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ji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感染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业务水平。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汲取好的做法,总结好的经验。教师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重要,让学生感觉影响效果的是老师语言魅力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师的语言应该有春风化雨的作用。真挚热烈的情,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有了它,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学生才能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教师讲课时的语气能表达情感,因此,教师应具有用不同的音调表达不同的语意和感情的能力。
  幽默风趣也是一种颇具魅力的艺术手法。富有幽默的教学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除疲劳,保持学习热情。此外,临场应变能力也是体现教师素质的一个方面,教师应该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很好地处理偶发事件,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不失教师风范。
  事实证明,学生尊敬和喜爱的是一专多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培养自身能力,锐意进取,大胆创新。
  二、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权威,在教学研讨上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教师与学生应保持“平等协商”的关系,力避“一言堂”。在教学方式的采用方面也要注意与学生多沟通。有时教师认为这种教学形式好,但学生不一定有同感,他可能感觉枯燥、乏味,对此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计划,在不与教学计划大纲违背的前提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例如,教学《匆匆》这篇文章时,学习者了解到这篇文章的体裁之后,采取哪种教法呢?优秀的语文教师通常把决策权交给学生,他们通常会用商量的口吻征询学生的意见,我们怎样来学习这篇文章呢?用三步鉴赏法,还是朗读法?大家同意采用哪种?说说理由。待学生举手表决,各抒己见后,教师通常会综合学生意见最终决定教学形式的安排。这样会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习者有主人翁的意识,有成就感。
  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切忌本末倒置,用学生来衬托老师。平时、课后要多与学生交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才会有兴趣可言。
  三、采用激励机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对学生的看法常常会影响学生对他自己的评价,进而反映到学习活动中去。作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对学习者奖赏、关心和信任,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培养。奖赏他们的个性,这就是对他们的关心。不少成功人士就是得益于学生时代老师的鼓励和信任。
  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认可和对待,承认学生在教师的权利范围内是有价值的,教师在学生取得成绩时表示满意和高兴,这对学生来说,既表示了教师对他的奖赏、认可和关心,也表示教师对他的信任。教师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便增加了情感成分的理解,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情感是真诚的,在教师的肯定与赞赏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获得了成就感,因而也就稳定了其学习兴趣。
  值得提出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必须有根有据,恰如其分,无原则地泛滥表扬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讲课必须防止架空分析,要尽量挤出水分,努力把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欧阳代娜在讲课过程中强调四个字:“美”、“巧”、“活”、“实”,认为“实”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关系到教学最终的成败。这里的落到实处,是指把小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再回到书本中进行再认识,在不断循环的学习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真本领和消化了的真知识。
  改进教学方法也能起到激发兴趣的效果。有一位学生说:“如果说我不爱语文吧,可我是爱看文章,甚至连弟弟刚发下来的语文课本也爱看;说我爱语文吧,可上语文课我总不爱听讲。”由此看来,学生不喜欢的并非语文学科,而是某些语文课。因此,改进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课的起始阶段,要做到“课伊始,趣乃生”。有位老師在讲《草船借箭》时,一上课便说:“同学们都见过船,但你见过草船吗?你可知道,这草船在短短几小时之内竟然借到了整整十万支箭。到底是哪位高人导演了这传奇的一幕?”于是,学生的直接兴趣被激发,有了学习这篇文章的需要。
  课的发展阶段要做到“趣乃浓”,或揭示矛盾,或比较对照,或提纲挈领,或点化生发。小学生的自控力是不可能40分钟始终全神贯注的,老师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有节奏的一浪推一浪地组织教学。”适当提高学习训练难度,让课堂有讨论,学生有提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培养其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当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还很多,但我认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关键在于老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花。
其他文献
一、加强师生情感交融  1、了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所谓数学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使人参加数学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共分为四种:  (1)内在动机是指小学生认识的學习目标,内容和方法的作用和意义后所产生的动机。  (2)外在动机是指小学生在外界要求或强制下所产生的动机。  (3)直接动机是指小学生对数学活动的本身感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4)间接动机是指小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结果需要或产生兴趣所
一、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改所呼吁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激发其内驱力。新课程体系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物理课程体系,自觉遵循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规律,积极
以往关于失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部分国外文献关注到组织科学领域的失眠,例如公平性、组织奖励等。而组织嵌入对失眠影响的研究文献较少,国内对此的研究更是寥寥
【摘要】计算“马虎”是小学生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作业和考试中看错、抄错、写错和记错数字、符号。这种现象若不引起重视,及时纠正,势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马虎”是一种不良习惯的行为方式。小学生读书期间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如不加强引导,孩子就会形成做事匆忙、虎头蛇尾、缺乏责任心、丢三落四等不良习惯。  【关键词】马虎 心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如何有效的将学生的主观能力调动与利用起来,已经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论述了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主观能力的表现方面,提出了合理调动、科学利用学生主观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期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
分数应用题是传统的算术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既是小学阶段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又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点之一。  一、关于分数应用题的内容  关于分数应用题的内容,这里主要是讲以下四种类型。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4、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  1、五年级有男生
去年夏天,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红遍全中国。前三期收视率分别为1.5%、2.77%、3.09%。到第六期时,收视率突破了4。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全中国地方卫视综艺节目收视率的新记
一、说教材  根据课标要求:本组文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阅读时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认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动物的。要让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二、说目标  1、知識与能力:①了解翠鸟外形特点及活动特点;②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
然而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当代优秀的小学教师呢?  一、不断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个高尚而神圣的职业。做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教师必须不断强化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观,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与时俱进。做一名有知识的、高尚的、能为人师表的优秀小学教师。  1、要不断强化爱国理念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做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教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必须要不断强化爱国理念。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