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新课改的思索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u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语文课程教学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本文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于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分析;方法
  初中语文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好初中语文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的科目,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如何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就初中语文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探究。
  一、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使新课改的精神得到真正落实,首先要转变课程观,将文本转变为体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程被理解为最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忠实传递者,不会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创造。新的课程改革完全改变了这种理念,将课程逐渐由专制转变为民主,由封闭转向开放,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课程,更重要的是去体验课程,也就是将课程不再当做一种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过程,教师不是单纯地去讲授知识,学生也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开发。其次,要转变教学观。以前将教师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智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改改变这种理念,将教师的“讲学”逐渐转变为“导学”,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相长。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成为学习上的共同体,做到民主和谐,相互促进学习。将教学的过程定位于交往,将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书本对话、师生对话,使教师的教逐渐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师则是学习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二、倡导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当作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因为学生是具有主观思想的人,是认识和实践的主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要想使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必须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最主要的参与方式,通过小组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去分析语文,加深对语文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在具体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担任组长,其他学生各有分工。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适合学生讨论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去发言、讨论、互评,并积极交流学习的情况和结果,由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形成固定的结论。例如,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语言优美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赏析课文中那些美的语句,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发言,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这种相互学习探究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模式,由“满堂灌”转向“牧羊式”教学
  传统的“满堂灌”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牧羊式”的教学方式是告诉学生哪一种知识需要去学,应该怎样去学,教师要把学生带到指定的方位上,就好像牧羊人把羊带到茂盛的草原上,让“羊儿”自己去吃草一样,教师只要小心看护,组织和引导“羊儿”吃饱就算完成了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学生的个性。
  2.学习方式,有“接受式”转变为“探究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施展。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自己可以自我操作、自我思考、想象和发挥,学生可以由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同时,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激情,张扬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有效挖掘语文教材的资源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素养。
  3.教学方法,由“繁琐讲解”转变为“导学导悟”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在于教師在课堂上不厌其烦的讲解,根本不去顾忌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样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改变了这种教学的状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乐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水平,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转变过去不停地课堂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自学,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真正语文水平。
  4.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多鼓励、多表扬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句带有评价色彩的话语,很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都有可能发生转变。课堂评价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往往都只注重结果,常常是单一的“对”或者“错”的甄别,缺乏基本的感情色彩,这就丧失了评价的基本意义和价值。新的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课堂评价,树立教学评价的先进理念,就是课堂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个性、要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课堂评价要充分多元性,逐步改变只有教师一人评价的单一方式,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感受,重视学生的看法,通过多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之,初中语文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初中语文能够奠定学生良好的文学基础,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以这次新的课程改革为契机,逐步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创新语文教学手段,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祁士英.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0(8):54-55.
  [2]尹素云.提升语文素养回归教学本质——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11):27.
  [3]张军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思路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66-67.
  [4]孙子东.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58.
其他文献
上海博物馆二○一八年十二月至二○一九年三月的跨年度董其昌大辰,对于认识中国书画的优秀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事实上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个意义,当然是正面的,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宜宾市境内,平均海拔高度在600-1000米左右,气温一般不低于0℃,最高不超过30℃,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景区内共有竹子400余种,13万余亩,楠竹枝叠根连,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基于阅读,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不会得到提高,训练不到位导致的阅读习惯不良,也一定会影响表达,写作能力也不容易提高。
岭南书法在宋代开始成为真正的兴盛期.其时,肇庆、英德、海南、广西(古属岭南)等地有为数众多的石刻碑记,宋代书家苏轼、米芾都曾贬谪岭南,推动了岭南书法发展;明代大儒陈白
摘 要:进行课堂合作教学可大大增强了班集体的内聚力,学生之间较为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困难也减少了;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民主合作气氛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经历成功的体验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既可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发现自己的学习潜力,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投入学习,学业成绩也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教学  几年来,在《新课程标准
本文介绍了江苏卫视为实现高标清频道节目制作与包装所设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介绍了卫视节目制作系统在全台网架构下如何实现与演播采集系统、播出网、媒资网、高清包装网等
摘 要:时代要求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能力。做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初中英语和其它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  时代要求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能力。做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初中英语和其它学科一样,肩
摘 要: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这与我们当前新课标指出的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陶行知;语文课程标准;以生为本;生活化;教师  
摘 要: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意识到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和体能。然而當一个人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面对压力、遭受挫折而出现心理障碍时很少想到通过运动来改善情绪、消除心理障碍。人们更不知道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预防一些心理疾病、保证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实际上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人们要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那么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是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实践中班主任该利用哪些资源来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不难发现学生身边的教育素材就有很多,这些教育素材有的是班级里随时发生的事情,有的是教材中出现的教学资源,还有最丰富的一类就是学生的课外资源。应用这些课外资源对于初中学段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时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班主任;利用;课外资源;学生;德育教育  学生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