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人为本”中透视“以生为本”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新课改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而“以生为本”本质上是“以人为本”,本文就从以人为本的四个维度具体阐述“以生为本”,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的重要性,为“以生为本”寻找到其“根源”与“归宿”。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人不仅是目的,而且是主体。“以人为本”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并日益为社会所接受。我们将这一思想引入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具体地阐释为“以生为本”。教师要理解学生并协助而不是教导他们或灌之以大量间接经验,下面我从以人为本的四个维度具体透析“以生为本”。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演绎“学生与课堂”的关系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我们将其迁移到“以生为本”中就是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使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
  有的学者将课堂分为“知识课堂”和“生命课堂”。“知识课堂”是为了知识而教学,一切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通过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则成了知识的奴隶,课堂教学在强化学生掌握某些知识的同时,失去大量教育的机会,失去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这正像有人感叹的那样:“成也教育,败也教育!”“生命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一方面知识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另一方面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生命课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体。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富有体验性的。在此我们极力倡导“生命课堂”,是因为“生命课堂”将课堂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为“活”的课堂,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为“动”的课堂,由过去“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学生学习的方式在传统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出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
  如果“知识课堂”是预设性的,那“生命课堂”则是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并且更侧重生成性,所以只有“生命课堂”才是适应学生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努力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理解和创造中促进自身成长和发展。
  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演绎“学生与成绩”的关系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主要是针对过去的“以物为本”而言的,过去是将人作为手段用来促进物的发展,或者说是促进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而现在则是将其进一步发展,让经济或是生产力反过来促进人的发展。也就是说将人与物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作为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尺,更侧重人的发展。同理,我们将其迁移的“以生为本”就是针对“以成绩为本”而言的,不能让学生成为成绩的奴役,要改变过去仅仅凭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
  “应试教育”在我国源远流长。成绩高低也就成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但是这样做就对吗,对学生来说公平吗?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认为,不可把一切归结为一个简单的结论:分数好,孩子就好;分数‘不合要求’,就等于学生‘没有达到水平’。这种奇怪的、教育上无知的观点,看不见人是许多种特点、品质、能力和喜好的和谐统一体。”①“应试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少数尖子,淘汰绝大多数。这样,评价无形之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这种评价的实质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教育不应该是“只顾少数,丢掉多数”,而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教育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与优势所在,分类施教,实现真正的差异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真正立足学生本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以生为本”的内在要求。
  三、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演绎“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公正,不断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发展,既要尊重贫困群体的基本要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又要尊重精英群体的能力和贡献,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他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我们将其迁移到“以生为本”中,就是要让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地位与作用,使他们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中一直存在这样的现象,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和成绩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而成绩差的学生只和成绩差的学生一起玩,两类学生之间很少沟通,似乎是属于两个世界,且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的偏爱无形之中由加剧了这一现象。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出现,我们应该反对将学生贴上标签的这种做法,使学生处于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懂得人的尊严与价值,了解自己在学校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责任、权利与义务,自觉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师生互动但同时离不开生生互动。要实现生生互动就要为其寻找一种适合的方法,即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助性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对一项总的学习任务的某些方面负责,他学好之后,再帮助其他成员,使大家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②。据此,我们将合作学习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个体间协作的最高水平行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向学习者慢慢灌输一些重要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使他们今后在成人世界中进行推理和行事。这些行为主要包括:形成态度和价值,提供亲社会行为,提供其他视角和观点,建立一致和整合的身份,促进批判性思维,推理和问题解决行为等”③。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课堂中,倘若局限于‘同步教学或是个别教学’的二元对立的图式,课堂改革是难以推进的。在课堂改革中最重要的课题不在于‘同步学习或是个别学习’而在于小组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学习,个人主义的色彩太浓,最少的是合作学习,尤其是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④。因此,课堂合作学习是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团体结构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性的协同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正是现今社会对每一个人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也有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   四、从“人与组织”的关系中演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人与组织”的关系上,“以人为本”是针对“以官为本”提出来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官本位”转移到“民本位”,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同理,我们将其迁移到“以生为本”中就是针对“以师为本”而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适应教师的教。“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位出发点对教师进行定位的。
  既然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此重要,那又应该怎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呢?首先,要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师长只能引导、帮助而不能包办代替,有主人翁感,要使他们养成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或活动进行计划、检查、与反思的习惯。其次,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引导,但事事都依靠教师排忧解难,则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发挥。因此,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一定程度的独立活动有关,包括教师引导下的和个人进行的独立活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总是与他们满足一定的欲望、需要与目标相联系的,包括近期的各种具体需要,如好奇与求知欲,争取好成绩,得到老师、父母的表扬等;包括中远期各种目标与理想,如改变学习落后状况,发展爱好与专长,成为现代化建设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因势利导,使学生从实现近期的各种欲求入手,培养他们学习与工作的初步兴趣与信心,逐步发展到实现自己确定的较远大的目标,形成一种自觉的、稳定的内在动力,使之发挥最大潜能和创造性。
  “以生为本”就是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就是把学生作为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不断完善自我的认识结构并获得自身主体现实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引导,是一个向导角色。教师应该从控制型转向服务型,努力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实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总结出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坚持以生为本,课堂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课堂;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增长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坚持生为本,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相处;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新课改的初衷,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第702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②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65.
  ③[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75.
  ④参见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对话.《全球教育展望》,2004(3).
  参考文献:
  [1]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40.
  [2]鈡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社,2008.190.
  [3]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1-77.
其他文献
摘要: 课外活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升华,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保证课外活动质量的关键,是打造品牌性活动的基础。从价值论的视角构建课外活动评价体系,既保证了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又保证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普遍性,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 价值论课外活动评价体系  一、课外活动及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统计学家,哈佛
摘 要: 许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上课能听懂老师的讲解,课后却无法运用老师所讲的知识。针对这一困惑,本文从自组织现象对课堂教学的启示出发,探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老师讲得多、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少,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水平无法跃迁到新一层次的有序状态。最后以《正午太阳高度角》习题课为例,创建自组织课堂。  关键词: 自组织 非平衡 正午太阳高度  笔者在任课的班级进行了一项调查——在地理学习中最
摘 要: 文章以民国时期赤坎发行的司徒氏族刊——《教伦月刊》为基本史料,侧重考察民国时期开平县赤坎镇司徒氏的主要文教活动。通过考察发现,在海外华侨的支持下,侨乡宗族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了新的发展,他们顺应时代潮流,开办学校,设立图书馆,设立促进教育的专门机构,开展文体活动,在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成绩突出,为侨乡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侨乡宗族教育 开平县司徒氏
摘 要: 美术的美,是要用眼睛去看的,所呈现的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而相衬的好音乐会带来一种律动,让人置身画面营造的氛围中,让欣赏者更好地体会其中的美感,产生共鸣。音乐在美术课堂的各环节中的渗透运用,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探索。文章围绕美术课中音乐的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美术 音乐 教学应用  一、引言  音乐和美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艺术是相通的,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
摘 要: 诗歌作为民族文学的瑰宝,高度凝练、情动辞发、文以入情、虽幽必显。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修辞文风,都为诗歌翻译平添了几分难度。作者结合法国释意派理论及中国翻译家的翻译观点,从《三美论》中的音、形、意三方面分析法语诗歌翻译。  关键词: 诗歌翻译 释意理论 三美论  一、翻译概述  所谓翻译,简单来说,就是把一种语言的状态或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状态或形式,从根
摘 要: 教学与评价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的评价方式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式以期末考试成绩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在评价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主体性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作者以所在的广东白云学院为例,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引入基础英语的评价体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摘 要: 宫泽贤治是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人与儿童文学巨匠,有日本学者形容他的作品都“处于一种长眠的状态之中”,有人说宫泽贤治的死意味着巨大的“诞生”。本文将通过对宫泽贤治的生平,童话形成的环境与先天条件以及当时的文艺思潮的考察来探讨宫泽贤治童话的建构及其主要思想。  关键词: 宫泽贤治 童话 儿童文学  一、宫泽贤治的童话世界  宫泽贤治是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人与儿童文学巨匠,他生于日
摘 要: 高校实践教学要在“教—管—学”三方进行思想、组织、信息及考评等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构建由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论文写作、见习实习、专业实践、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模块组成,并能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得到协调发展的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 实践教学模式 教管学互动 实践教学模块  “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1]。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
摘 要: 大学生新移民群体在公共场合主要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在与家人、亲属和同乡进行交流时,主要使用家乡话。在网络场域,他们会使用方言语码,以构建身份认同。方言在大学生群体中保持较好。为了满足工作需要,他们认为提高普通话能力很有必要,希望把普通话说得更标准。他们认为自己又属于家乡,但这种归属感与户口没有关系。  主题词: 大学生新移民群体 认同 语言 社会学  一、背景与问题  近几年来
摘 要: 作为人的精神活动及成果,文化已经完全成为民族国家对外竞争的主要软实力。作为民族文化的内核与灵魂,民族精神是文化自觉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强的重要方面。民族精神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