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带学教学法在初中名著共读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lg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學带学教学法侧重于教师在教前对学生作全面的考虑、到位的准备和充分的预设,在教的过程中采取以“直系”学生帮带“旁系”学生共同发展进步的教学过程。名著共读能及时跟踪了解学生阅读进程,方便交流,分享和互动,以学带学教学法应用于名著共读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与评价鉴赏能力,发展了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审美观,最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以学带学;名著共读 ;实践研究;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076-01
  “以学带学”教学法是新课程新课标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有实效性的“合作学习”。“以学带学”教学法应用于名著共读,侧重于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情方面进行全面、充分预设下,通过课上课后实现“直系”学生帮带“旁系”学生共同发展进步的教学过程。“直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既能老师那里吸收养分,又能通过自主学习吸取养分,同时,还能帮助、指引、督促“旁系”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学生)进行学习。通过“直系学生”的帮带,以实现更大层面的进步,从而全面提升的教学效果。“以学带学”式的教学是“教带学”、“学带学”等多元化互助形式共同进步的学习。
  一、以学带学教学法应用于名著共读的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经典。名著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名著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既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同时也是师生共读、生生共读的过程。以学带学能更好地让更多的同学在适度的指引与协助下钻研文本,有利于加深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以学带学应用于名著共读,既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又避免了远离文本的发挥,具有实效意义。
  二、基于以学带学教学法的名著共读模式的构建
  名著共读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起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阅读整本经典文学作品并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的过程。共读方案的实施,可以从阅读片段、节选到阅读整本书。以学带学式名著共读,采用“共同初读—个性品读—群体研读—反思回读”四步走的方式进行。
  (一)基于以学带学教学法的名著共读模式的目标构建
  《2017广东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完成12部名著的阅读。学生阅读时往往采取浏览,关注情节,阅读处于浅表层次,从而忽略了语言文字的精妙,忽略了文字间渗透的核心内容。以学带学教学法的名著共读模式,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分享读书的喜悦,提高阅读能力。
  (二)基于以学带学教学法的名著共读模式的阶段活动构建
  在以学带学教学法的名著共读模式的阶段活动中,我们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直系”和“旁系”学生都充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阶段:共同初读(两周时间)。利用每天的早读课、傍晚读的两个15分钟,分别由老师、同学接力读名著以及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与老师一起阅读的方式完成初读。引导学生在读完每个章节的内容后,作出思考:这一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为什么?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起引子作用,“直系”学生对“旁系”学生进行指引,带领着同学们一起读。
  第二阶段:个性化细读(两周时间)。这一阶段,由以学带学小组中的直系学生选择专题,小组成员商议再作出最终选择。老师首先指引“直系”学生设置专题及其支架,如专题一:情节深挖,专题二:人物探究,专题三:写法探究,专题四:感受收获。由“直系”学生提供支架设计,对“旁系”学生来说,更容易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的效果。
  第三阶段:群体研读(两周时间)。在这一阶段,组内交流讨论,确定讨论主题,组内互助释疑,一个小组选定一个研究专题,由小组合作进行,小组成员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点评、同学互评。这一阶段,老师提出要求,全员共同参与,小组合理分工,做到人人都读书,个个都探讨。
  第四阶段:反思回读(一周时间)。在这个阶段,形式可以多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一次回顾阅读收获,可以开展以下活动:1.可以用知识树或思维导图梳理本书的情节、人物等知识点;2.可以写写书评,推荐这本书;3.可以谈谈阅读的给了你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以学带学教学法应用于名著共读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
  人文内涵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什么书,书在他的生活中占什么地位――由此决定他的精神生活是否丰富,他的觉悟程度以及他对生活目的的感受……”
  阅读是教育的主导力量,名著共读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的、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以学带学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名著共读,提高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增强了学生阅读、鉴赏、评价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最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以学带学在名著共读中的应用将让学生爱上阅读, 与经典为伴,让书香浸润心灵,点亮人生!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到的教学资源,通过传统文化渗透推动课堂教学活动地有序开展,也能立足传统文化渗透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情感态度。基于初中生呈现出的学习意识与实践探究能力,语文教师需改变陈旧的授课模式与知识讲解的方案,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可以在改变初中生灌输教学状态的基础上实施创新性的课堂教学,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
【摘要】 在新课改结合了当今互联网教学发展的前提下,对于初中学生在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身体素质发展要求也提出了更为细节的规定。众所周知,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实际上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初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领导下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技术进行课堂改革实践,但是另一方面很多初中学生也因为过于依赖沉浸互联网而忽视自身的体能训练,为此需要结合互联网发展的形式特点对学生素质提升策略进行现代化方向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群体性的自主探究活动,也是耗时耗力的一项主题式的活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合具有时代特征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为此探寻一种高效的课堂形式,是教师必然的选择。在项目学习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构建,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实现深度学习。然而,农村中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项目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学科的主要教育环节,初中语文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丰富初中生的见闻、拓展学习视野、升华思想情感,对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教学作用。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学的效率普遍比较低下。为了提高初中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要点,针对初中生的性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从世界范围内看,学生从整体素质上仍有不少弱点,集中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差。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教育必须以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 创新 培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
【摘要】 元认知策略指的是在英语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计划、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它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可以放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 培养 山区高中学生 元认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用心灵感化心灵,用心灵滋润心灵。也许正是因为笔者常年在教育一线从事班主任工作,使得笔者与学生的沟通永远都是居高临下,永远都是在说教。而孩子们最需要什么?我在反思,我在进步,我一直在寻找答案:他们需要的是关心,是爱护,是尊重,是心灵真诚的交流。  【关键词】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心灵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032-01  当
【摘要】 智慧课堂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灵活的方式方法,在关注学生能力养成的条件下而构建的高效课堂。智慧课堂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新型教学方法,进一步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教师引导者的定位,让师生能够自由的沟通,所以智慧课堂也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构成。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展开论述,提出了有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教学 智慧课堂 
【摘要】创新能力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思维活动转变为实践的重要举措。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该时期培养其思维意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41-01  
【摘要】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处于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数学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它隐藏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然而,大多数学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对解题没有数学意识,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觉得这是一门特别难的学科。在学习数学时,抽象思维的培养的占比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就是教会学生探索数学的必备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