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计算机与各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322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中小学计算机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效性融合进行简要分析,并重点从教师自身计算机知识能力的提升,加强分层教育和结合实际教育状况进行重点分析,建立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三个方面作为主要的策略分析,以此来更好的促进我国中小学计算机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计算机;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037-01
  “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术语之一,其主要的内涵就是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进行完善,以此来加强学科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在我国当前计算机与各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已经经历较长的时间,实验规模不断扩大,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随着当前基础性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发展,计算机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教育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探究。

1.明确中小学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定位
  在对我国实际中小学计算机技术与各学科融合的现状进行探究过程中,各城市之间的计算机技术设备和实际应用水平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性。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其自身条件较好,因此其中小学相应配备的计算机相关设备也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但是从全国范围进行探究来看,此类中小学校的数量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就是集中于沿海经济发達区域。全国大体的计算机设备的配备和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状况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另外,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素养有待提高。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学科教师及学生能够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熟练地解决学科中教和学的问题。目前,除了极少数学校能够做到这一点外,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困难。教育局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提高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整合应是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即在学校计算机技术课,通过计算机技术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素养,同时大力提倡在学科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这两者互为促进,互为补充。

2.加强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与计算机技巧的掌握
  教师是有效开展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因素。教师对整合的目的和实质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进行整合的前提。为此,对什么是整合进行准确的界定或描述是必要的。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广大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真正理解整合的目的、实质、方法和如何评价等问题。
  计算机与各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其本质概念就是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工具或是媒介来服务于学科教育内容,以此来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理念的改善。计算机与学科融合并不是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在新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技能创新和总结,并为当前的各种新教学方式提供一定的计算机资源和网络发展背景。在此过程中就能够发挥出计算机学科教学自身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例如,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来及时性的创设问题情境,并以此来为学生提供以一定的解决方式和应用工具。在进行协调式学习的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就能够对整体过程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总之,计算机在学科教学中能够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产生其他手段难以获得的教学效果。

3.建设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
  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为了适应信息发展背景下所作出的必要改变。其在开始初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知识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同等教育的地位,作为一种技术性的知识手段,其甚至成为了当前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为此,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教育与持续发展的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相应的建设手段如下:
  第一,政府要积极对学校进行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强计算机教育过程中的软件和硬件条件的满足。
  第二,集中社会各界力量进行软硬件的开发,并为计算机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库和创设良好的教学方式。
  第三,为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一定的基础支持和相应的标准,使得其能够在当前教育水平上更加灵活的使用各种计算机技术手段。
  第四,不断进行教学培训,加强其自身计算机知识能力的储备,加强应用水平的提升,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体现,以此来更好的实现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效性融合教学。

4.结束语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计算机与各学科之间进行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是从传统意义的角度上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并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学习评价方式与内容的综合促进。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自我学习效率的提升与学习效果的体现,培养学生良好计算机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来梅.新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学科教学结合策略分析[J].新课程(下),2015(05)
  [2]高丽娜,韩丽艳.新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学科教学结合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4(06):45-46
  [3]李爱华,张洪岩.济南市中小学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之我见[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4(02)

其他文献
【正】珠算源于中国,流传于东南亚乃至世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珠算包含中国数学中算法的丰富内容,是东方文化的光辉典范。而今,珠算演变为珠心算,使珠算的功能富有更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在中国板材甲醛释放量常见的测试方法及各方法间测试结果的联系,探讨板材甲醛释放量测试的影响因数及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
问:四五月份淡水养殖池塘主要发生了哪些病害?答:2018年由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江河湖泊及水库的大量网箱及围网的拆除,较多的成鱼及鱼种进入市场,加之畜禽产品价格一路走低,形成淡
<正>小龙虾是目前我国养殖规模较大的淡水虾类品种之一。虾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水环境,在稻田里既种稻又养虾,实现虾稻双丰收,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
摘 要:单亲家庭因为家庭结构不完整,所以会导致单亲家庭中孩子的心理问题,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教育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未来如何面对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如何对其进行教育和疏导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目前的单亲家庭现状入手,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方向等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快乐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方向;心理疏导  【中图分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充满着竞争、机遇、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在国家对多方面政策进行改革的同时,教育制度也处于不断革新的进步中。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的实验教学管理进行论述,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提出新高考背景下的要求,并探讨新高考背景下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以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实验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033-01
摘 要:兴趣是想去认识、思考、研究事物最开始的动力。一旦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就会想着去认识音乐,学习音乐。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才开始慢慢培养,因此小学生音乐兴趣对其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要想轻松快乐的学习,培养学习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小学生音乐素质。  关键词:小学阶段;音乐;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
探讨增龄对骨骨折愈合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老年大鼠股骨骨折模型,于第1、2、4、8、12周取骨痂,进行组织学观察,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TGF-β1表达测定。结论增龄可引
摘 要:亲子阅读能够促使幼儿更加喜欢书本,充分激发幼儿自身的求知欲,充分提升幼儿自身的阅读能力,充分激发幼儿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发展。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词句,为日后的写作做好铺垫。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树立自信心,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开展家园合作,如何更好
摘要: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小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描绘出自己潜意识中的内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本文对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具体的实践运用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绘画心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用  一、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意义  (一)绘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时候,可以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