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色内容,其能有效改善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刻板印象,从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開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价值,并将两者融合,形成语文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文化元素的渗透、问题的引入等方式,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形式,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0053-02
  引 言
  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势。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活动,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合理设计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综合知识的有效拓展,与社会、自然、生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1]
  一、强化文化理解,培养人文素养
  随着近些年我国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开始有意识地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创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条件,以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了解,从而获得文化熏陶,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2]。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以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产生传统文化认同感、文化传承自觉性,为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夯实基础。
  以“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系列活动的设计,助力学生发现传统节日中的中国传统特色文化,强化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逐步提高其人文素养。在活动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关于传统节日风俗和具有本土特点的节日习惯,并将其制成资料卡片。在活动过程中,首先,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入传统节日的话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探讨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内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节日,并让选择同一节日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探究选定的中华传统节日,通过对资料卡片的交流,加深对这一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习惯等节目文化内容的了解。最后,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在全班进行分享,从而在共享资源中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节日文化内容。例如,有的学生使用图片、视频等展示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的场景,使其他学生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下加深对春节的认识。
  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使学生在开阔视野、增强感知的同时,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步发展人文素养。
  二、开展鉴赏教学,叩响鉴赏大门
  语言具有一定的美感,但简单的读写无法让学生感悟其中的特殊之美,因此,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分析语言承载的美,使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丰富自身审美体验中增强对美的感悟[3]。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作为中华文化沉淀的精髓,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无论哪个年代的诗歌,都具备一定的学习价值,其简练的文字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篇幅简洁却意义深远。所以,为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借由诗歌带领学生叩响鉴赏的大门。
  例如,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对诗歌的鉴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在实际开展活动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收集一些诗歌作为活动素材。在活动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并让学生对收集到的诗歌进行分类。随后,学生对分好类的诗歌进行鉴赏,找出不同类别诗歌的特点。接着,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进行分析,探究这一诗歌的辞藻、情感和意境等,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在学生分析完诗歌后,教师再为学生设计汇报表演的小环节,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愫,发展欣赏美的能力。
  诗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能够为学生搭建发展审美鉴赏素养的平台,使学生在感受诗歌魅力中不断提高审美素养。
  三、做好语言建构,提升语言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汉语,并让学生将掌握的语言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素养的具体要求,教师应将此作为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及运用能力的思想依据[4]。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方式较为枯燥、单调,建构语言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质量不佳。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将语言学习寓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改良学生学习语言的方式,以此促使学生对语言学习充满兴趣,激活学生对语言的探索欲望,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知,逐步提升其语言能力[5]
  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多国文字,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直观地认识到我国汉字与其他国家文字的差异。然后,学生组成小组,依次完成如下活动任务:第一,查找字谜;第二,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等;第三,了解汉字的起源等,从而认识到汉字的趣味色彩,初步体会到汉字的魅力。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互相说出谜语和谜底,促使学生在猜字谜中深入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字谜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促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结构、意义的巧妙之处;谐音笑话及歇后语的分享能够为学生展现汉字“博大精深”的特点;了解汉字起源的环节能让学生在熟悉汉字演变过程中体会到前人的智慧,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远意义。   教师借助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趣味性学习氛围,能够改良学生以往学习汉字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语言知识的建构,为之后进行语言应用做好铺垫。
  四、利用问题引导,促进思维发展
  问题既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工具,又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利用问题为学生创设未知情境,以便学生基于好奇心,主动进行知识探究[6]。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语文教师应主动发挥问题的价值,围绕综合性学习内容,向学生提出多样化的问题,促使学生沿着问题的思路进行深入思索,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进行思维锻炼,真正提高其思维能力。
  例如,在“难忘小学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将问题贯穿于活动的始终,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六年的小学生活,学生已经由懵懂的孩童变成了成熟的少年,这六年间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欣喜和遗憾的事情。基于此,教师可以先提问:“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哪件事让你最难忘?为什么难忘呢?”将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带到过去,使学生主动思考之前发生过的事情。在学生回忆完毕后,教师再提问:“如果让你对朋友留下临别赠言,你想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思考后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最后,教师提问:“想想你还能为学校做些什么吗?”使学生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出发,思考自己可以为学校做些什么,從而将自己对学校的不舍之情付诸实践。
  由上述案例可见,教师将问题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教师所提问题的指向性较为明显,目的性较为突出,是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设置问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以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锻炼,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7]
  结 语
  总而言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作出适当而有效的调整[8],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牛倩云.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出彩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20-21.
  [2]李倩.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思考[J].家长,2020(26):134,136.
  [3]吴梅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1):78.
  [4]仲晶晶.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2):98.
  [5]张炜倩.开展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求知导刊,2020(51):4-5.
  [6]朱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与创新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85.
  [7]韩飘飘.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导学,2020(18):66.
  [8]韦来清.整合资源  提升综合实践教学有效性[J].名师在线,2019(01):62-63.
  作者简介:黄丹(1977.2—),女,江苏启东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十分重要。本文具体论述了丰富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数感;引导数学比较,丰富学生数感;借助数形结合,发展学生数感;引导反思质疑,提升学生数感;加强估算教学,提升学生数感等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碳中和愿景是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雄心目标,也是推动中国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碳中和的实现需要深刻的技术体系和社会经济系统变革,主要涉及零碳电力系统、低碳甚至零碳终端用能技术和负排放技术。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也依赖于各个部门的路径选择,特别是碳排放量大且脱碳难度高的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四大部门。同时,碳中和目标将对中国的经济产业体系、资源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体系、整体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未来面向碳中和的政策体系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明确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关系,识别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应认识到,凡是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成长有积极作用的教学资源,都应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相关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教学测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0
科学区域活动要求教师围绕幼儿的发展需求和科学教育目标,创设综合性、立体化的育人环境。教师应在科学活动教学中融入新颖、有趣、多样的游戏环节,有效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热情,促进幼儿想象力、观察力与合作交往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游戏化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目标,梳理了游戏与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联系,阐述了从“做中学”的幼儿科学区域活动的实践价值和应用路径,以期丰富幼儿科学教学方法,为更好地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综合发展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理论支撑。
摘 要: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乘法笔算是数学计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关键词:乘法笔算;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低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思维形成的基础阶段,他们往往难以透彻理解所学知识点,也无法快速融入学习环境。因此,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与其他学习方法相比,游戏化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投入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的具体策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快速更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旧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在当前背景下,教师应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充分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 
摘 要:“读、思、达”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诞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读、思、达”教学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然后分析了“读、思、达”教学法中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现状,进而提出了“读、思、达”教学法下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具体方法,以及“读、思、达”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核心问题;“读、思、达”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
高层次思维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信息智能时代人们应对挑战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文章以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为基础,设计了“课堂引入:问题导入,引发认知冲突”“课堂生成:问题串深入探究”“课堂深化:问题深化、迁移知识、加深理解”“课堂总结:问题总结、激发反思”四个课堂教学环节,以期促进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发展。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能够围绕特定的项目,设计出具体的、操作性极强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及询问等一系列语言表达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传统教学模式大多为教师讲解型授课,而任务型教学法是用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借此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来讲,有很多大段大段的内容需要学生自行阅读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