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乡村留守孩子的叛逆心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nhu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一直都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但到目前为止,于此相关的专业性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当前不少专业人士给出的建议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或者只局限在某个特殊团体内,没有对留守儿童的总体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缺少足够多的专业建议和支持的情况下,我将会从我校留守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下面本文将对如何改变乡村留守孩子叛逆心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心理学;乡村;叛逆心
  引言
  乡村留守儿童是指,出生和生活在农村的,且他们父母中的一方或雙方长期在外务工而留守在家里的儿童。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与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密不可分,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使留守儿童的叛逆心理问题变得愈发严重,如何改变现状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关于叛逆心理
  (一)心理学上的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心理特点。心理学观点认为,叛逆心的形成与外界因素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特别是缺乏稳定性的外部环境。从本质上讲,叛逆心理应该是儿童生长过程中一种很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但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里来说,当我们在强调他们的叛逆心理时,往往会与普通孩子的叛逆心理划分开来讨论,这主要是因为,叛逆心理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作为教育者,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去实施的,缺少了家庭教育的支撑,单靠老师和学校,是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
  (二)叛逆心的外在表现
  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乡村留守儿童叛逆心问题愈发严重,加之外部环境的不断干扰和学生的不配合,老师们若想彻底研究明白学生叛逆心问题难如登天。但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叛逆心理强的学生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 性格内向且看似柔弱
  一般叛逆心强的孩子都是外表看起来孤僻自闭的,并且还有很强的自卑心理。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无法获得足够的亲情与关爱,这些小学生遇事容易焦虑,且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久而久之,压抑在心底的诸多不满情绪便会成为他们实施叛逆行为的根源。
  2. 意志力不强
  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叛逆心强的学生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意志力薄弱,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教育引导和指导,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约束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外界社会链接甚至会出现中断,因此他们更容易做出一些反社会规则的行为。
  3. 学业出现严重危机
  学习成绩差是家庭教育缺失的主要表现,老师对学生的责任更多是在课堂教学中,即便有那份责任心对他们进行课外辅导,这么多学生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若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避免出现学业危机,就必须有家庭教育的足够支持。但遗憾的是,留守儿童根本没有机会去享受家庭教育。
  (三)乡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以多达约7200万人,并且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随社会发挥而不断上升。通过调查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叛逆心理问题发现,他们中的67%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都会选择闷不吭声这样方式来应对,其中有75%是因为内心自卑而不敢与人争执;敢于理论和讲道理的只占9%。在调查中,当被问道如果有心事会对谁倾诉时,超过85%的学生都会选择自我消化,有11%的学生会尝试与有过相同遭遇的同学倾诉,只有4%的学生会主动选择与亲人倾诉。
  二、留守儿童叛逆心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 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不容忽视
  关于经济发展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城乡差距悬殊,二是同乡家庭条件差距悬殊。两者相比而言,后者对留守儿童叛逆心理形成的影响较大,因为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他们看问题的视野较窄。而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学生家里人在对待孩子教育的态度上也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当温饱出现问题时,人们根本无暇顾及心理层面的问题。对于这一点,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已经给出了很好的解释,即人只有在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去寻找安全感和关爱。
  2. 社会舆论的“不良诱导”
  虽然留守儿童一直被大家视为特殊群体,且对待这一群体成员的态度也是十分积极,但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在通过社会渠道传播和获取信息时,几乎不会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刻意剥离开来,这也就造成了信息本身虽具有代表性和普世性,但却并不适用于教育留守儿童这一现象的出现。尽管社会舆论并未有意进行不良诱导,但这种缺乏考虑后的“误伤”行为的确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导致叛逆心不断增强,使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二)学校因素
  1. 学校心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关于心理教育,别说在乡村,即便是在城市的小学教育里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便能看出。比如没有设立心理咨询室,缺乏专业性的心理辅导服务,缺少科学的心理测评机制等。当前学校只是单方面从说教的角度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观念,告诉学生什么是健康状态下的心理表现,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而至于如何去面对和调节不良心理状态下的自我,学校并未给出具有说服力的办法,这种教育模式和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叛逆心理问题。
  2.老师心理教育素养不高
  在学校因素中,老师自然是无法幸免的受打击对象,因为学校的一切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最后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传达和实施的。乡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执教能力有限,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收到过专业性的心理教育和培训,所以在面对一系列叛逆心理问题时,他们往往束手无策。而另一方面,教师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也在发挥作用,积极的一面在于,他们会凭借自身“经验”来对学生展开辅导;消极的一面在于,将各种未经实践过的理论方法随意用在学生身上,不仅对改善学生叛逆心起不到任何帮助,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三)家庭因素
  关于家庭因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没有给孩子更多关爱和培养是主要原因,但如果他们有足够强的教育意识和责任心,空间和时间上存在的距离并不能成为孩子叛逆心强的理由和借口。这也是当前乡村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当面的严词说教才能教育好孩子,这种教育认知上的不足正在影响和摧毁他们的孩子。
  三、改善留守儿童叛逆心理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制度很重要
  1. 建立学生档案
  学生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生入学前的心理诊断结果;
  (2)学生家庭成员情况,包括是否有心理疾病史和精神疾病史;
  (3)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4)学生性格测评;
  (5)学生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加紧心理教育设施的建设,比如成立心理问题研究小组,开设心理咨询室,引入专业性心理测评机制,如EQP、MHT等。学生档案需要一直跟踪到学生毕业,每个月都要对学生进行重新测评,心理问题研究人员需要参照学生叛逆心强度生长曲线为每一名学生量身定做辅导方法。
  2.强化心理教育
  强化心理教育主要由学校心理问题专家负责,每星期举行以全校型的心理讲座,列举一些发身在校园内的事件,请同学们自己分析问题。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叛逆心强的学生,老师们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对一辅导和疏通,通过专业性的心理疗法和训练,逐渐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叛逆心理。另外,心理教育还应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虽然我们主要是想解决学生叛逆心问题,但教会他们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方法和懂得区分正常与非正常心理状态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很关键
  社会因素对学生叛逆心形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针对这方面,我们在大力提倡用平等的眼光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要适当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与正常学生分离开,同时增强人们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和叛逆心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多种社会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最好专门设计一个“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板块,以吸引更多有能力帮助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人士加入进心理教育“扶贫”的阵营中来,这也有助于解决乡村学校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政府在这方面也要给出一些好政策,以鼓励大家在关注乡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同时,做出更多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行为。
  (三)多维度的家庭教育思考是根本
  乡村家庭教育存在的“时空受限”问题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老师与家长可以通过电话进行沟通,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到孩子在校表现和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得到家长的认同和许可后,老师可以向家长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并让学生的父母从亲戚中挑选一名家庭教育替代者,配合老师监督学生在家表现,以及会出现哪些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行为,这样便给学校心理教育提供了方向。
  结束语
  叛逆心不是乡村留守儿童的专属特点,但却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的“叛逆”行为和心理变得愈发严重。心理教育是件很严肃且重要的事情,针对不同个体,老师应该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果把社会因素看成是印象心理教育的外在因素,那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自然就成为主观因素。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是解决学生叛逆心问题的主要方向,所以我们在建立完整心理教育体系的同时,也要明确各部分间的从属地位,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于东洋. 叛逆期青少年亲子关系调适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7.
  [2]张娜. 中学生叛逆心理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
  [3].慢养孩子 静待花开[J].健康管理,2013(11):104-105.
  [4]王婷婷. 初中語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3.
  [5]夏九芳. 高中生叛逆心理的成因和疏导[D].苏州大学,2012.
  [6]余国良.中职生入学“叛逆”需因势利导[J].教育与职业,2012(01):17.
  [7]刘德林.教师宽容的意蕴与意义[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30(05):115-118.
  [8]卞其春. 从大众文化视角看当代中学生叛逆行为的形成以及解决途径[D].苏州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来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给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思维能力,给其将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期刊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虽然发生了一定的改革与创新,但整体依然呈现模式化,非常不利于學生今后的长远发展。为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在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此来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引言  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远远不止是
期刊
摘要:体育学习兴趣比较重要,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会以积极且主动性的姿态进行知识的学习。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就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依据学生具体性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策略的有效设计,并将其合理性地应用于教育中,以促使学生好好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体育水平获得有效的发展和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初中体育中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研究,希望能够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被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明确指出:“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关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应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学习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各学科老师纷纷开始了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探索,以求能够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是考察学生综合素养的的一个重要方式。小学习作教学比较伤脑筋的教学板块。“人人心中有,作者笔下无”也是大部分学生的苦恼。为解决这类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007  引言  就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化知识还不够丰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006  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让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数学这样学习难度较高的科目,我们要有技巧地去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那就是:细观察,活运用,寻规律,成技巧。  老师常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由此可见在数学学习中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实际上数学的运算都有一定的技巧和规律,就像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008   老师说:“下一节体育课,我们玩活动哦!”我们大叫,欢呼着,我们在指定的地点排好了对,一共42人,排了4列,两列一对,分为红、蓝两方,我们是红方。  体育老师宣布顶书接力赛开始,双方立刻把书放头上走,我方小明咬着牙小心翼翼地走,生怕书掉了,蓝方更是夸张,来了人大鹏展翅,不好小明因为笑他而书掉了,蓝方对领先了。过后,我方又叫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009   In Chinese culture ,dogs mean negative meaning. Such as“a running dog”, “a mad dog”, “a dog catch a mouse” and so on. But I think dogs are our human’s friends.  I
期刊
摘要:如今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小学教学管理也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的实现。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转变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理念,要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为了能够提升小学教育的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要采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教育教学,做好管理工作,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011  引言  如今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010   星期五下午,马老师手拿一个玩具钓鱼盘,面带神秘的微笑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了“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并对大家说:“今天我们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钓鱼比赛’”!同学们听到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高兴得都跳起来。  老师先宣布了比赛规则,接着比赛就正式开始了。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欢笑声、喝彩声、掌声融合在一起。同学们有的站起来,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