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x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越来越成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旨在帮助其更好地实现全面综合发展,同时使小学科学教学达到更高的水平。
  小学科学教学是帮助学生增强对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使学生对自然界有更好的了解,强化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培养也能够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提供基本的科学知识方面的保障。
  一、科学课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对科学核心素养培养重视不足
  虽然当前国家不断加大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但在科学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许多学校深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片面关注语数外等主要科目,忽视科学教育的作用,导致科学教学的开展受到层层阻碍。对科学教学缺乏足够重视,也导致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器材缺失,从而不利于科学教学顺利开展,教师无法利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展示,只能单一通过理论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往往造成课堂氛围枯燥无趣,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容量和课时量存在矛盾
  小学科学教学包含非常广泛的内容,教学容量庞大。然而,许多学校将更多的课时安排放在了主要科目上,对于科学这类不需要参加考试的科目则仅安排每周一到两节课,课时量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甚至干脆将其取消而让位给主要科目教学。这一方面阻碍了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其综合发展,另一方面,也从整体上不利于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阻碍了科学教育发展。
  (三)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教学资源不足,科学教学往往无法真正达到预期效果。教学资源也包括小学科学师资资源,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的投入和专业性两方面。许多地区具有足够专业性知识的科学教师占比非常小,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有的学校甚至在全校范围内都无法找到一个能够胜任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小学科学教育资源非常匮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科学学习需求。科学教学需要大量运用专业性设备和器材,才能真正实现其实操性,这类教育资源的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基于學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验教学路径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刚刚告别充满童趣和热爱游戏的幼年时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适应当前的学生身份,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学习也更加依赖自身的兴趣和喜好。所以,要充分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以提升其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从而较好地培养其思考能力和科学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境进行简单的演示。例如超市买的冰水往往会导致瓶子收缩,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现象能够激发其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更加主动地进行科学问题的探究。
  (二)强化师生交流推动学生思维提升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准确引导下进行科学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获得更加深刻的科学认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课的机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并进行思考。在教学“物质沉浮”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进行自主探究。首先准备一个装水的容器,分别将泡沫和铁块放到水里观察两种物质的沉浮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描述,让他们自己回答为什么泡沫可以浮起来而铁块却沉下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这一物理现象进行准确讲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合理地设计实验项目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科目保持充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液体热胀冷缩”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与热胀冷缩原理有关的学习资料。在此基础上,再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物体受热膨胀和受冷收缩整个过程的视频资料,从而使学生能够生动直观地了解热胀冷缩变化全过程,不断强化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三、结语
  在小学开展科学科目教学,主要目的在于针对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更多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基。
其他文献
卡车式飞船rn飞上太空的“卡车”,名叫“天舟二号”,是中国最先进的货运飞船,隶属于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专门负责为空间站定期运输补给食品、货物、燃料、仪器设备等.r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也与时俱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因此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研究。科学探究是在全新的教育模式下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本文基于探究能力培养,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希望为高质量地开展教育教学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需要与时俱进,要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小学阶段是比较重要的教
简易版水火箭制作教程rn制作材料:饮料瓶一个、硬长管一截、软塑胶管一段、塞子一个、筷子一根、打气筒一个、橡胶火箭头一枚、用于制作火箭尾翼的泡沫棉一块、最后还有用于
期刊
教材简解  本课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火山和地震;二是火山和地震成因;三是地球内部运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平时的安全教育活动中也会接触火山和地震的信息,这也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前概念水平。五年级学生大部分对地球内部运动与地貌变化之间的关系很陌生,靠假说和验证形成理论,但是他们对于此课题却是非常感兴趣的。  教学目标  通过模拟板块运动实验,理解地形地貌形成原因。  地球表面的變化有时是剧烈的,有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活动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方式,由于受教育体制的影响,追求唯分至上。家长一心追求孩子高分,把孩子课后本该自由快乐的时间送给各种文化类辅导,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用来进行学习活动,严重扼杀了他们创新发明的天分,导致其缺乏科技活动方面的相关经验。因此,学生在进行科技活动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带着学生、陪伴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需
小学科学教育的游戏化是通过对科学活动的游戏化转变,让小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探究兴趣,这在提升小学生科学教育效果、实现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以小学生科学活动教育为基础,对如何做好科学活动游戏化的设计与开展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推动小学教育工作发展带来助力。  一、运用游戏演示,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在小学科学活动中,想要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就必须先做好对他们的兴趣激发,因为兴
小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其他学科来进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欲。STEM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且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有较多相似之处。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可将该课程理念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  一、科学课教学状况分析  对我国小学科学的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小学科学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几乎
钱伟长(1912.10—2010.7),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日前,一篇论文因为文末一句“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引发全网热议。当看到作者大名时,网友纷纷表示“失敬了”“大佬随意”“作者:我就是参考文献”。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是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为“三钱”的我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  钱伟长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小学毕业后便不得不
期刊
从小学起,倪博文就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学到初中,倪博文已深入学习了智能设计知识,在系统掌握智能设计流程、框架和技术工具的基础上,逐步开始设计实践.在这个过
期刊
科学课注重“有意思”的动手动脑,更强调“有意义”的科学理解。理解力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能力,目的是弄清楚事实的意义以及将知识迁移到其他问题、任务和领域中,是一种“能促进迁移的理解”。什么是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的“钥匙”呢?苏格拉底说:“理想的教学方法,不是把现成的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正规的提问,激发对方的思考,在对方的积极思考中,那些潜藏于内心的真理逐渐被发现。”如果说理解是教学之“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