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信的培养和树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h8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感受自己的方式,它包括自己对自己的接受态度,自己对自己的尊重程度,自信心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支柱,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然而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长期的培养,少年儿童时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小学生自信树立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公式:成功=能力 机会,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是能力和机会的结合,一个人的能力是由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两部分组成的,目前,大部分教育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对孩子未来成功与命运的影响,而后者恰恰是不可忽视的。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要有很高的智商外,还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独立的自信心。大多数在科学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只有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能力,学生们长大之后才会在某一领域中取得成绩,所以在小学时期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努力营造“我能行”的班级氛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1、让孩子在尊重中树立自信
   作为教师必须注重教学中的情感,这种情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未来怀着一种期待。通过教师鼓励的语言、信任的眼神,肯定认可的态度,以及适当的手势等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喜欢他的。学生在成功时需要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在失败时更需要老师的安慰和鼓励。学生失败的时候教师一个充满期待的眼神,一句充满信任的话语,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在考试不理想,回答不出问题或没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老师也千万不要说过激的话损伤他们。因为这时学生心理不成熟、很脆弱,你再刺激他,等于雪上加霜,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而教师充满信任的语言会增强他们的信心,如:“再努力点,就会成功的!”“努力吧,老师相信你下次会考得很好!”像这样鼓励的话,能增强孩子自信心的话,老师要经常说。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作为教师,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善于捕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有意识的强化这些“闪光的点”,利用他们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发展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信心。 对于成绩差信心又不足的同学,要使他们建立自信心,我们就应先将他们从心理压力中解脱出来,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方面。例如:他的歌唱的好,或爱劳动等,通过老师细心的帮助,确保他们在某些方面取得一点成功,就会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
   2、让学生在科学的评价中树立自信
   “我能行”与“我不行”,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而“我不行”正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失去的是成功的支柱——自信。引导学生克服“我不行”的错误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能力,确立适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和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切实了解自己的能力,逐步树立起自信心。作为班主任更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对于勇敢的同学,教师应该正面引导,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对于胆小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适时鼓励;当别人发言精彩的时候,要求全班同学鼓掌鼓励、内心赞赏;当别人发言遇到困难“冷场”的时候,引导全班同学鼓掌激励,耐心等待;全班同学的正面评价、耐心等待,对孩子自信心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学生养成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自信心。
   3、让学生在活动锻炼中增强自信
   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展示才华,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的确立又会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首先,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比赛,在比赛中锻炼自己,增强自信:其次,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会,这样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增强自信感;交给学生的事,教师最好不帮忙,学生自己会分工合作,只要教师敢放手,学生会越做越好,在成功带来的喜悦中,增强了学生积极进取的自信心。
  
   三、联手家庭教育,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说过,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容易激发,愿意主动的接受外界的事物;而紧张、压抑的的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自卑的情绪,对外界事物产生排斥,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都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1、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可通过家访、电话、家长座谈会等多种途径,使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共同培养学生健康的自信心。
   2、教师要提醒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或过急,更不能采取粗暴的手段,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3、教师要协助家长帮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成功欲。
   有一句名言这样说过: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是说,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自信。如果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一定能不断的进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成为真正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通化市东昌区胜利小学吉林 134000】
其他文献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英语成为了世界通用语。作为英语教育前线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必要将科学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让二者发挥最大的优势,为
风情小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简述了国内风情小镇的建设情况,探讨和分析了风情小镇的边界、要素特征与类型,对推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具有参考意义。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主体参与。没有主体参与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科学教师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有典型意义的活动中去获取知识,去感受体验,去发展能力。    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l、提出假设。  让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增强其行动的计划性,使实验活动有明确的指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整体上落后于工业化,且地区间的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化的本质是经济要素资源集聚和有效配置的过程,产业竞争力、基础设施完善与风险可控是城市化健
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发现知识、探究知识、总结知识的过程之中,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充分体验到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课堂中通过学生亲手触摸身边的面,深切感知面的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谁也不能代替,教学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字:音乐游戏;意义;类型;运用    对于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西方教育学者们有过广泛的探讨。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个体和事物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