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量化评分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lyc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量化评分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意义 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3例甲状腺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边界、形态、声晕、钙化、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肿块内部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甲状腺周边淋巴结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 以>=3分作为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准确性89.7%,敏感性98.6%。结论 量化评分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量化评分
  
   【Abstract】 objecti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 alignant thyroid nodule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surgery and pathology of the 253 cases of thyroid nodul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internal echo, Cystic changes Posterior-echo, boundary, the form, sound dizzy, calcification, and the peripheral and internal blood flow, mass internal blood flow resistance index and thyroid surrounding lymph nodes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Results:To > = 3 points as evaluation of benign and m alignant thyroid nodule, accuracy 89.7%, sensitiity 98.8%, Conclusions:Quantitative criteria of benign and m alignant thyroid nodule diagnosis has very great help.
   【Key words】 Benign and m alignant thyroid nodule ultrasonic quantitative criteria
  1 材料与方法
   病例:选取2008年—2010年超声检查过207例共253个甲状腺病灶,并全部经术后经病理证实良恶性。
   仪器:采用philips IU-II 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7.5-12MHZ,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对甲状腺进行横纵切面等多切面扫查
   观察内容:甲状腺结节或肿块的内部回声、囊性变、后方回声、边界、形态、声晕、钙化、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肿块内部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甲状腺周边淋巴结情况共10项,并对每一项进行评分,良性表现得0分,恶性表现得1分,以得分高低来评价甲状腺结节或者肿块的良恶性,得分越高,表明恶性可能性越大,反之亦然。
  2 评分标准如下表
   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性共214个,恶性39个,根据评分标准,结果:253个病灶,0-2分结节共214个,210个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等),恶性4个(病理为髓样癌1个及微灶癌3个),3分共8个,良性3个(病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恶性5个(乳头状癌4个,髓样癌1个),4分8个,良性结节1个(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恶性7个(髓样癌1个,乳头状癌6个),>=5分的甲状腺结节共23个,全部为恶性。以>=3分作为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准确性89.7%,敏感性98.6%。
  3 讨论:对于甲状腺结节,特别有几点值得注意
  3.1 关于钙化,一般认为砂粒体样钙化,钙化点大小通常小于等于2mm,微小钙化是恶性病变的重要指标,但是在本次研究中,蛋壳状,弧形粗大钙化,大于5mm的钙化,共5个,病理结果有2个是恶性,所以认为只要出现钙化,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3.2 对于甲状腺血流,很多关于阻力指数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研究中,存在着恶性病灶里面新生血管壁发育不完全,脆性增加,导致阻力指数值增高,本次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该点,但是对于血流的形态方面,研究较少。本次研究表明,周边出现环状、半环状或者提篮状血流一般提示为良性病变,而肿块内部出现点条状,垂直肿块长径的穿支血流则提示为恶性病变可能性比较大,特别对于肿块为实性中等回声,后方回声没有衰减,边界也清晰,也没有钙化的一类肿块,本次研究认为应该对出现此类血流的甲状腺肿块应引起高度重视。
  3.3 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定性,应该综合评价,特别是甲状腺结节二维表现倾向于良性,但是血流表现及淋巴结形态有异常的结节,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仅仅根据结节的二维超声表现,不结合血流、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病史,是片面的,狭隘的,容易引起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
  [1]贾启禹,黄珊,殷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 15(3):137-139.
  [2]廖新红,李艳宁,陈立宏 超声对微小甲状腺癌诊断的价值 [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2):236-237.
  [3]李泉水,张家庭,田平等,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性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 2(4):554-55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对比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差异。术后随访1年,采用Harris 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气管插管在小儿喉炎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Ⅲ度以上内科治疗不能缓解喉梗阻的治疗方式上改为气管插管治疗。结果08年—09年无Ⅲ度气管切开患儿。结论气管插管安全、方便、费用低、痛苦少,多数情况下可取代气管切开成为主要喉炎喉梗阻的治疗手段。   急性喉炎在儿童中的肺病率较高,常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往往来势迅猛,及时的处理可以挽救很多生命。现就我院近几年治疗方法的改进比较如下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定期监测制度、合理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检测4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指标。结果 无新发乙肝抗原阳性患者,乙肝疫苗的接种普及率达92%以上,保护性血清转换率达93.5%。结论 加强透析中心管理、重视院内交叉感染、尽早接种和强化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在用于诊断继发性不孕中临床应用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对来我院门诊经B超诊断为断发性不孕的98例患者进行医学验证,将诊断结果用宫腔镜检和诊刮后病理证实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本组研究分析的98例B超诊断继发性不孕者经过宫腔镜检查和病理结果对照,有91例结果相符,准确率92.86%。继发性不孕患者B超的声象图表现主要是双侧或单侧输卵管增厚积液、子宫内膜息肉、内膜炎性增生或粘连、腔内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的患者,其中26例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A组),20例采用非锁定接骨板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该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A组的骨折愈合率为100%(26/26),无内固定松动现象,B组骨折愈合率为85.0%(17/20),3例出现内固定松动,A组骨折愈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感染或血肿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2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12例腹壁切口感染或血肿患者。结果 本组12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及抗生素抗生素使用,8例患者延期愈合。3例切口裂开,经扩创、换药、重新逢合后愈合。1例腹壁窦道,行窦道切除术后愈合。结论 对术后腹壁切口感染或者血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4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分娩24例,剖宫产121例。且两种分娩方式对于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感染的影响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热、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宫产产妇,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西藏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西藏白内障高发地区昌都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曾因过熟期且核硬度在Ⅲ-Ⅳ级白内障而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患者,均进行视力检测,分析其视力降低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 本组76例(76眼)患者中脱残(视力≥0.3)者为25例(25例),仅占32.9%;脱盲(视力≥0.1)者为55例(55眼),占72.4%。以5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睑板腺囊肿的效果。方法:95名3-35周岁的囊肿直径大于0.5CM睑板腺囊肿患者(113只眼)病变区皮下及囊腔内注射预混的5%曲安奈德0.1ML+地塞米松0.1ML。结果:37例患者(39%)1次注射后7-14d眼睑无红肿,囊肿完全消退,25例患者(26%)重复注射1-3次后痊愈,23例1-3次注射后囊肿直径小于0.3CM(24%)。10例4周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导致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现象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就诊的46例在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对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的长短、术后机体白蛋白水平的高低、患者腹部手术史、引流管的数量与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现象的关系比较密切。结论 加强医护配合,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或避免置管,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