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材用活让儿童乐学

来源 :青苹果·教育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小学生识字太少,必然会拖阅读、写话、习作的后腿。研究表明:小学生手部的肌肉还不够发达,写字缓慢而又吃力。因此,我们说儿童识字负担重,其时只是重在“写”上,让儿童多识少写就会轻松得多。怎样做到既增加小学生的识字量,又不致于增加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呢?我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
  1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汉字
  一年级是学生成长的起点,初次接触到语文课本,他们会产生新鲜感,产生热切的学习渴望。大量的观察和调查表明:在小学生的学前生活中,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地认识了一些汉字,因此他们已经有了一些识字的“前期经验”。在学习中,他们这个年龄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游戏、故事和活动!所以要让他们对学习内容重视、感兴趣,就必须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活动中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识字教学。我们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可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来辅助教学,课堂上应多设计一些儿歌、游戏活动。练习生字时,可采用摘苹果、夺红旗、找朋友等方法。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既学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上识字课时不但不会感到厌倦,而且个个兴趣盎然。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一是利用故事。具体的做法就是将所学的内容编成故事,创设情景,让他们在童话故事中参与学习。二是利用“前期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期经验”,为学习较为抽象的文字符号铺平了道路。比如儿童多次接触妈妈,多次得到妈妈的呵护,多次听到“mama”这个声音,如果在妈妈的胸前又佩带了一个写有“妈妈”的标志,久而久之,他们的头脑中就会逐渐建构一个由图象、声音、语意、符号整合而成的相似块。在随后的日子,即便是妈妈不在眼前,只要听到“mama”这个声音,他们头脑中就会立即浮现妈妈的图像;只要看到“妈妈”这两个字,他们便能够迅速地认读,使他们对文字的认读变得轻松、愉快。三是利用音乐、舞蹈。让学生在唱歌、跳舞中学习、放松。如在教生字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找朋友》:把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写在学生的头饰上,让学生戴着生字头饰,随着音乐响起,这个学生就跳着、唱着下去找朋友,找到后两人一起把它读出来,读正确了就全班齐读。也可以准备字形结构相同的或能够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唱的歌词如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放松,而且巩固和训练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最关键的是他们在唱和跳中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四是利用游戏。从学生年龄特点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小学生对游戏更感兴趣,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游戏。如利用卡片的游戏就有:摘苹果(学生任意摘苹果读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苹果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从自己的苹果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看谁跑得快(老师读,持相应卡片的同学迅速跑到讲台领读);看谁反应快(请部分学生上讲台,并发给卡片,老师念,持卡人迅速站出来读一遍,反应慢的或是错的就回座位,留下的最后一个为胜利者);找朋友;点兵点将;开火车;回声游戏;同桌认字等。在变化多彩的游戏中,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识字学习在游戏与活动的情景中变得轻松而愉快。五是利用“词串识字”。“词串识字”的编写意图是将原来孤立的汉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使其成为合辙押韵的“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诵读。这样,学生就能较为轻松地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教学《识字5》时,把12个词语组成“韵语”:
  沙滩 贝壳 脚丫
  海风 海鸥 浪花
  珍珠 鱼虾 海带
  港湾 渔船 晚霞
  这样就围绕着大海这个中心把词语“串”起来。经过精心组织,这12个词语就产生了内在联系,并形成了一个极为生动的语言环境,读起来就像是一篇小韵文。由于“词串识字”的设计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还配上了形象,具体的情景图,“词串”里的词语与图中的事物一一对应,学生不但可以借助图画识字,而且可以认识事物,提高认知水平。
  2 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汉字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自主性活动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你若是不及时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多地、积极地、自由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体验教学中的乐趣,他們会马上转移注意力,自己玩自己的了。例如:课堂上的“插嘴”现象,由于低年级学生自控力弱,心理所思往往脱口而出。有些教师觉得搅乱了纪律而加以斥责。殊不知,这恰恰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浇灭了他们体验的热情。《课程标准》里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认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获得的任何知识,都是他们自主地、能动地生成、构建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如:让儿童学习“咕咕咕、叽叽叽、喵喵喵、呱呱呱”等象声词,就要求儿童“亮开嗓门儿学学”。小学生很喜欢小动物叫,这是小学生的天性。让他们自己去叫一叫,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对象声词的体验。又如,要求学生给几个句子加上小动物的叫声,然后再读一读。“夏天的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在池塘里_____地叫。”先不加小动物的叫声读,再加上小动物的叫声读,两者比较,学生就能感到加上后句子显得更生动。为此,我围绕“让学生充分体验”这个中心设计教学。如:在教学《操场上》这节识字课时,识字内容多为体育器材和体育动作名称。我课前准备了足球、篮球、拔河绳、跳高横竿等,上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认识这些体育器材及体育动作名称,再出示相应的生字卡片,用实物演示法让学生认字。让学生根据体育器材及体育动作名称找对应的生字,如果学生找不出来,就请同桌帮助,如果同桌也没有找出来,就请其他同学主动帮助,直到找出为止,这样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在成年人的眼中,也许认为一年级的学生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教。其时,他们有着很大的潜能,只要你引导得法,多给他们体验的机会,他们就能放射出最灿烂的光芒。如:在教学生字时,我发现有的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已经学过一些生字,我让他们站起来先读,老师边听边评,让读得最好的教读,学生也会在老师的评价中自觉地改进,还可以让提前会的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由于一年级学生有爱表现的特点,谁都想当小老师,所以对学习特别投入,有的学生甚至在头一天就开始预习,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体验到识字的乐趣。此外在教学时,还应多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多给他们自主掌握内容、随意表达意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时间,老师要做的就是信任和鼓励他们、尊重他们,与他们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3 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汉字
  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学期要学习400个左右的生字,这是一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如果让学生被动地记,机械地抄,学生会厌倦。教师应结合典型课例,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抓住汉字的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具有自主识字的能力,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如: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自主识字的方法,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字中哪些是你认识的。当学生说出后,我及时鼓励他说:“你真棒!”并问他是怎么认识的。学生会说:“我是在阅读带音节读物中认识的。”或者说:“我是在广告招牌上看到请教父母认识的。”“我是在电视上认识的”。“我是……”等等,我抓住机会及时鼓励:“你真是个有心人!”学生听到老师这些真诚的鼓励和表扬后,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自主识字的信心,自主识字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也会更加高涨。他们处处留心,主动在商店里、大街上、电视上、路边的广告牌上等日常生活中识字,從而增强了他们的识字量。同时,激发学生收集商标字及有关图片的兴趣,并让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剪贴成集,拿到班里向同学展示,把其中的得意之作张贴在教室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敢于当众表现的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习生字时,我常常用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识字方法的探究,使他们在讨论、争论中共同进步。如:
  加一加识字,如:灯(火+丁)、胳(月+各)等
  减一减识字,如:支(枝—木)、交(校—木)等
  比一比识字,如:洲—川、记—纪等
  归类识字,如:腰、胳、病、疾等
  用这种方法识字,学生们不但识得快,而且记得牢。
  通过以上三点的尝试,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很强的兴趣,不管对与错都喜欢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管老师有没有要求,都喜欢预习,提前读读后边的生字。他们觉得学习语文很快乐、真有趣。虽然这是一点小小的尝试,可是它告诉我们:只要抓住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激趣,注重体验,注重自主,即便是抽象、枯燥的内容,也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作者单位:阜阳市临泉县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和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话筒、摄像机等设备及其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能综合运用PowerPoint制作一份毕业留念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中结合理想教育,整合德育的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珍惜友情的情感,培养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毕业留念册的构思、创意。  教学难点:  毕业留念册
期刊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德育教育;缺失;策略  小学学困生教育,是使许多教育者头痛的工作,而面向广大学生,努力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困生得到有效转化,是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体现,也是教育改造人这项功能的具体显示。学困生被转化的过程,展现了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的自我提高、升华,也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及教育艺术。  1 学困生的划定  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上存
期刊
【关键词】数学语言;口头表达;以学定教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  数学学习的过程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正处在起步阶段,教师必须加强“说”的训练,以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课前的预习程度,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
期刊
【关键词】画板汇形;几何直观;策略思考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乏数学思考。不少学生通过六年的数学学习,学到的知识却很少,不会分析问题,不会数学的思考,当然思维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当他们跨进初中的门槛后,普遍感到思维跟不上。这些都是数学思想方法缺乏的表现,几何直观是新版课标提出的十大核心之一,其各项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成果和实际操作较为缺乏,仍有许多问题未
期刊
【关键词】小班;分享;培养  分享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方式之一,指将自己喜欢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以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分享,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要愿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
期刊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就其概念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被人类一直继承延续的传统文化形式。从其概念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人文艺术、传统工艺技能等,这些都是历史文明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例如,传统戏曲、民族服饰、民俗礼仪、传统节日、传统食物、传统手工艺术等。从其内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的
期刊
【关键词】D.H.劳伦斯;性伦理观;道德  D.H. 劳伦斯作为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小说,在他短暂的44年生涯之中,一共创作出了12部小说。从20世纪开始,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工业革命和非理性主义的否定愈演愈烈。然而劳伦斯的作品主要关注在这些领域注定了他会陷入世人的指责与不解之中。然而对于今后研究劳伦斯的学者而言,从他的第一部著名小说《白孔雀》到他的封笔之作《查泰莱夫人的
期刊
作为普通高完中,面对地震灾后异地重建和生源质量普遍低下的客观事实,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大胆地提出“寻求合适的教育”教育理念,以“突出‘两类’教育,建设特色高中”为办学思想,以“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学习、助学生成功”为办学目标,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军、科、体、艺”特色鲜明,学生转化率连创新高,教育教学业绩凸显,连续五年获得德阳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三年获得“高考特别奖”,社会美誉度急剧
期刊
【关键词】集体意识;合唱艺术;培养;演唱形式;集体劳动  合唱是一种古老而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起源于欧洲,来自民众,合唱是集语言、音乐、演唱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从音色、音准、节奏、声部、情绪、表演上无不要求参加合唱训练的人具有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1 合唱是集体意识的体现  合唱这一形式代
期刊
【关键词】大科技时代;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探讨  大科技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以及包括人们的道德生活的中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尤其是科学技术本身也渗透着伦理道德理论和道德意义。从某种意义来讲,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存在紧密相连的关系,需要相关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便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1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概述  虽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不属于同一个领域,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