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早教没好处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200512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则新闻报道了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简历,主要包括:教育经历、课外学习、体育运动、阅读、个人特长、参赛及获奖情况等。其中,教育经历相对简单:2009年上幼儿园至今在北京某胡同幼儿园就读。课外学习:2010年开始学习瑞思课程,已完成Pre-K、K、prerise三阶段学习,进入S1课程。这些专业术语看得人一愣一愣的。此外,还学习了钢琴,中央音乐学院专业老师一对一授课。
  更厉害的还有体育运动,在幼儿园期间,这位小朋友学习了轮滑、冰球、武术等。个人特长也让不少人汗颜,“热爱体育、喜欢钢琴、喜欢思考、喜欢舞蹈,会写300多个汉字,能进行日常英语对话等。”
  像这样一份“充实”得让大学生都自惭形秽的幼儿园孩子的简历,实在是叫人很无奈。如此丰富多彩的求学经历,恐怕连许多成年人也很难拥有吧!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父母从小就给孩子培养多种才艺技能,恨不得他们“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精通。可是,学龄前儿童真的需要精通这么多的才艺吗?精通更多才艺就能保证孩子未来的成功吗?
  过度早教也未必好
  美国科学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为了研究早期教育能否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选取了哈佛幼儿园里的一些孩子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发现,让孩子变得聪明很容易,特别是经过一些社会机构的强化培训之后,孩子确实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优势。如在英语口语方面,他们会比其他孩子要强。
  但孩子在才艺上的“早熟”也未必就是好事。坦普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20名3岁左右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一些孩子上了以学业为主的幼儿园,还有一些则去了以社交为主的幼儿园。
  研究人员发现,在他们5岁时,前者比后者能懂得更多的字母和数字。但当他们上小学以后,前者并没有比后者显示出更高的智商,他们的优势没有了。而且,前者比后者的创造力更差,对学习更缺乏热情。
  这是为什么呢?研究人员认为,对于幼儿园的儿童而言,早期教育只不过是采用灌输的教育方式。过早地使儿童处在机械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在疲于学习中抹杀了他们的想像力,而到上小学时自然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另外,这些孩子往往在情感发展上,会比其他孩子要落后2-5年,因为父母把大量精力都花在培养孩子的才艺上,却忽视了他们的情感发展。而情感发展不成熟往往会导致孩子无法面对挫折,人际沟通不力等问题。
  让孩子回归自然
  事实上,任何人要训练口语、阅读、弹钢琴、下棋等等特长都是必须要投入大量时间的,孩子更是如此。相应地,他们在其他方面花费的时间就减少了,当然也包括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时间。
  早有研究发现,很多优秀并快乐的孩子,都是在自然教育状态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有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正是因为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接受外界的信息,才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他们的自我发展。可见,刻意安排的丰富环境,反而不如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为此,美国科学家把3只小鼠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环境里,观察了一段时间。第一只小鼠单独在一个小笼子里,其活动空间非常有限。第二只小鼠在一个相当大的笼子里,和其他几只小鼠在一起生活,氛围很接近自然环境。第三只小鼠则生活在像游乐园一样的环境里,有各种动物玩具,并有几只小鼠陪伴着。
  结果显示,生活在接近自然环境里的小鼠,比其他两只小鼠要灵活和聪明。研究人员认为,自然环境才最有利于小鼠的成长。同样,人类幼儿也存在同样的现象,过多的环境刺激有时反而会造成伤害。
  所以,早教并不意味着早早地教。相反,父母们应适当放手,让孩子回归本真,这也许是对孩子最有益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他文献
无论是忙碌还是空闲,人们总会有感到无聊乏味的时候,无聊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不过最近的科学研究却表明,在工作中“无聊乏味”的时刻,有时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现在很多人一遇到紧张或者为难的事情总是喜欢咬手指,一般情况下人们把这当成是一种既不卫生也不健康的坏习惯,努力想改掉。其实人们咬手指的习惯是婴儿时期吮手指习惯的变体,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现在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确实如此。最近,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人将来是当领导还是被领导。那些有这种“领导基因”--被称为rs4950的人,在实
在这个竞争力巨大的社会,人们总是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最好时刻保持着十足的自信,不过一个日常被忽视的小动作可能会毁掉千辛万苦树立起来的自信形象,那就是双手放进
最近几年,世界经济比较萧条,中国实体经济也有着明显的衰退,唯独中国的房价异常火爆,成为中国的难题。那么,西方国家是否也曾有类似的问题呢?  小王和小付都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毕业后都在北京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每人月工资一万多元,自己的同学都非常羡慕。工作稳定了,他们也到了结婚的年龄,结婚总得要一套住房吧?于是,他们决定在京城买一套价格适中的住宅,可是,一圈找下来,他们就蔫儿了,五环内基本看不到200万
小梅在电子城的一家手机专卖店看上一部手机,经过交涉最终以5300元的价格入手,拿着新手机,小梅心里喜滋滋的。但是离开这家店铺没多久,小梅却发现有另一家店铺也在卖同一款手机,但标价却仅为4988元。  小梅感到非常后悔,她回到购买手机的店铺,打算退掉手机,到第二家店购买。然而店家却表示,自己家店的商品在同类产品中是最低价,不可能有比自己这里更便宜的价格,如果有肯定对方是假货。小梅这下不止是后悔了,而
最近几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增长率连续翻番,相比之下,中国的GDP增长却明显放缓,尤其是实体经济有着明显的衰退景象。这说明了一个屡试不爽的社会规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最近统计了一份名为“大萧条中暴富的10人”名单,除了像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和乔·肯尼迪(肯尼迪家族的家长)这样的审时度势的资本家之外,还有一位银行劫匪,其余众人都是体育和娱乐事业的杰出人士,例如棒球明星巴比·鲁斯、好莱坞明星詹姆斯
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村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村落里,相互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但他们却不喜欢到法庭上去裁决,为什么呢?我们看下面一个案例。  诉讼和调解都为了面子  河北李村有个女孩叫小莉,由于年龄不够,没有登记就嫁给了男方。没多久,男方家里要盖房,女方父母就借给了男方6000元。按照农村的习俗,亲戚之间借钱是不打借条的,但当时李村有两位村民在场做了见证。过了一段时间,男方又提出要借2万元钱买摩托车,
一般情况下,新闻报道必须交代消息来源。不过,记者在揭露内幕时,常常需要引用匿名的消息来源,这些匿名者就是记者的线人,其身份是不能随便公开的,否则其工作甚至生命都有可能受到威胁。而揭露性报道却又涉及到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批评爆料,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常常会被报道对象告上法院。这时,法院就要求记者公开消息来源,而记者则有义务为自己的线人保密,这是个两难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西方已经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有些律师或当事人不服法官判决,在法庭上对法官粗暴无礼、辱骂和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扰乱法庭秩序现象时有发生,且屡禁不止。但对这些行为如何定罪处罚,我国现行刑法却是“空白”,而在国外,为了维护法庭的尊严,这些扰乱法庭的行为已构成“藐视法庭罪”,法官当场就可以判决扰乱法庭者罪名成立直接投入监狱。  威尔士学生闯入法庭  威尔士是英国的一部分,位于大不列颠岛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