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烛照下的教改实践与理论研究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g1ksmh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20多年,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李祖贵先生的初中语文教改与研究工作,对他卓有成效的教改实践和深入透彻的理论思考有所了解。前些时,承蒙惠赠专著《语文的突围》(长江出版社出版),我捧读再三。全书洋洋洒洒38万字,共51篇文章,分为7辑:课改的召唤、阅读的奥秘、写作的正途、评价的轨迹、课例的示范、文学的魅力和情感的交流。虽然书中所呈现的他的丰富而精彩的语文生活不可复制,但贯穿其中的“理性”精神值得广大语文教师与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高度重视和认真借鉴。
  一、理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与实验
  李先生最初在乡镇初中当语文老师,后来任宜都县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现为宜昌市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作为项目组负责人或核心成员,进行了多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实验。其中,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影响较大的有:初中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初中语文经典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价实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初中阅读教学改革、初中汉字教学改革、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中考语文命题改革、参编“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为什么这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实验工作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语文的突围》以详实的资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理性。李先生在进行每项改革与实验之前都经过了理性思考,而不是单靠一时的教改热情、简单盲从或瞎闯乱碰,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与哗众取宠。例如:在《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方案》中有对初中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问题的深刻阐释;在《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价研究方案》中有对语文课缺乏“经典性”“人文性”的冷静审视;在《三只眼睛看课堂》和《青年教师优质课八大通病》《“阅读”反思》和《死水微澜——试论另类阅读的根源与利弊》《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试论中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改革》中有对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汉字教学历史与现状以及改革等问题的精辟论述;在《春光召我以烟景,大地假我以文章——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自然、社会、人生”作文训练系列》和《从真实评价走向真诚写作》中有对作文教学与作文考试命题的深重积弊以及如何改革的系统分析。自2001年以来,宜昌市的中考语文命题一直备受关注,每套“鲜活”的试卷都显现出科学性、创新性和独特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语文考试与评价命题改革的进程,《听唱新翻杨柳枝》(2001年)、《一次别开生面的经典之旅》(2007年)、《继往开来,返朴归真》(2008年)、《送你一轮明月》(2009年)、《语文的姿态与风骨》(2010年)、《拓展语文的维度,彰显人格的高度》(2011年)等“宜昌市语文中考试题评析”报告和《超越梦想,再铸辉煌——浅谈中考命题人员的三种素养和中考命题工作的三重境界》等文章,蕴含着李先生进行中考语文考试与评价改革的实践理性。作为“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特约编委,为了做好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李先生深入思考了“如何选编教材”和“如何解读课文”等问题,并通过《辩证看“三性”,科学编教材——兼论我的语文教学观》和《魂兮归来——试论当代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教材建设》等文章,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李先生理性地对待教改实践,从他对新课改的态度和对“后课改”时期语文教学走向的预测,也能得到印证。他认为,实施基础教育语文课改就是为了矫正,矫往必须过正,最终是为了“归正”。通过新课改的反复实践和激烈争鸣,除了课改的主体思想和基本原则之外,人们开始更多地注意到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最新语文科研成果对新课改的反哺意义。譬如:重视“熏陶感染”的同时也要重视“字斟句酌”,致力“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要致力“基础落实”,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同时也要珍视“教师的权威解读”,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新兴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要提倡“授受、记诵、训练”等传统学习方式。对于广大基层语文教师而言,能够钻研一些理论问题当然更好,即使不能对实质问题全都心领神会,也应该大致了解一些学科要义。在“后课改”时期,关键是要进一步把握、处理好几组极为重要的关系:在教学目的上,是工具与人文互动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是精神与语言双赢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是学得与习得并举的关系;在教学评价上,是继承与创新同行的关系。
  二、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理性光芒
  李先生从来不写华而不实、空洞无用的文章,不做大而不当、大而无用或“跟风跑”的课题,而是从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考试与评价改革实际出发,立足现实追逐“梦想”,着眼未来不断“突围”,使自己的语文教育研究具有了鲜明的实践品格。同时,李先生的语文教育研究还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表现为贯穿在研究活动中的理性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理性论断,也可以说是在实践基础上审慎思考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论建树。例如:《语文的突围》中的“课改的召唤”部分较集中地体现了这种理论理性。他高屋建瓴地指出,教育的本质必须根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之上才能得到说明。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基本上被定位在工具层面进行思考,对“人”的认识,也始终“停留在国家机器的螺丝钉的水平上”。培养了按图施工的“建设者”和按部就班的“接班人”,却消解了具有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选择能力的个体。所以,要恢复教育的本质,就必须从人本原点出发,对“人”进行启蒙。即“通过教育的引导,使人自己从奴化状态中摆脱出来、站立起来,从而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正是本真教育的内涵所在和绝对使命”。关于语文教育的性质,他明确提出,应该辩证地看“三性”。一是“工具性之特殊性”:完整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两性”(工具性、人文性)互动、课内外并举、精神和语言双赢的教育。从终身的母语教育的角度来看,语文教育则是人文的;从阶段性的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尤其是低学年段),语文教育则是工具的;从完整的大语文教育的角度看,语文教育则是“两性”互动的。二是“人文性之渐进性”:无论是从整个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是从每个人语言积累的过程来看,越是在起始阶段语言的工具性特点便越鲜明,越是到高级阶段语言的工具性特点便越弱化;而人文性特点正好与之相反,越在起始阶段越淡薄,越到高级阶段越厚重。从根本上说,历来语文教学之所以存在严重痛病与误区,就是因为“两性”关联不和谐乃至断裂。其实,人文是灵魂,工具是血肉,无血肉之灵魂则是无依游魂,有灵魂无血肉则是行尸走肉。三是“时代性之继承性”:语文教材的任务就是要从浩如烟海的历代作品中发掘出我们民族的语言之根、文明之根、道德之根、情感之根,符合这一要求的作品应占课文的主体,并应该真正做到“八风”不动,惟我独尊。除此之外,虽然未经时间检验但却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也应该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为只有这里的“动”,才能保证前面的“不动”。关于阅读教学,他通过许多课文和教例研究后认为,从课程意义上讲,“阅读”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它与一般的阅读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除了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标性(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之外,还具有鲜明的奠基、引导、示范作用。它所追求的是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四极碰撞与交融,看重的是阅读过程中的结伴而行和相互提携,它虽然同样鼓励各方的“创造性开发”,但必须有利于“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求同”有悖阅读的一般规律,而过于强调“求异”则会妨碍课程目标的达成。那么,在语文教学和研究中,究竟应该“主张哪一种阅读”,“容忍哪一种阅读”?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文本四方“求同(凸现课程目标)存异(尊重个性思维)”的过程。关于作文教学,他在全面剖析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缺少想象,而是缺少创新、缺少个性、缺少真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把学生封闭在教师、教室、教材的藩篱里兜圈子,从而完全切断了学生观察自然、解读社会、认识自我的通道。所以,要想彻底铲除作文中几乎无所不在的假叙事、假抒情、假感想,除了加强必要的专项训练外,还必须在广大师生中共同倡导一种抒实情、讲实效、求实用的文风。具体而言,就是要多写“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王夫之)的记叙文;“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叶圣陶)的议论文;正在应用,可能需要的应用文。当然,李先生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活动和著述中闪烁着理性光芒的思考还有很多。
  由于李先生是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界颇有影响的实践改革者和理论研究者,他的很多经典课例与评点,教改与实验方案及总结、单篇专论与系列文章,已经或多或少为许多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所熟知、借鉴并受益。但我觉得,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如果再读《语文的突围》,特别是细心领悟并认真借鉴贯穿其中的“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或许更有利于自己在“理性”烛照下营造丰富而精彩的语文生活。
  [作者通联: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体学院]
其他文献
日前,读了《中学语文》2010年第1期上旬刊赵刚老师的《怎一个“忽视”了得——浅析“集体备课”中的几点误区》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既然集体备课存在赵刚老师说的这三大误区:强调“共性”,忽视教师的“个性”;重视“集中”,忽视平时“交流”;注重“课前”,忽视课后“反思”。那么该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呢?笔者突然想到近些年颇受关注的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模式,从某种角度上看,同课异构不失为克服这些误区的一种有效途径
写作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尽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主张与实验创新纷呈不断,但从总体上看,写作教学仍长期存在着凌乱、模糊与难以把握的状况。要改变中学写作教学的不良状况,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任务繁重,头绪纷繁,而当务之急是:重建规范,培养体悟。  一、重建规范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综合性极强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包含复杂的主体实践与体悟、阅读与生活积累等因素。作为教学的写作又不同于自然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作品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逐步领悟作品的表达方法。随文练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寻找有用的素材,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并在自主创作的时候加以运用,能让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提升和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读到了不少精彩的散文作品,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包含了各种不同的写作技巧,学生自主创作散文的难度较大。在教学中
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为例,谈谈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读”与“赏”有效地结合来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  一、文本研读是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标杆  阅读是一种抒发自我内心情感的重要标杆,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提高阅读课堂的质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成绩,同时还能让其根据语境和语调中所富含的情感给予情感抒发的机会,并提高其理解能力。所以,及时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开展阅读教学,这是一件伟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  听惯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狼爱上羊呀,爱得疯狂”等当代爱情歌曲,回头读一读古人写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这样深情直白而厚重的爱情诗作,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再读一下《诗经》中的《邶风·静女》,相信你定会为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古典诗词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无数名篇佳句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融饱满的情感、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精美的语言于一体,古典诗词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无不与古典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典诗词中,辛弃疾的词赋(以下简称“辛词”)以豪放的风格、英雄的气概和优美的文字独树一帜,影响和激励了无数后人。  《语文新
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课堂为了确保预设的教学流程如愿“再现”,就不得不限制乃至扼杀学生的主体性,不得不将教师以“变态”、“变形”的形式出现,片面突出其自身的主导地位。教师为构建一种稳定的课堂文化,保证课堂的聚合力和有效性,往往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机械性控制。这种控制带有外在、强加、简单、人为的特点。对传统教育理论影响最大的赫尔巴特就曾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文章写了一个老实厚道、毫无经济基础的父亲,却非常羡慕人家高高的台阶,于是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可是,台阶做好后,身体垮了心情也失落了,尴尬不已。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一般的教学重心是通过疏通故事情节,品析细节来感悟父亲形象,最后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理解,写几句感恩、理解之类的话。  这样的教学无疑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但是,仔细研读文本,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化,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语文教育和过去的语文教育是一个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我们迫切需要从以往的语文教育中汲取经验教训,探寻语文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20世纪60年代,张志公以一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开启了中国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大门。之后,语文教育史向着独立的学科方向蓬勃发展起来,许多人都为此艰苦探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王松泉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独树一帜的“中国语文教育史分
正值春暖花開。在姹紫嫣红的图书苑里,有一朵花分外耀眼,它就是韦志成教授的《论语原解典藏》。这朵君子兰以高雅的气质,散发着特有的幽香。  韦教授用三年多时间,三易其稿,在对《论语》的“原解”上狠下功夫。对于这本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书”,儒家思想最重要的著作,他既不搞“我注六经”,繁琐考证。也不搞“六经注我”,肆意发挥,而是回到文本的历史语境和创作语境中去寻觅历史鲜活的一面,体味原汁原味的意义。孔子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