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与紧密结合,使数学思想容易表达了,数学方法容易实现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因此,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完成数学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未能实现的工作,而且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工具,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变,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支持,实现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目标改革和数学手段改革的三重任务,本文主要谈谈数学教师应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真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如:在教学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要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师利用计算机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显示山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即计算机模拟和实物操作演示、投影显示“联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易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进程:(1)探讨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改变,(2)探讨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教师利用计算机依次显示:①一个梭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②把这样的5个正方体摆成一排;③把这样的正方体3排摆成一层;④同样的共摆2层(最后得到一个体积为3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3)分组实验,学生以4人为一组,用3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派代表上台当“小老师”,川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拼法,并说出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总个数的关系,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4)归纳体积公式,(5)验证公式,通过以上教学进程,把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是教师每堂课应努力追求的目标,而传统教学手段往往不得力,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从而能以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同学,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对于“周长”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先让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然后让一只瓢虫沿着它爬一圈,问:瓢虫爬了多少米?它爬的路就是长方形的什么?然后,让学生照瓢虫爬的路线用手指在空中学画一遍,使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建立了“周长”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了桥梁,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媒体演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深化学生图形变换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更加广泛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更加多元化,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数学思考活动,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自主探索和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显示信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和控制反应等功能上,表现出良好的特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在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出示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做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看到可以这么比较的物体。没有感性认识,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而用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配有长方形(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着前进;装着椭圆形车轮的汽车忽高忽低地前进着:车轴没有装在圆心的汽车歪歪斜斜地行驶着……学生在笑声中最直接地感受到了车轮是圆的,车轴应装在车轮圆心的道理,这样的教学达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实践表明,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实在的作用当然,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点远不止这些,它还需要我们教师从教学进程最优化的角度去研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基本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立体图,  技能目标: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发展目标:渗透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具和学具准备    多媒体
笔者从一个外科兽医的角度向同行介绍几例羔羊瘤胃瘘管手术的方法及步骤。因为手术的要求不同,难度较大,笔者成功地做了16例0~25日龄羔羊的瘤胃瘘管手术。手术的目的是提取羔
新疆是全国重要牧区之一,天然草原辽阔,毛面积0.57亿公顷,可利用面积0.48亿公顷。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改善直接影响到新疆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具有重大战略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创设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时
一、背景与主题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思考的要求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两个过程的有机统一,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反思,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时代发展的潮流,现将我的人教版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中的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对“错
以WTO推荐的纸片法(K—B法)为基础建立的对不明成分和含量的复方抗菌药物制剂药敏试验方法,对临床分离的96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大量的试验数据可以建立适
[摘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创造性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创性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染的变态反应性疫病。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家畜。在流行过程中常常波及到人,布鲁氏菌可以经消化道、皮肤黏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