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训练学生作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x81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时都有搜肠刮肚之苦,提襟见肘之窘。勉强成文,或言之无物的“客里空”,或胡编乱造的“想当然”,没有具体内容,缺乏真情实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害怕作文的心理。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呢?可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增强写作的信心,变“害怕”为“喜欢”,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只要我们敏锐观察生活,真情体验生活,别具一格地发现生活,我们就一定能写出展示真我风采、讴歌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来。我让学生写《我的家》。这是个烂熟的作文题目,学生觉得很好写,却又觉得无法写好。于是,我就引导帮助学生定角度取材,也就是指导学生多角度写作,促使学生明白作文原来有这么多内容可写,因而豁然开朗,早先的畏惧心理荡然无存。有时候,还能激发起写作的欲望呢。
  我的家,一个真真实实的家,有很多快乐的、难过的以及棘手的事,那些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为了解除学生老说没东西可写的烦恼,我就多角度去训练他们,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使他们拥有积极的写作心态。
  于是,我连着五个星期的周记题目都是《我的家》。当然,每次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我布置的周记要求是:写写我的家,要求选取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写出家庭的幸福感。字数不少于500。务必要写出真情实感。写作之前,可以指导学生要注意观察,从细处落笔,把握好快乐高兴的“元素”。第二次,我布置的是:择取家里曾经发生过的烦恼事,诸如家人之间的矛盾以及棘手的问题等等,最后要求点出家的意义所在。第三次,用分小标题形式来组合一个家,展现每一个家庭成员最具特色的地方。第四次,正巧遇上元旦,我就布置学生观察,节日里的家是如何迎元旦的,是喜气洋洋,还是毫无反应呢?是怎样就怎样写,只要写出真情实感就行。第五次,我要布置的是:给自己理想化,写写希望中的家,做一篇想象作文。字数不少于500。通过这样一系列训练,学生的写作思路就很容易打开了。因此,对于其他话题的取材方式会有比较好的把握,起到了一通百通的效果。
  五篇作文按照不同的要求引导写作,并且进行一一修改评析。值得一提的是,必须让活动有中心、有倾向地深入开展。最后,还得有一定的总结。
  训练的侧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训练思考的深刻性。进行观察时,如果只带着眼睛和耳朵,不带上自己的心,就好比是在生活的门外参观,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肤浅的生活表象,难以深入体味到生活的真谛。因此,对于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某一类物、某一种现象,不仅要用心去观察,还要多加思考,善于联想和想象,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这样就可以挖掘材料的内蕴,增加立意的深度,充实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魅力的容量。例如,2009年模拟试卷中有一篇作文如下:阅读下面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并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烧完了。”有选择就会有错误,有错误就会有遗憾,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改正,也未必步步都错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不要做涧底静止的石子,任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不要做空中游移的白云,让浮萍留下一点浅波碧痕。要做就做那奔腾千里的河,云蒸霞蔚,汇吐聚纳,日夜向着大海进发;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有一季的着色,一程有一程的领略;要做就做那参天直立的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明的苍穹,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歌。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记叙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学生作文时,就必须思考引用的话语中的蕴意,立意深刻,见解越发独到。
  第二,锻炼观察的敏锐性。文章不是照搬生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首先要对生活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注意把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感人的人和事不断提炼出来。这就需要耐心、细致、敏锐地观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它的不平凡之处,从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中寻觅真、善、美。让孩子多关注生活中的亲人而培养亲情,培养观察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即审题能力。一般来说,考试作文无论是话题还是命题都会有它自己的要求与规定。如果没有读懂要求写下去等于是离题作文,不符题意,会被判定为低等级作文。在总结多角度作文活动时,我就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引导。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由本活动引向学生较感兴趣的中考题型分析。以2007年四川成都中考选题(2)为例展开深入来谈。(2)朱镕基2001年去职时对清华精神的理解,那就是:追求完美。他还告诫清华师生:“每个清华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请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根据自己的体会,自拟题目,不能用所给话题作为文题;2、立意自定;3、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必须围绕所选话题;4、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其他暗示考生身份的信息。(2)题的“完美”是人生的追求,当然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如品德的完美,事业的完美等,这是大的方面;从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上的完美,从小事上做起的做人的完美等。确定好写作内容后,要选好文体,如果要议论怎样叫“完美”,就选议论文体;如写自己或别人如何追求人生的完美,则写成记叙文。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多角度审视作文的意义所在。
  最后,通过训练还教会了学生巧选角度的本领。今天中考题型有很多的是材料引题作文,需要我们的学生有甄选好角度的能力。例如,2007年湖南衡阳市的中考题:有一个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能沉到水底的木料,他想,这一定是一种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炭。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然后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2、自主确定立意,拟定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得抄袭;3、体裁为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在600字以上。题中有要求选角度作文,这道题首先要能读懂材料所具有的道理,而且自己选取其中一面来写,也必须与自己手中的材料相吻合,并且要追求表达的新颖性。由于思维定势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在有些同学的笔下也最容易流于平庸。因此我们要敢于打破旧模式的束缚,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写出新意来。具体地说,就是作文时要善于选择新的角度,探索新的结构,运用新的手法,提炼新的观点,塑造新的形象,想人之所未想,用人之所未用,写人之所未写。同时敞开心扉,抒写性灵,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课本中就有值得借鉴的。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到“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一段文字,作者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父亲穿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时的情景,一举一动艰难费力,但融注着风烛残年的慈父对行将远离的儿子挚爱之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作者的感动之泪,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作者以独特的角度——父亲的背影来抒写父爱的伟大。像青年烧木炭之事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取角度呢?哭还是笑?失去与获得?无论选取材料的哪一个方面都要有独到的见解与别致的形式。
  我觉得这一次训练活动对学生无论在选材方面还是在审题方面都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总之,多角度作文对学生应考确实有着比较大的帮助作用。
  
  张爱莲,教师,现居浙江宁海。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标志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确立和持久的心理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各种形式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就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并总结规律,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刨根究底的欲望,以适应创新学习的需要。  例如教学《
读叶弥的小说,总是不由得会想起“荒诞”这个词,在糅合着现实与想象、具体与抽象的叙述中,那些略显偏执、乖谬的人物总是隐隐传达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因素,他们的存在像一面诡异的镜子映照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表象之下无所不在的荒诞。就如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描述的:“当一个世界可以用一般的理论方式来解释时,即使这种解释有其失误的一面,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熟悉的。但是,当一个世界突然失去了幻想和光明,人们
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基本上是纯农家子弟,受现实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学生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少,影响了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口语交际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狭隘的交际面严重妨碍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父辈朴实、厚道的性格在他们个性发展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不爱说话,不敢说话,缺乏自信心,不愿与人交流成了严重的通病。而且我们的学生由少年向青年的心理转换,也增加了学生的羞涩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对语文漠然视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语文学习不认真,抱着“学不学一样”的心态,上课时无精打采,漠然视之,对课后的语文作业也是听之任之,不想做就放弃,尤其是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自以为语文是一本“不变的万年历”,只要过去学得好,现在可以放一放,因此,语文被学生们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甚至认为学得再好也没数理化有用,还得依靠数理化提高分数,即便是不学,语文分数也
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学科,历来有很多学生不喜欢。面对语文的“博大精深”,学生说高深难懂;直视语文的“包罗万象”,学生说无从下手。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学习仍然处在被动中。究其因,初中阶段,如果用三年的时间仅限于六本语文教科书的学习,且不说容量小、知识面狭窄、缺乏趣味性,也更谈不上学生能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了,学生天天重复着无可创新的旧事,厌学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文章用语什么时候可以繁,什么时候可以略,是很有讲究的;在我们使用的各种版本的語文课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现举几例,与大家共赏。  1、用墨如泼,以繁胜简,痛快淋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其精妙之处在“拳打”之上。鲁提辖三拳打死凶横无理欺小凌弱的“镇关西”,这三拳作者极尽繁之妙,写道: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
“瘦”字在古诗词中表现出的愁苦之情,即悲情美;同时分析它在古诗词中表现的气骨美,即遒劲有骨力。本文通过分析以“瘦”入文的经典诗词,深入挖掘“瘦”字的深刻内涵。  在古代诗歌中,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它就是“瘦”字,比如“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李凭箜篌引》)、“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
王友早就忘记了他拿到别人的第一张名片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那是一个什么人,什么身份,什么模样等等,都记不得,甚至是男是女都想不起来了。没有了一丁一点的印象。后来他也曾努力地回忆过,却是徒劳。他问了问身边年纪较长的人,社会上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名片的,结果谁也说不准,有人说好像是在八十年代后期,也有人说好像更早一点,或者好像更晚一点。其实这都无关紧要。从前谁都没见过这东西,可是自从流行起来后,发
于漪说过:“学语文,首先把课文读好,才能体会语文味,真正感受语文。课文读好了,说话就流畅了,写文章就有顺序了。”的确,如果连文章都没有读懂,又何谈理解,何谈说话呢?朗读能加深句子的理解,增强语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了这种作用。在读中品味语言的魅力,在读中品味语文的味道。  一.在朗读中把握文意,提升语感  朱熹提倡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到字形,领悟含义
文言文的学习一直被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有的同学甚至一见到文言文就犯“晕”,学生虽然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但是上课时仍然会觉得是在云里雾里,老师授课当然也是以疏通文章大意为首要任务,然后再对部分字词做重点讲析。即使这样,文言文教学仍然是困难重重。课内的文言文已经让学生感到为难了,课外的文言文更是难上加难,有的同学甚至戏言:古人为什么要写这样深奥难懂的文章呢?其实,文言文的学习也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