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规律的引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知识结构、逻辑推理及相互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乌辛斯基早就指出:“所谓智力发展不是别的,只是很好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因为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而获得逻辑意义。数学中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是遵循科学的逻辑性构成的。
  “数学作为一种演绎系统,它的重要特点是,除了它的基本概念以外,其余一切概念都是通过定义引入的。”这种演绎系统一方面使得数学内容以逻辑意义相关联。另一方面从知识结构所蕴含的逻辑思维形式中得到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推理等),再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如学习“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们是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的末尾是0、2、4、6、8;
  所有能被5整除的数的末尾是0、5;
  因此,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末尾是0。数学中的这种推理形式一旦被学生所熟识,他们又会运用它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判断和推理。学生知识的习得和构建,主要依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去影响和促进新的理解、掌握,沟通新上知识的互相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系统,这是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同化现象。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旧知识建立下位联系;二是新旧知识建立上位联系;三是新旧知识建立联合意义。这三方面与逻辑结构中的三类推理恰好建立相应的联系。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得出新的判断的过程。通常有: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从特殊的前提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从特殊的前提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或从一般前提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先在黑板上出示算式1.2÷0.3=4、1÷2=0.5、4.8÷4=1.2、0.666÷2=0.333;1÷3=0.333……、70.7÷33=2.14242……、299÷37=8.081081……等。观察各式的商学生们直观认识到:小数有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之分。进而从一组无限小数中,发现了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得到了循环小数的定义。由两个或几个单称判断10.333…的数字3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2.14242…的数字42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等,得出一个新的全称判断(循环小数的定义)是归纳推理的一种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逻辑规律引入教学,注意示范、点拨,显然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逻辑推理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
  如果原有的认知结构观念极其抽象,概括性和包容性高于新知识,新旧知识建立下位联系、新知识从属于旧知识时,那么宜适当运用演绎推理的规则,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的结论。
  “演绎的实质就是认为每一特殊(具体)情况应当看作一般情况的特例”。为了得以关于某一对象的具体知识,先要找出这一对象的类(最近的类概念),再将这一对象的类的属性应用于哪个对象。如: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时,学生必须以清晰、稳固的乘法分配律知识为基础,才能得出:
  999×999+999=999×(999+1)=999000
  这里999×999+999=999×(999+1)是根据一般性判断a×c+b×c=(a+b)×c推出的。当学生理解这种推理的顺序,且懂得要使演绎推理正确,首先要前提正确,并学会使用这样的语言:
  只有两个约数(1和它本身)的数是质数;
  101只有两个约数;
  101是质数。
  那么,符合形式逻辑的演绎法则就初步被学生所掌握。
  在知识层面中,这种类属过程的多次进行,就导致知识不断产生新的层次,其逻辑结构就越加严密,新的知识也就会不断分化和精确化,就可以逐渐演绎出新的类属性的具体知识。教学中正确把握这种结构,用演绎推理的手段组织学习过程,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考方法,理解内容的逻辑结构,还能提高学生的模式辨认能力,缩短推理过程,快速找到解题途径。
  在新旧知识建立下位联系时,整个类属过程可分化为两种情况。
  (1)当新知识从属于旧知识时,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可以从原有认识结构中直接推衍。新知识可以直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如学生已学过两位数的笔算,清晰而稳固地掌握了加法的计算法则,现在要学三、四位数的加法,只要让学生思考并回忆两位数加法计算的表象结构,适当地点拨一下三、四位数加法与两位数加法有相同的笔算法则,学生就能顺利解决新课题。新知识很快被旧知识同化,并使原有笔算法则得到充实新的知识获得意义。虽然这些知识的外延得到扩大,但内涵不变。
  教学中,掌握这些知识的内涵的逻辑结构,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就会自觉地运用演绎推理的手段,与学生一起愉快地顺利地进行下位学习。就不会在讲三、四位数加法时,着眼于竭力以三、四位数加法为例证,说明加法的计算法则。
  (2)新知识类属于原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但不能从原有上位观念中直接派生出来,而需要对原有知识作部分的改组,才能同化新知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后,原有知识得到扩展、加深、限制、修饰和精确化。新旧知识之间处于相关类属。这时,运用演绎推理之前,先要对原有知识作部分改组,请出一个“组织者”,再步步演绎。(为新知识生长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间的可辨性,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奥苏伯尔称它为“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
  如果原有认识结构已形成几个观念,要在原有的观念上学习一个抽象、概括和包容性高于旧知识的新知识,即新旧知识建立上位联系时,那么适当运用归纳推理的规则,可由特殊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当需要研究某一对象集时,先要研究各个对象(情况),从中找出整个对象集所具有的性质,这就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基础是观察和试验,是从具体的、特殊的情况过渡到一般情况(结论、推论)。
  教材中关于概念的形成,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性质得出,一般是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学习前,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了分数的某些具体经验,加上教材提供的和教师列举的生活实例和图形。如: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一根钢管平均截成三段,每段是它的1/3,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1/4……所有这些操作和演示都让学生认识到几分之一这个概念。随后,再认识几分之几。这种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是在考察了问题的若干个具体特例后,从中找出的规律。(严格地说,由不完全归纳法推理得到的结论还需要论证,才能判定它的正确性。)
  运用归纳推理传授知识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选取典型的特例,并能够通过典型特例的推理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又要用这个“一般结论”,去解决具体特例。在教与学的进程中,归纳和演绎不是孤立地出现的,它们紧密交织在一起。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入我们应如何实现面向全体及因材施教二者的有机统一,这两方面是我国现今小学教学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研究分层教学法来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数学;运用  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入中,分层教学方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正受到全国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小学数学课堂更加关注的是对于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以及教
摘 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其中书面表达能力又主要是作文能力。但 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对学校作文教学颇多指责,而教师自己也抱怨作文教学投入多、产出少。教师的烦恼是 费尽心思,但吃力不讨好,教学效益不高。学生的烦恼是越写越写不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厌 写导致教师厌教,教师厌教以致不想去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当然学生就厌写了。 原因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数感建立,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同时它也是学生成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数学素养之一。因此新教材中都增加了“估算”这一教学内容。有关“估算”的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相关的资料以及成功的案例又很欠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存在一些困惑。下面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四个方面,谈一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进行估算教学。  一、感受估算价值,培养估算的意识  当
摘 要:音乐课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艺术情趣,养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很重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应该试图通过更高效的方法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好,让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之外找到他们精神与心灵的乐园,通过音乐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中学生  在中学阶段,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
摘 要:在语文学科中少不了的是作文这一大题,对此给学生也造成了困扰。学生认为作文很难,不知道如何下手,写着写着,内容就会距作文要求千里之外了。作文占得分数也较多,也有许多学生留白。就学生而言,怎么容易下手?怎么去写好?写好的方法又是什么?  关键词:作文;小学;语文教学  前言:作文一直是学生的难题,难于上青天。部分学生一听是写作文,便长吁短叹的。写作文是快乐的,只是你还没有用心去体验;写作文是自
摘 要:在高中语文中,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阅读教学格外重要,然而就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来看,对阅读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过程中重教轻学,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
摘 要:伊数学学习需要多样化,这是新课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开展真实性学习的内在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数学;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写作中学习数学等,可以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的运用途径,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适应性以及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融合  前言: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然而,不少学生却将数学视为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最难学习的科目
摘 要:主要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现阶段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误区,并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文本、图形、表格、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的计算机综合处理控制以及表达方式,能够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以板书、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板书作为教学媒介,而应用了多媒体技
文章就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当前实效性缺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提出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根本,以高职“一线职业”为导向,以网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成为一种机械运动,而是要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