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情境” 促高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组织富有成效的数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高效。
   观察之一:情境缺乏目的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案例一]《认识图形》教学片段
   教法A:
   教师出示一幅由简单图形组成的房子图。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一座美丽的房子,还有花、树和草地。
   生:我看见房顶上有烟囱在冒烟,主人肯定在做饭了。
   生:我发现这个房子没有装窗户!……
   至此,四五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老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又有新的发现。
   [反思] 情境创设,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而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教法A片段中,教师忽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仅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虽开放,但缺乏明确的观察内容,导致情境地创设未能进入本质。
   教法B就处理得比较好,教师只通过寥寥数语就概括出情境中美景,然后教师及时调控,提出问题:“有哪些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找出常见的图形,再进行抽象。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突出了教学重点,又接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发挥了情境创设的作用。
   观察之二:情境缺乏典型性,造成学生的认知偏差
   [案例二]《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教法A:
   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倒过来的。比如:人可以用手倒立;杯子可以倒过来口朝下放在桌子上,这样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诸如扫地时将凳子倒过来放在桌子上等)
   师出示“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的句子,让学生从左往右读,再从右往左读。
   师出示课题:倒数
  师:猜猜看,倒数是什么?
   (由于受前面那些问题的影响,许多同学都说:“就是将数学倒过来”或“倒着数”。)
   教师接下来又问:你能举个例子吗?
   教法B:
   师:我们班本学期新来了几名学生,经过十多天的接触,他们和同学有了友谊,相互成了……
   生(齐说):朋友。
   师:谁来解释一下,你我怎样理解“相互成为朋友”这句话的?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互相成为了朋友”。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我是他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
   师:日常生活中像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例如,你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
   师: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数学中也有,我们已经学过一些,你们还记得吗?
  生: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直线A就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也是直线A的垂线。
   生:8÷4=2,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数学中具有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一个知识(出示一组互为倒数的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探求倒数的求法。)
   [反思] “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是倒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所在。两个导入片段中,教师都善于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把问题情境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但我们也不难看出:教法A中如此创设的情境,可以说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格格不入,教师只在“倒”字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倒数”的本质意义,师生之间只在漫无边际地“ 侃”着,这样的生活原型只能对学生起误导作用,造成学生以“倒数”概念的认知偏差。
   而在教法B中,教师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互为朋友”、“师生关系”等创设情境,抓住了“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关键。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从感性上初步理解了“互为”的含义,为学生准确理解倒数的意义作了铺垫。
   [写在后面的话]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从上面或失败或成功的教学片断来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应具有实效性。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创设情境不在于氛围营造的简洁华丽之分,而在于有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进其思维活动的展开和认知的发展,这样的情境创设才具有实效性。
   2、情境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差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故事、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使他们从内心感到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3、防止认识上的“唯情境论”。在充分认识情境的实效性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对于一些不便于或没必要创设情境的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情境的使用尺度,即:创设情境应该“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4、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的学习,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学习,如果是靠高压的政策或管制得到的数学成绩,我们牺牲的将是学生的兴趣、自信、诚真,那是得不偿失的,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也是相悖离的。
  
   【作者单位:义乌市稠城三校浙江322000】
其他文献
对于学习而言,“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出最高的效率;兴趣可得最棒的成果。”在英语学习中更是如此,我们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激发、调动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谈一点个人浅见。    一、别开生面的导语,是萌芽兴趣的土壤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也将进行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课堂中师生的角色错位,已不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而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随之改变。    一、学生的主角身份的转变  现在的教育观认为,课堂上注重让全体学生形成主动的习惯,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卢梭说过:人是“自由”的主体,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育者需要尊重学生的“天赋”。学习者
当前,我们所听的许多公开课,多媒体课件必不可少,似乎惟有这样才能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教师往往费尽心思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而将唾手可得的课本上的丰富多彩的插图置之不理,舍近求远。殊不知,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这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或表达课文中心,或揭示课文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对小学生学好语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就谈一谈对课文插图的运用。    一、利用插图,训练学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质疑,应当界定为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一些按常规推理或原有思维定式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提出疑问的心理过程。它的最大特点是,人们怀着渴望求知的心情,对某个问题探个究竟,促使人的智力活动日渐丰富。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
一般的语文课堂提问浮浅、随意、琐碎甚至无效,不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发争议,阐发观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性的指导。一堂语文课的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语
我总在看月亮  老觉得它不够圆  今晚我要去修补它  爬上高楼  再放张桌子  再加一个长梯  让爸爸在地面看看  看我贴上去的月亮  是否  歪(wāi)了  点评:这是一首可爱的诗,诗中的想法可真大胆呀!小作者看到月亮不够圆,就想把它弄圆一点。他想爬上高楼,放张桌子,再加长梯,就像电工师傅修电灯那样去修补月亮……我们可以从小作者的诗句中读到孩子的纯真。  (指導老师:张 华)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作 者:汪培珽  出版社:时报出版社  内容介绍  本书介绍“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的实际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提供私房英文书单,同时针对常见的英文学习风潮和认知迷思,提出中肯建议并加以厘清说明,让父母能遵循正确的态度与方向,陪伴孩子快乐学习、自信成长。    《如何做最好的校长》  作 者:魏书生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介绍  做最好的校长,必须具备激情、魅力、
最近几日,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个性化发言几乎绝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也在课堂中泯灭了。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学生通过日记向我诉说了他在语文课上的心理感受:“老师,你在语文课上对同学的评价那么高,使得其他同学失去了信心,都在怀疑自己的答案。”读罢愕然,难道我的评价过了火?平日里评价的画面一幅幅的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发言最棒”“你的发言极具文采,可以与文章媲美”“你提的问题太有思考价值了,简直无
小学数学的教学可以分为概念教学、运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等。其中,概念教学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中不断研究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也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发展之中,其认知结构比较简单具体,数学知识又比较贫乏,认识数学概念主要采取概念形成的方式。国标本苏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三册第48页“厘米和米”单元教学内容,安排的“认识线段”正是这样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时有存在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而忽视以学生主体的“学”的现象。学生们在“接受学习”状态下,个性被泯灭,智慧被冰封。    一、创设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曾发现: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比女学生要强烈,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症结是:因为我是男教师。于是,我想方设法关注女生,多给她们表现自我机会,不吝啬鼓励与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课堂上形成男女生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