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图式的建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图式对阅读作用很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从阅读图式的建构入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图式;作用;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2
  “图式”是一个认知心理学概念,最早由康德提出。康德认为,人的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康德提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人能够从感性经验中发展出抽象的概念、逻辑、范畴等。而驱动人类由感性经验到理性经验的就是“图式”。后来的完形心理学家海德格尔提出,如果条件允许,人的心理组织总会自然地趋向完善。这里所谓的“心理组织”其实就是一种“图式”。不过,以上对“图式”的阐释都失之于笼统,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心理学家巴利特在《记忆》中才对图式这个概念有了清楚的阐述:“图式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每个新信息总是通过这个预先存在的图式而被吸收的,在个体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人工智能科学家鲁哈特进一步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会将所有知识信息整合为不同的单元,这些单元就是图式。当人在阅读书面的语言材料时,往往依赖既有的图式来对文本进行理解。一般的过程是,文本信息通过眼睛这个感官输入大脑,大脑对信息进行意义加工后,会与大脑中的图式进行比对,会很快地用既有的图式来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心理解释。由此可见,人类在阅读时,大脑中存在着心理图式,也即阅读图式,该阅读图式对阅读理解的作用非常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就可以从建构阅读图式入手。
  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人在阅读时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呢?自古以来,学者们提出了三种阅读模式。一是被动解码模式,认为写作者是编码者,读者是被动的解码者,读者的任务就是解码文本信息,还原写作者的信息内容。二是主动猜测模式,认为读者在阅读中主动猜测作者表达的信息,并不断验证和修正。三是交互式模式,认为前两种模式在阅读过程中并行不悖,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运用自身的背景知识去解码文本信息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一个主客观结合的过程。这第三种模式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是符合实际的。也就是说,人在阅读时,既有被动解码,也有主动建构。主动建构过程中,图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合适的图式有助于正确把握文本信息
  人在阅读时,总会不自觉得调用既有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以图式的方式参与到人的阅读活动。合适的图式可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文本。比如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要想正确理解这首诗,学生大脑中预先必须知道“秋夕”的背景知识,即知道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没有这个背景知识图式的参与,学生理解这首诗就会很困难。
  (二)多种图式并行选择有利于对文本作出丰富的理解
  有时候,对同一个信息,可能会触及多个心理图式,这就会使读者对文本产生丰富的多角度的理解。比如对梅花这一意象,有诗人认为其孤芳自赏,也有诗人认为其坚贞向上。这就体现了不同的心理图式。如果读者同时具备两种图式,那么阅读有关梅花的文本时,理解上就会丰富很多。
  (三)图式有助于揭示文本隐含的信息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此诗隐含的意义集中在“相煎何急”上,而对此的理解要依赖于曹植七步诗的典故。如果学生没有曹植七步诗的背景知识图式,则难以明白周恩来题诗中隐含的意义。
  (四)图式有助于阅读预测
  人在阅读时,一边对已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一边又不断对后面的信息进行预测。这种预测要依赖于图式,合适的图式有利于学生准确预测,从而增进阅读速度和效果。比如,如果学生已有关于“过年”的若干图式,则在文本中看到“春节”二字时,立马会激活所有关于“过年”的图式,并预测文本后面的内容可能是关于过年的事情,由此建立预测性的理解,然后在后续的阅读中又进行验证。这样的预测,可大大缩短学生阅读所花的时间,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的理解。
  二、阅读图式的建构
  以上论述可见,图式之于阅读很重要,那么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可以从建构图式入手。如何建构图式呢?
  (一)利用形象化手段建构抽象意义图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会遇到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理想”、“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等,由于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此前没有相关图式作支撑,所以对这些抽象意义理解起来是困难的。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尽可能创设情境,变抽象的意义为具体形象而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抽象的意义,进而建构起抽象意义图式。比如播放有关英雄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影片,配合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会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有感性的把握,进而会建构起这两个词的理解图式。类似的图式建立起来后,对后续的阅读中遇到的抽象意义的理解大有好处。
  (二)通过示范分析建立文体图式
  对于不同的文体形式,阅读的具体处理方法会有所不同。小学阶段常见的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形式特点,教师需要选取典型的文本来作示范分析,点明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对各种文体充分认知,形成特定的文体图式。比如关于记叙文,其六要素是基本的内容,在语言上以叙述性的语句为主体。议论文则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语言上以评述性的表达为主。类似的关于文体的图式建立起来以后,在今后的阅读中遇到相应的文本后,学生自然会调动大脑中既成的文体图式,进而调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和背景知识去阅读文本。
  (三)引导实践,建立文本分析图式
  对于一些需要精读的文本,是有必要对文本进行深度分析的。如何分析呢?其所用到的方法就是一种分析图式。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分析实践,在实践中掌握方法要领,并且反复训练形成分析图式。这样将来学生再阅读需要分析的文本时,很自然地就知道根据文本内容和特点调用合适的分析图式。
  总之,阅读图式对阅读作用很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从阅读图式的建构入手,使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形成抽象意义图式、文体图式、分析图式等,进而对其未来的阅读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思清.从图式论来看阅读的心理过程[J].《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摸索和总结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注重备课、培养习惯、培养整体阅读的能力、充分科学地用运多媒体、引导学生体验性朗读、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中,师生的交流局限于师生的单项交流,不够深入,
调查表明,人类农业灌溉用水占到所有生产活动用水的绝大比例,但实际上,传统农田灌溉方式中,水资源的真实利用率却只有30%左右,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大力发展我国
花生是无限开花无限结实的作物,就其开始开花这一性状而言,属中日照作物。本试验所采用的西班牙型品种,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播后3—4周开始开花。试验采用不同的光强度和光周
麦后复种胡麻是近四、五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复种方式。经试验和生产示范证明:在适宜地区,尤其在人多地少,粮油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利用麦收后一段生长季节,实行麦后复种胡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在作文起步教学中借鉴名家的成功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为学生的习作学习打好头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大力发展经济等惠民政策的出台,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消费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同时国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行业也便开始迅速地增长起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会计制度.目前,中国的税收征税制度逐步完善,税收已成为企业决策的关键问题,作为税收的主要来源,公司应承认其社会责任
我们连续三年在不同土质上进行了多点试验,初步摸索出一些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方法。一、合理深施,减少损失:稻田用氮素化肥作基肥,以往多采用面施法。随着用量增多,单纯面
员工围堵办公室讨要工资的新闻都激不起人们对“科利华”的兴趣了,对于曾经高居2000年《福布斯》富豪榜的宋朝弟而言,这样的景况多少有些凄凉。五年前的那次买“壳”更像是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统计,自2016年“9·30”政策以来,全国已有45个以上城市出台了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140余次,封堵投资客炒房。 Centaline Zhang Dawei, chief anal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