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情感逻辑”为教学切入点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亭集序》是一篇比较难教的课文,缘于“一、文字之难。《兰亭集序》是文言文,而且是非叙事性文言文,表达上又有诗化倾向,造成学生阅读困难;二、文章之难。《兰亭集序》是五十多岁的王羲之谈生死、悟人生之美文,其思想与十七八岁的少年学子有着相当的距离,造成学生理解困难;三、文学之难。文学贵在引人共鸣,但是‘时间紧迫’‘人生短暂’等因其常见而成为学生的标签化认识,造成学生感受困难。”①南浔中学张艳玲的一堂课以“文本情感逻辑”为教学的切入点,课脉清晰,贴近学情,文本的教学价值把握得很准,给我颇多启发。
  一、找到文本合宜的“切入点”
  文言文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面对同样的一篇文章,教师有自身的解读逻辑,学生也有自己的感知逻辑,两者之间并不一致。从前,教师备课往往以自己的解读逻辑为起点,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多力争以‘学生的解读逻辑’为起点。在教学中,教师的解读逻辑应当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顺应学生的感知逻辑。”②
  教师的解读逻辑与学生的解读逻辑都非常重要。但还有不能忽视的地方,就是文本的内在逻辑,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老师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裸读文本,找到阅读的困惑之处;其次要找到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要读出“这一篇”的特点,不能把文章上成一个模式;第三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这一篇”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惑。正如张君平所说“在文言文教学中,篇与篇的教学基本是大同小异,而这一篇文章的独特性却往往被‘忽略’”,“因为忽略了每一文本的独特性,教师在教学中确定的教学内容才会一成不变,才会不知道‘这一个’文本最突出的价值在何处。”③
  在这三者(教师的解读逻辑、学生的解读逻辑、文本的内在逻辑)中,就《兰亭集序》而言,更值得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在情感逻辑,可以说是“这一篇”的独特之处。张老师将三者协调起来,抓住了文本的内在情感逻辑,并作了较好的设计:
  师:我们刚才共观其文,口诵其声,心通其意,领略其美,还有《兰亭诗》欣赏一下。“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王羲之(学生读)
  师:优美山水,欣然忘忧。书序的要点、内容、目的,还有融叙事、说理、抒情为一体,在文中找到表示情感的字眼?
  生1:信可乐也
  生2:快然自足
  生3:岂不痛哉
  生4:悲
  师:文章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乐—痛—悲”。
  张老师的这堂课围绕“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展开,层次井然。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当下有些语文课堂,碎片化,专注于技术层面。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张老师不纠结于个别,而是着眼文本整体。
  二、构建合宜教学内容
  依据《兰亭集序》文本的情感逻辑,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构建合宜的教学内容。张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①为何而乐?②为何而痛?③为何而悲?
  1.整堂课便围绕这三个主问题依次展开,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学生品读、讨论,师生共同解决的。例如,对“为何而乐”的解决:
  师:为何而乐?书上画一画
  生1:天气
  生2:山水美景
  生3:很多东西
  生4:群贤毕至
  师:用汤显祖的话说是“良辰美景”,有人认为是“赏心乐事”。除了这些好的,还有什么?
  生5:和畅
  师:字里行间还有哪些词流露了“乐”字?
  生6:畅、足以、极、信
  师:推荐一位同学来读,要读出情感(学生有些拘束)。同学们不拘束了,老师就不紧张了。请课代表来读,好不好?(生读第一节,学生读得很好)
  这一问题,对于学生难度不大,顺利完成了,通过学生的读也体现了“语文味”。一堂语文课,读很重要,上课之初,张老师范读全文,在诵读中,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真切的感受。然后,学生齐读全文,感受文本的美。通过多次诵读,与文本相遇、对话,这实则是一种深层次文本解读。文本的赏析,要避开架空分析,不能在文字表面滑行,而是要将文字掰开来,细细嚼一嚼。读,《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读”,特别侧重文本内容的理解。
  2.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有深度。可以说,教师文本细读所达到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所能达到的高度。当下,有的语文课,浮于表面,只是在表面滑行,不能切开文本,在字里行间多几个来回。“教师如果仅仅站在自身立场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不会发生的。教师还要时时把握住学生的立场,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照自身的教学,有效的教与学才可能发生。”④
  学生阅读《兰亭集序》,大多学生不理解王羲之在文中讲的生死意义,尤其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为何而悲?”张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突破这个难点:
  师:在我们知道了王羲之的痛之后,当死神的翅膀穿越时空,一切的欢乐恩仇都化为乌有,一切的美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马上转成了“悲”,悲什么?(讨论一下,并推荐一位同学发言)
  生1:文章提到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当时流行生死同等,人生虚无,无意义的。而作者表明生死不同,对人生珍惜,记录下来,有所感慨。
  师:讲得很到位,不讲则已,一鸣惊人。文中所说“若合一契”今人看前人“今之视昔”,我看前人有共鸣。“后之视今”,后人看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感慨。这里有一层悲,是今人、古人、后人的悲,是穿越时代的同样的悲,是千古同悲。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时间的感慨。在王羲之之前,有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后人有谁还有这样的感慨呢?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学过吗?(学生答,没有学过);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沟通了前人、古人、今人,钱钟书说“目光放远,万事皆悲”,除了这一层悲之外,还悲什么?   师:“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什么意思,谁这么看。当时流行的看法,同去兰亭的,东山再起的谢安也这么说“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为什么会这样?读下列资料:
  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家败移。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
  ——林云铭《古文析义》
  师:“外其形骸”,外化为放浪形骸 。举个例子:“竹林七贤”中的刘伶,非常喜欢喝酒,而且喜欢狂饮,有一次在家中喝醉了,在家裸奔。适逢有客人来访,看到刘伶这种样子,就说你全无礼数。刘伶笑着说,把苍茫大地看作屋舍,房子作为我的衣裳,你跑到我的衣服里做什么?王羲之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前面有“固知”二字。“固”字是“本来”的意思。“固知”什么语气? 肯定、坚决,清醒地知道。同学们读一读,读出特有的语气。(生自由地读)
  张老师对“为何而悲”的解读,将“悲”解读为两层:①今人、古人、后人的悲,穿越时代的同样的悲;②对当时人将生死等同的悲。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张老师引入了一些课外材料。在课堂上补充一些课外资料是很危险的,要冒着“非语文”的可能性。在这一环节,张老师所补充的一些课外资料,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了“解读支架”,搭建了“脚手架”,是适当的必要的,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⑤
  3.设计的作业,也围绕“文本的情感逻辑”展开。
  在我们读了王羲之这篇序文之后,他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也算是后之览者,作为后之览者的我们有什么感触呢?最后让我们俯瞰宇宙,思考生死的意义。那么现在大家也可以思考生命的意义,谢谢大家!
  课后的作业,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也颇别致,很好地融入教学中,不突兀,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与文本的情感逻辑一脉相承。
  三、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也许任何一堂课,从某个角度来说都是难以完美的,都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些许遗憾。
  1.这堂课在文本内在的情感解读中,是否可以进一步挖掘。王羲之先说“痛”,然后说“悲”,我们一般多说“悲痛”,可见“悲”要比“痛”更深一层,如何理解?可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痛”可从个人层面解读,而“悲”则可从社会层面、历史层面解读,这样也许文本解读会更加深刻,也更能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逻辑。
  2.如何自然走进文本,笔者以为,还是要多从学生出发,例如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路径:
  “课前已请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高声齐读全文,并谈谈自己阅读的最初感受,尤其是不懂的地方。
  师:嗯,同学们读得很好,把握住了文章的节奏、气势。刚才3位同学也谈了自己阅读的最初感受,就是不理解为什么谈到了生和死。看来,这个问题比较难,我们今天要重点探讨这个问题。”⑥
  这样师生之间会有更好的互动,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很快进入教学的情境。
  3.文言文教学中,一个始终存在的困惑,就是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就当下教学状况来看,家常课多重‘言’轻‘文’——文言实词、虚词、词的用法、句式特点一一道来,此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将文言等同于外文来教,目标直指‘考试’与‘分数’;公开课则多重‘文’轻‘言’,执教者抛却烦琐的各类文言现象,着重分析情感、主旨,知人论世,与讲解一篇现代文并无二致,其目标重在‘好看’与‘热闹’。”⑦我们在教学中要“文言并重”,要避免枯燥的说理和繁琐的字词解释。张老师在进入文本情感分析之前,说“看大屏幕:读注音、通假字、释词、特殊句式。字词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大家理解《兰亭集序》”。也许,张老师的教学预设,是先解决“言”的问题,然后解决“文”的问题。笔者认为:“言”与“文”,不能截然分开,二者不是水和油,言文是一体两面,在教学文本时,便可随文释言。
  4.张老师说,在《兰亭集序》影印本里,有13个重复的“之”字。笔者去查对了一下:书圣王羲之在《兰亭序》出现的20个“之”字,加上落款1个“之”字,共21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都用了不同的书法书写而成。这是一处知识硬伤,但只要略加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①⑤谢澹:《〈兰亭集序〉教学支架的建构与实现》,《语文学习》,2014年第4期。
  ②贾桂强:《古典诗歌教学的“起点”和“落点”——〈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观摩有感》,《中学语文(上旬刊)》,2015年第3期。
  ③⑦张君平:《关注文体特征 感受文言之美—以〈阿房宫赋〉为例谈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学习》,2014年第1期。
  ④陈隆升:《学生立场与有效教学——由〈背影〉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
  ⑥贾桂强:《让浓缩的课堂“具体而微”——〈兰亭集序〉微型课教学设计》,《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6期。
  [作者通联:浙江湖州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作品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逐步领悟作品的表达方法。随文练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寻找有用的素材,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并在自主创作的时候加以运用,能让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提升和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读到了不少精彩的散文作品,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包含了各种不同的写作技巧,学生自主创作散文的难度较大。在教学中
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为例,谈谈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读”与“赏”有效地结合来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  一、文本研读是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标杆  阅读是一种抒发自我内心情感的重要标杆,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提高阅读课堂的质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成绩,同时还能让其根据语境和语调中所富含的情感给予情感抒发的机会,并提高其理解能力。所以,及时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开展阅读教学,这是一件伟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  听惯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狼爱上羊呀,爱得疯狂”等当代爱情歌曲,回头读一读古人写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这样深情直白而厚重的爱情诗作,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再读一下《诗经》中的《邶风·静女》,相信你定会为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古典诗词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无数名篇佳句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融饱满的情感、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精美的语言于一体,古典诗词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无不与古典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典诗词中,辛弃疾的词赋(以下简称“辛词”)以豪放的风格、英雄的气概和优美的文字独树一帜,影响和激励了无数后人。  《语文新
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课堂为了确保预设的教学流程如愿“再现”,就不得不限制乃至扼杀学生的主体性,不得不将教师以“变态”、“变形”的形式出现,片面突出其自身的主导地位。教师为构建一种稳定的课堂文化,保证课堂的聚合力和有效性,往往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机械性控制。这种控制带有外在、强加、简单、人为的特点。对传统教育理论影响最大的赫尔巴特就曾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文章写了一个老实厚道、毫无经济基础的父亲,却非常羡慕人家高高的台阶,于是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可是,台阶做好后,身体垮了心情也失落了,尴尬不已。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一般的教学重心是通过疏通故事情节,品析细节来感悟父亲形象,最后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理解,写几句感恩、理解之类的话。  这样的教学无疑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但是,仔细研读文本,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化,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语文教育和过去的语文教育是一个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我们迫切需要从以往的语文教育中汲取经验教训,探寻语文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20世纪60年代,张志公以一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开启了中国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大门。之后,语文教育史向着独立的学科方向蓬勃发展起来,许多人都为此艰苦探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王松泉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独树一帜的“中国语文教育史分
正值春暖花開。在姹紫嫣红的图书苑里,有一朵花分外耀眼,它就是韦志成教授的《论语原解典藏》。这朵君子兰以高雅的气质,散发着特有的幽香。  韦教授用三年多时间,三易其稿,在对《论语》的“原解”上狠下功夫。对于这本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书”,儒家思想最重要的著作,他既不搞“我注六经”,繁琐考证。也不搞“六经注我”,肆意发挥,而是回到文本的历史语境和创作语境中去寻觅历史鲜活的一面,体味原汁原味的意义。孔子讲的
过去20多年,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李祖贵先生的初中语文教改与研究工作,对他卓有成效的教改实践和深入透彻的理论思考有所了解。前些时,承蒙惠赠专著《语文的突围》(长江出版社出版),我捧读再三。全书洋洋洒洒38万字,共51篇文章,分为7辑:课改的召唤、阅读的奥秘、写作的正途、评价的轨迹、课例的示范、文学的魅力和情感的交流。虽然书中所呈现的他的丰富而精彩的语文生活不可复制,但贯穿其中的“理性”精神值得广大语文
一直以来,高中写作教学的任务似乎只是为了应对那道占有相当比重的高考作文题。的确,作文得分直接影响到高考语文的总体成绩,但如果只从这个角度出发,将培养学生应试写作的能力定位为高中写作教学首要或唯一的任务,未免是一种唯功利的短视教育行为。这种教学行为的定位自然是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教育的本质的,但其长期以来一直没能被消除,究其原因,除了应试教育和功利心态的影响外,还跟部分语文教育者对写作的本质以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