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因素对外语早期学习的影响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年龄因素对外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的关键期假说在母语学习中的重要影响也已被大多数人所肯定。文章借助关键期假说探究年龄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进而反思我国普遍存在的外语早教现象的合理性。
  【关键词】关键期;年龄因素;外语早期学习
  一、关键期假说综述
  关键期是指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着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语言习得最为容易,而超过这段时间,学习效率逐渐下降,语言习得的能力受到限制(杨莉芳,2017)。1957年,神经生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s(王勃然,2011)从大脑的可塑性角度提出10岁以前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即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The Optimum Age)。在此研究基礎上,Lenneberg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即人从出生到青春期之前的这段时间,由于受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DA)的影响,大脑尚未发生侧化(Lateralization),可塑性强,能快速理解和产出语言;而青春期之后大脑侧化并发育成熟,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逐渐失去作用,学习困难逐渐增加(彭坚,2007)。
  关键期假说在一语习得领域被大多数人认可,但是在二语习得中依然存在争议,至今无定论。在二语习得上,有人支持关键期的存在,比如著名的“基辛格效应”。12岁移民至美国的基辛格英语口语中总带有浓重的德语口音,而比他小几岁的弟弟却能很快学习英语并且不带德语口音。此外,Asher
其他文献
前不久,笔者随“扬州大学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一行参观考察了台北市健康国小,听了台湾陈纯纯老师上的一节二年级国语课,感触颇多。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台湾国语课的话,那我想,用“难看”来形容,恐怕是最恰切的了。  “难看”之一:安静  在大陆观课,尤其每逢大型的公开课,那真是一场精神、文化的盛宴。上课的老师和学生被安排在高高的舞台上,老师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使出浑身解数引导学生大声地说,充满激情地读,这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十多年来,邯郸市邯山区渚河路小学(以下简称渚小)一直在努力探索教师有效评价体系。渚小在校本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教师有效的评价考核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
孙云晓先生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似乎我们的社会要么崇尚“虎爸”“狼妈”,要么只提“赏识”却不提“惩罚”。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若不对学生进行任何惩罚,就等于放任学生的不良行为发展,这不符合为人师者的道德标准;若进行惩罚,又怕被扣上“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帽子,为此背负责任,因此教师只能纠结着偷偷地罚。  一、 在雷池的边缘行走  “你这是变相体罚,知道吗?你在众人面前
“基本活动经验”是课标修订稿新增的两个“基本”之一,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那么,如何有效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笔者以为,不论是经验的生成,还是积累的进化,都需要以“过程性”为保障。这里所说的“过程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周期性,数学活动经验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为周期,并非一两节课或一两次活动就可以积聚;二是阶段性,数学活动经验也应像知识体系学习般螺旋上升,需要建构活动经验。笔者结合“等积变形”问题的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小说、童话、寓言和科学文艺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许多名篇佳作。儿童文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更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如果不充分理解它的文化内涵,不潜心发掘它的文化意蕴,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体现。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少年儿童时期的人文素质培育,主要得益于民
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  【摘要】对于“诗意作文”,漯河市高级中学是这样理解的:“诗意”不仅是作者的个性展现,能引读者入“有我之境”,还应妙语生辉,引读者察“境界全出”。一篇好的作文,不仅引人思考,而且以情动人。“诗意作文”既是对生活的再现、对岁月的留痕、对人性的聚焦、对心灵的解剖,又是对文字的舞动、对视觉的美化、对韵味的张扬。  【关键词】诗意;聚材;技巧;完善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
【摘要】新时期的教育不再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好坏的唯一标准,而是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说理”课堂是一种新型课堂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不断“说”的过程中思考,逐渐培养清晰的思维能力,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文章就如何构建高效的“说理”课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说理”课堂  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
低年级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出发,在教材选择上,编者有意选取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文章,尤其是通过借助不同的文体来表现作者不同的思想内容,在文本中突出人文价值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些文本为了进行情感渗透,在写作方法的选取上采用对比的形式,如《酸的和甜的》一文通过小兔子、小松鼠与小猴子在“是否吃掉树上的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的不同态度对比,突出猴子的聪明与才智,表达“做什么事都要
【摘要】微课生动形象,短小精炼,能够有效展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给课堂带来了生機和活力,使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富有感染力,提高了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文章阐述了微课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微课在中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中学数学;意义;应用;注意点  一、引言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传统的教育理念迎来了改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
【摘要】近年来,以“先试后导”为特征的尝试教学法在教育界掀起热潮,但落实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效果如何却没有定论。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为实验素材,以厦门五缘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探析尝试教学法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的具体效果,以期为后续略读课文教学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以“先试后导、先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