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g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中风后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64例中风后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口服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种中医综合治疗,包括中药口服治疗与针刺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风后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能提高治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风;精神障碍;综合治疗
   中风后精神障碍症是心脑血管意外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预后。临床上除脑血管疾病所致的各种躯体出现的后遗症状外,出现以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1】。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多选用三环类抗精神障碍药及特异性、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2】。中医学对中风后精神障碍的认识历史悠久,属于中医“郁证”范畴。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中西药结合综合治疗中风后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10月年入院的64例中风后精神障碍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3】,其中男24例,女4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6.6±4.1)岁;病程1.8-15年,平均(18.2±3.2)个月。疾病类型:出血性脑血管病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4例。根据入院顺序,我们把上述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给予西药氟西汀口服,每日1次,早餐后口服20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种中医综合治疗,自拟中药汤:甘草10g、小麦30g、大枣30 g、法半夏10 g、五味子10 g、青皮10 g。“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主穴取:人中、内关、丰隆、涌泉。肝气郁结配合支沟、期门,以疏肝理气。忧郁伤神配足三里、三阴交,养心安神。两组都治疗2个星期。
  1.3 疗效标准 应用汉密尔顿精神障碍量表评分减分率(HAMD)标准进行评定,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与基本消失,HAMD评分减分率≥50%;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减轻,HAMD评分减分率25%-49%;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HAMD评分减分率<25%【4】。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分别为19、5、8例,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经秩和检验,*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4例早期发生恶心与呕吐反应;对照组有5例早期发生恶心与呕吐反应,但两组都不影响治疗,坚持治疗后症状均消失。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 讨论
   中风后精神障碍症属中医学郁病、中风之合病范畴。中风为宿疾,郁病为新病,多强调综合治疗。其中针刺治疗中,“醒脑开窍”针法之精髓在于治神,旨在醒神、调神,常选百会、四神聪、人中、上星、印堂等穴。还有在与头部相连的经脉上针刺的方法。一方面健脑清窍,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另一方面调神解郁,平衡脑内阴阳气血之逆乱,精神障碍症状随之改善。而在中药使用中,本文治疗组方中甘草、小麦平肝熄风,镇静安神;柴胡、大枣、法半夏疏肝滋肝,行气解郁;合欢皮、五味子、青皮解郁,养心安神,诸药配伍共奏疏肝解郁,清心安神,化瘀开窍之功,使精神障碍症状逐渐消退【5】。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4例早期发生恶心与呕吐反应;对照组有5例早期发生恶心与呕吐反应,但两组都不影响治疗,坚持治疗后症状均消失。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总之,中风后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能提高治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安春平,程伟.近年来精神障碍症的中医病机、证候研究概述[J].中医药信息,2007,24(1):12-14.
  [2] 毛小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精神障碍症31例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6,37(5):8-9.
  [3] 谷巍.针刺治疗中风后精神障碍症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0,23(10):102-103.
  [4] 罗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心理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06,6(5):55-56.
  [5] Vogel CH.Assessment and approach to treatment in post-styoke depressian[J].J Am Acad Nude Pract,2008,7(10):493-49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定期监测制度、合理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检测4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指标。结果 无新发乙肝抗原阳性患者,乙肝疫苗的接种普及率达92%以上,保护性血清转换率达93.5%。结论 加强透析中心管理、重视院内交叉感染、尽早接种和强化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在用于诊断继发性不孕中临床应用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对来我院门诊经B超诊断为断发性不孕的98例患者进行医学验证,将诊断结果用宫腔镜检和诊刮后病理证实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本组研究分析的98例B超诊断继发性不孕者经过宫腔镜检查和病理结果对照,有91例结果相符,准确率92.86%。继发性不孕患者B超的声象图表现主要是双侧或单侧输卵管增厚积液、子宫内膜息肉、内膜炎性增生或粘连、腔内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的患者,其中26例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A组),20例采用非锁定接骨板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该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A组的骨折愈合率为100%(26/26),无内固定松动现象,B组骨折愈合率为85.0%(17/20),3例出现内固定松动,A组骨折愈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感染或血肿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2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12例腹壁切口感染或血肿患者。结果 本组12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及抗生素抗生素使用,8例患者延期愈合。3例切口裂开,经扩创、换药、重新逢合后愈合。1例腹壁窦道,行窦道切除术后愈合。结论 对术后腹壁切口感染或者血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4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分娩24例,剖宫产121例。且两种分娩方式对于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感染的影响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热、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宫产产妇,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西藏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西藏白内障高发地区昌都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曾因过熟期且核硬度在Ⅲ-Ⅳ级白内障而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患者,均进行视力检测,分析其视力降低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 本组76例(76眼)患者中脱残(视力≥0.3)者为25例(25例),仅占32.9%;脱盲(视力≥0.1)者为55例(55眼),占72.4%。以5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睑板腺囊肿的效果。方法:95名3-35周岁的囊肿直径大于0.5CM睑板腺囊肿患者(113只眼)病变区皮下及囊腔内注射预混的5%曲安奈德0.1ML+地塞米松0.1ML。结果:37例患者(39%)1次注射后7-14d眼睑无红肿,囊肿完全消退,25例患者(26%)重复注射1-3次后痊愈,23例1-3次注射后囊肿直径小于0.3CM(24%)。10例4周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导致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现象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46例在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对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的长短、术后机体白蛋白水平的高低、患者腹部手术史、引流管的数量与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现象的关系比较密切。结论 加强医护配合,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或避免置管,进行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量化评分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意义 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3例甲状腺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边界、形态、声晕、钙化、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肿块内部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甲状腺周边淋巴结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 以>=3分作为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准确性89.7%,敏感性98.6%。结论 量化评分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甲状腺
期刊
【摘要】 目的:调查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我院出生出院的新生儿共12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0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00例,感染发生率8.3%。经过对比感染新生儿与非感染新生儿的状况,低体重、Apgar、侵袭性操作和住院时间等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