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改下构建中学英语优质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日益完善,为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靠课堂40来分钟,不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讲都是有限的。
  关键词:导入;兴趣;能力
  英语老师如何抓住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质保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对教学设备还较为落后的城镇中学尤为重要。
  一、抓好英语课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往往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对整节课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会大有裨益。上新课时,我采用“兴趣导入法”。例如:开始时,师生一起唱1~2首英语歌曲,师生、生生进行“Free talk”,创造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有趣的情景和语境,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不知不觉地保持注意力集中。 另外,我还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直观”导入法,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投影片等导入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种方法清晰、简单、明了、有效。②“以旧带新”导入法,通过有机地选择与新知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按“温故而知新”的原则,进行对比或提问,以唤起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回忆,自然地引入和理解新知识。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英语教师和学生知、情、意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在愉快、安静的环境中学习,用热情、诚恳的语言获得学生的信任,对学生充满信任和希望,让爱的情感在师生的心灵之间架起桥梁,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大脑机能的可塑性比较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也比较强,容易通过感性----直观的方式掌握英语,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多利用图片、直观教具、实物创造语言环境,并尽量通过手势、表情、语言来诱发学生的兴趣,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在课前画一些相关的图片,拿到课堂上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在教学“My family”时,我让学生找来自己的全家福,在班级里谈谈自己的家庭成员。在教学相关职业时,我让学生找来一些职业服装和衣帽,让学生上来扮演角色,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三、要以实践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些观点是探究发现法的思想基础。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主要培养学习者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究,注重在学习过程中质疑问难,带着问题去研究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提到:“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课标强调学习策略的探究性。脱离探究、实践的英语教学不能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运用设问置疑、实际观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产生探究的动机。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按照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教学方案。创设新奇的、有艺术性和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讨论、合作、竞赛、操作、论述等活动,采取pair-work,team-work,group-work等形式,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这里,最主要的是学生的态度,要使学生渴望对问题有更多的了解,愿意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合作学习是现代学习和工作的显著特点,也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探究学习能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学习方式和机会,能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把语言知识和技能主动转化为交际能力。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课堂组织教学的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四、要让创新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仅仅是他拥有的知识的量,还在于他的学术能力、事业心和开拓创新技能(创造力)。人们不难获得一个共识:新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着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给学生思维活动留下空间和时间,彻底改变那种封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先从培养学生创新愿望入手,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创新空间。只有在全身心都放松的情况下,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习和创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蕴涵的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开展相应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巧设目标,可以设计四种教学目标:基本目标、初级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层层达标,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激情;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经常在课内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要经常对学生讲“Trust yourself!”“Never giveup!”“keepupyourcourage!”等激励性话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里普遍存在着“蹲宿舍”的“宅”现象,本文主要从环境外因即学校硬件设施条件、网络环境、“宅”文化环境等三方面探讨了其对“宅”心理的影响,为对症下药治“宅”现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宅;网络;心理  现今,在大学校园里长时间处于“宅”状态的学生已不少见。这些“宅男”、“宅女”们蜗居宿舍,懒于动弹,基本足不出户,将主要时间与精力投向网络,以网络为
摘 要:篮球文化在高职院校缺乏文化氛围,建立人文篮球理念,完善篮球制度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解析了篮球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内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影响篮球文化发展的基本因素,并为我国高职院校的篮球文化传播提出建议,进而促进篮球文化中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篮球文化;高职;构建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开始重视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作业批改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作业批改缺乏实效性,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本文结合初中数学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其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策略  无论对于何种学科,作业批改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传媒业逐渐迈入崭新的媒体融合时代。这也给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高职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院校,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实用化人才摇篮。因此探讨数字信息时代我国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传媒艺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培养专业高技能型艺术人才的意义  1.时代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逐渐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进行初中地理教学,使学生学好地理课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加强和改进。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认识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只有认识正确统一,才能形成高效的战斗力。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尤其是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对策问题”。  【教材分析】对策问题是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在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教材选“田忌赛马”作为例题,是因为它是运用“对策论”最古老、最典型的案例,研究的是竞争双方采用什么对策才能战胜对手。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故事,并从中体会对策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摘 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tl,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一tk,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一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所谓“应试教育”,就是单纯为应付考试取得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实际上,“应试教育”是一种面向少数人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这种教育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教育规律和时代的发展,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自进入90年代以后,素质教育已越来越成为中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国家对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求,现在提出了素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解三角形的教学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及教学目标,在解三角形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重点讲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使学生对解三角形的基本理论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其次,应采用例题教学的方法,重点讲解如何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三角形问题。再次,合理开展实习作业,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选择针对性的题目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