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也可以是一声感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ajxh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小说讲故事、讲道理;现代小说讲意境、讲隐喻。或许我们可以大致这样说。前者让我们聚焦于不平凡的过程、人物性格的成长,获得精神的陶冶;后者则以形式表达上的特别引导我们反思自我生存、生命和境遇,寻求洞见。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寒露寒》,似乎哪一种都不属于。
  这篇小说有跌宕起伏,这次聚会邀约到底目的何在?会对主人公现在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冲击和影响?但当我们看到最后,却全然忘记了前面的疑问与铺垫,就好像熬汤,一开始放很多水,最后炖炖炖,就剩下小半锅浓汤。固然没有那些蒸发掉的东西,也不会有后面浓汤的美味,但我们品尝浓汤的时候显然不会多加回味与琢磨前面那些已然消散的水蒸汽。这种感觉,和阅读传统小说不一样。比方说莫泊桑的《项链》,最后亦是点睛一笔,但是所有这一切,皆和前面的事件及人物性格有着必然的联系,对玛蒂尔德命运的理性探讨及由此对前情的回顾,显然压过对其结尾突转的纯粹的感叹。
  而另一面,小说的表达又非常平实,完全是娓语体,故事和场景相当家常,虽然偶有细节的暗示,但够不上隐喻的暧昧与深邃。小说主人公之间青春时代的情感纠葛与同学聚会结果之间的错位、虽有出人意料之处,但也在情理之中,不会造成阅读现代小说常有的惊奇、陌生化、困惑之感。
  是的,这篇小说,就是一声感叹。它不指向任何普遍性与深邃性。人到中年,不复有年轻时那么强烈的对未知的希冀,就好像逛街,虽然只逛了一半,却好像逛了全部。即或有些小小的期待,也深知那不过是日常生活的调料。回首往事,“这一晃,三十年就过去了。时间如冲锋艇,快到让人发晕”。发晕的时候,自然难以穷究终极意义抑或隐喻的彼岸。安璐敏期待参加昔日闺蜜兼情敌的聚会,不过是一点就事论事的好奇。往事固然并不如烟,可往事也绝不是一根如鲠在喉的鱼刺,“渐渐地,安璐敏淡忘了陶明亮,也淡忘了乔秀云”,“都五十岁的人了,还有什么啊”。即便是在小说的铺垫中,这些感叹也是无所不在。感叹就是这样,你很难定义它是什么,但是你知道它不是什么:它不复渴望超越现实,它不是惊叹,但也不是全然无感觉地认命。它厚重,但是看上去却也平和,就好像即将入海的大河,不复有上游水量不多而落差大时的那种跌宕,在宽广深厚而平缓的河道里泛着微微的波浪,却自有更大的含而不露的力量。
  絮絮叨叨说了那么多,其实无非也就是想说明,这篇小说的看点究竟在哪里。《寒露寒》究竟要传达什么?它写的是家庭悲剧?可贵的同情心?写的是因果报应?过去乔秀云因情伤人所以她儿子要因情送命?这个标题究竟是什么意思?是说人心的寒冷吗?生活的寒冷吗?抑或报应的冷酷?我觉得都有点,但每一点都不完全。人到中年,往昔的同学各异的人生路此刻全都显现,所有的意料之外,都在情理之中,而所有的情理之中,又仍然让我们感叹造化的不可捉摸。小说的笔触非常细腻,正是这家常的细腻,传达出不想深究,无从深究,却不能不深深地被震撼的那种感觉。
  我觉得整篇小说的最动人处,不在于丧子之痛本身,也不在于安璐敏目睹老同学生活翻天覆地之大变的震撼,而是结尾的一个细节:“乔秀云忽然抬起头,笑着问她,你们女儿,还好吗?”你想想,经历丧子之痛的母亲一般是忌讳谈到别人的儿女的,而且她们夫妻请老同学聚会,直到此时,一直都回避触碰这些。尤其作为母亲,更为敏感。而在这里,乔秀云却是那样自然、亲切地“笑着问她,你们女儿,还好吗?”这是整篇小说中最打动人的感叹,在这声感叹里,包含着乔秀云对老同学的歉意,善意,对自己遭遇的接受与面对,既怀着人到中年从多年生活中集聚的深厚的情感,也包含了人到中年不得不面对种种的尽力的释怀与通脱。
  写到这里,我想说,好小说从来是难以用框子来框定的。小说可以是情节,可以是细节,也可以是意境和氛围,小说可以是隐喻,可以是揭露,小说也可以是被生活熬得浓浓的一声叹息。不必讲这声叹息剖开来看,你只要在看完这小说后叹口气,也就足矣。至于《寒露寒》,这个标题,或许就是暗示生命已过盛夏,秋意渐浓,寒露总是要来的吧。至于别人的先来了,你的没有来,这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金立群,文学评论家,博士。
其他文献
文章用语什么时候可以繁,什么时候可以略,是很有讲究的;在我们使用的各种版本的語文课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现举几例,与大家共赏。  1、用墨如泼,以繁胜简,痛快淋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其精妙之处在“拳打”之上。鲁提辖三拳打死凶横无理欺小凌弱的“镇关西”,这三拳作者极尽繁之妙,写道: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
“瘦”字在古诗词中表现出的愁苦之情,即悲情美;同时分析它在古诗词中表现的气骨美,即遒劲有骨力。本文通过分析以“瘦”入文的经典诗词,深入挖掘“瘦”字的深刻内涵。  在古代诗歌中,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它就是“瘦”字,比如“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李凭箜篌引》)、“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
王友早就忘记了他拿到别人的第一张名片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那是一个什么人,什么身份,什么模样等等,都记不得,甚至是男是女都想不起来了。没有了一丁一点的印象。后来他也曾努力地回忆过,却是徒劳。他问了问身边年纪较长的人,社会上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名片的,结果谁也说不准,有人说好像是在八十年代后期,也有人说好像更早一点,或者好像更晚一点。其实这都无关紧要。从前谁都没见过这东西,可是自从流行起来后,发
于漪说过:“学语文,首先把课文读好,才能体会语文味,真正感受语文。课文读好了,说话就流畅了,写文章就有顺序了。”的确,如果连文章都没有读懂,又何谈理解,何谈说话呢?朗读能加深句子的理解,增强语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了这种作用。在读中品味语言的魅力,在读中品味语文的味道。  一.在朗读中把握文意,提升语感  朱熹提倡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到字形,领悟含义
文言文的学习一直被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有的同学甚至一见到文言文就犯“晕”,学生虽然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但是上课时仍然会觉得是在云里雾里,老师授课当然也是以疏通文章大意为首要任务,然后再对部分字词做重点讲析。即使这样,文言文教学仍然是困难重重。课内的文言文已经让学生感到为难了,课外的文言文更是难上加难,有的同学甚至戏言:古人为什么要写这样深奥难懂的文章呢?其实,文言文的学习也并非
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时都有搜肠刮肚之苦,提襟见肘之窘。勉强成文,或言之无物的“客里空”,或胡编乱造的“想当然”,没有具体内容,缺乏真情实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害怕作文的心理。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呢?可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增强写作的信心,变“害怕”为“喜欢”,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只要我们敏锐观察生活,真情体验生活,别具一格地发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需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质疑,而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知识。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尽量少“灌输”,少问,鼓励学生多问,指导学生自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质疑与自学能力。  一、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学的成与败,在于学习者质疑评判了多少,问了多少为什么,而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知识,学生又接受了多少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本中蕴含着作者对社会、自然的深刻感受,集结着作者真挚的情感,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把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这个工
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生理的“暴长”,童年期身心模式被打破,致使身心发展处于重重矛盾之中,而不同的学生其心理和行为表现又不尽相同,很难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理论来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从日常小事中寻找教育的契机,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应成为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倾听学生的闲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作为班主任,从早到晚和学生打交道,了解学生的信息也多,如果合理地整理这些信息,抓住有用
课改给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知不觉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等趋向,语文课的“本色”开始变得模糊。“本色语文”成为人们重新思考和审视的“亮点”。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教学行为”,还儿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让迷失自我的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