人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有的发育成男孩,而有的发育成女孩?且男女数目相当?同样是人类遗传病,为什么有的与性别有关,男女发病率不同,而有的无关呢?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后,教师再告诉学生,要回答和解决这几个问题,我们就得学习“伴性遗传”。这样做,就比开门见山地说出教学目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设疑要贴近生活
  
  设疑只有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这方面感性认识,才能根据生活经验一步步推敲,才能进行积极思考,加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微生物的生活习性时可以这样设问:食物变质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寄生虫在动物和人体的肠道内生活,营养物质从何而来?由此得出腐生和寄生的概念;在学习“植物的水分代谢”时可以提问:树苗刚移栽后,为什么要剪掉部分叶片?等等。
  
  三、设疑要有针对性
  
  设疑是为了让学生把重点、难点知识理解得更好,所以,设疑就要时时紧扣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透彻地把握重难点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按照逻辑顺序组织问题串按顺序提出,使得一个个难点层层被攻克,学生头脑中的疑虑一个个被解决,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如果这样设问:真核细胞中有许多种细胞器,为什么光合作用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而其他的细胞器却不能呢?这样效果就更好一些。
  
  四、设疑要少而精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处处设疑,学生总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所以,对于简单的问题就不要设疑;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先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它肢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一提出,层层递进,并且在提问的时候,对思考问题的方向加以限制,让学生的思维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比如在“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的学习中,介绍完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后如果直接就问:我们从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这样学生很难回答准确。但是如果教师把整个问题分解设问,学生就很容易发现正确答案。
  
  五、设疑要有灵活性
  
  课堂设问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地思考问题。所以,教师所提的问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当学生得到错误答案的时候,教师要能很快抓住其错误所在,机智地进行反问,适当地启发,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按正确思路思考。
  
  六、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提问时,要照顾到全班同学,既包括成绩好的,也包括后进生。教师在设问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适当按层次进行分配:比较简单的问题,找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回答;有难度的问题,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这样提问,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设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比如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善于和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等。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就能发现更好更科学的设疑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根据我国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网站长期以来积累的海水腐蚀数据,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碳钢及低合金钢的海水腐蚀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合金成分、环境因素为输入参数,以平均腐
当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推动了继续教育特别是远程继续教育的飞速发展。远程继续教育正处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率先拓展其开发、利用、创造,成为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枢纽;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必然成为远程继续教育的基石。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远程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便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目前,全球正在发展以通讯技术、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为标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也称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作为人应具备的基本自我认识能力,是初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自信心不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因人对自己的弱点、不足过分认识而产生的自觉“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心理感受。自信心不足,是心灵的自杀。因而,自信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把练习课上成作业课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些教师对练习课的教学缺乏计划性,习题设计形式单一,缺少生活化,趣味化。一味地机械重复训练的举措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给学生造成了学习负担,虽然习题做了不少,但收效果却甚微。那么如何上好练习课?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初浅想法。  一、加强对练习课重要性的认识  从教材的编排上不难看出,练习课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比重很大,学生从事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给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到国家行政治理,小到单位管理甚至个人生活,都被现代科技深深影响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档案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探讨了大数据环境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管理;数字化  一、大数据环境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