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高效 源自提问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先生的这一首诗点明了提问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词典》对“有效”这样解释:“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强调了基于文本,基于课堂,基于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问呢?
  一、立足题眼,问领全文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全文的主旨、情感的基点,有的能在内容上起到引领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文章的题目,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即题眼,进行艺术的提问,使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全文的内容,定下情感的基调。比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都知道了“厄运”的含义。大家从“厄运打不垮中”想到些什么呢?
  生1:我想到了这个人一定是个坚强的人。
  生2:我想到了这个人一定会面临很多的困难。
  师:大家说得真好,这是一种信念的支撑,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那文中的主人公遭遇了什么厄运呢?他又是怎样没有被打垮的?我们带着坚强的信念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
  立足于题目中的关键词,以几个小问题引领学生对全文的思考,可谓一问多得。
  二、紧扣关键,问化难点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意思就是说: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再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进行处理,时间长了,问题就能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在文章理解的难点处,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有效的问题,使学生迅速地找到理解的途径,课堂教学自然事半功倍。比如,《船长》一课的教学中,“船长最后为什么不离开船,而是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无疑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为此,我设计这样的问题:
  师:刚才就有同学提出了这个疑惑,可我要问的是:哈尔威船长爱自己的生命吗?
  生:爱!
  师:对的,没人愿意就这样死去。但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是什么?
  生:是职责,是信念。
  师:能具体点讲吗?
  生:是忠于职守,履行船长的职责。
  师:是啊,船长是职责就是与船同在。有同学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你们可曾想过,这是一位怎样尽职的船长……
  这里先设计一个简单的问题,再联系书中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样不仅是化解了难题,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把握时机,问出思考
  问题的提出需要选择好时机。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有疑”“质疑”“释疑”的阶段时,教师的提问方能真正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教师组织教学要善于为问题铺设情境,善于引导学生去全方位思考。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比如,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教学中,当学生读到“我今年87……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这句话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
  师: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再来读一遍这句话。
  师: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一直在讲人生在于奉献,他一直在说愿意再活一次,让生命开花结果。多么崇高的品质,多么高尚的心灵。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你一定有一些问题,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1:老师,巴金先生是怎样奉献的?
  生2:老师,生命怎样才能开花结果呢?
  师:大家问得真好!来,我们来看一看巴金老人的一些资料。(幻灯片播放巴金先生的资料)
  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那么,同学们,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无非是想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篇文章。对于本文的重点句子,教者以读为凭借,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再通过资料的提供巧妙地化解了问题,进而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四、拓展空间,问出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此,我们应该努力通过提问来体现大语文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比如,在《牛郎织女》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两条作业: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则民间故事,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艺术瑰宝。我想布置两条作业:一是回家用家乡话把故事讲给家长听;二是问一问爷爷奶奶,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有趣的民间故事,明天带过来讲给大家听。
  讲故事是语文表达的手段。寻找生活中的故事、通过家乡话讲故事是让语文真正走进生活。
  当提问贴切学生的发展需求时,高效的课堂便会来到。
其他文献
文本参读就是以教材文本为圆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文本或者内容相近,或风格相似的其他文本,让学生在群文彼此之间相互印证、相互阐发、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过程,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基础上,形成对教材文本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在背景参照阅读中质疑问难  入选教材的文本很多都是经典范文,但由于时代的差异和地域的不同,很多文本的实际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这就给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
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经典诵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然而,一边是数量庞大、相对晦涩枯燥的经典,一边是懵懵懂懂、认知能力有限的学生,两者之间存在着时代的、文化的、心理的巨大差异。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去感悟那些传统的经典呢?  一、明晰经典诵读的有效内涵,硬化心灵唱和的坚实前提  1.以典范性为基准选择诵读内容  教师在选择诵读内容时要十分注重语言与精神的典范作用。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低、中年级
一、关于“倾听与对话”  倾听,就是听自然之声、听心灵之声。从小学教学的角度看,听孩子们,特别是高年级孩子们的心灵之声尤其必要。由于紧张的学习、考试的压力、社会的影响以及家长的高度关注和期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必然会有复杂的反映。走进孩子心里,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话,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在不断提升内容的对话中,师生获得关于学习、课程,甚至生活、人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自然地达到
作文是什么?作文是一个人对生活的表达,是对作者生活充实或干涩的映射;作文是一个人阅读的体现,是对作者阅读经验的积累和沉淀的折射;作文是一个人思维的显露,是对作者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的展现;作文是一个人思想的映照,是对作者发现与创造能力的彰显……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当尝试着用各种途径,给学生铺一条“笔底生花”之路。    一、读写结合,给一泓积累的清泉    著名特级教师丁有
语文的本真教学应该是简朴的,是充满语文味的,要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接触言语,用心灵感知言语。那么,面对纷繁的“创新课堂”,教师该如何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使语文课堂教学不偏离“轨道”而达到有效或高效呢?现以《特殊的葬礼》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点滴见解。  一、定位在“品”字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品读是读出对文本的理解,理解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精华。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诸多古典诗词文本,以其精美的文学样式、丰富深邃的情感内涵、深刻的思想内涵、亦真亦幻的画面等,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教学时,引导学生诵读、理解、感悟、背诵、默写它们,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主动受到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人文品格以及文学艺术修养等的熏陶,在中国古典诗词等传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阅读教学则是实施这一任务的重要阵地。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让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呢?这需要构建这样的课堂,即教师高效率地教,学生低负荷地学。下面结合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钟蕙老师执教的另一课例《乡下人家》谈谈构建这样课堂的一些策略。  一、立足文本, 做好减法,扎实语文课堂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落实新课标的课
现代教育理念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转型为支援者、参与者。可是通过对众多课例的观察,这个要求还有待实践。出于多种原因,许多教师仍然以满堂灌的教育模式控制课堂的话语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给予的关注极少,课堂教学重知识的习得而非学习能力的习得,重结果而轻过程,在评价方式上也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可以这样说,学生成为一个容器,离开了老师,学生便无法自己吸纳知识,成了被教师
一、设计与应用“三部曲”  语文复习课的作业设计任重而道远,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在满足、激趣、设疑方面多加考虑,从强化目标意识着手,突出课堂中的知识的展开与运行,并在学生兴趣点的激发上做文章,形成设计思考链。  1.提示预习作业,强化目标意识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主复习的机会,努力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思考结果。特别是学习优异的学生在复习课上常感到无事可做,我就尝试聘请他们当“小先生”,让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的内涵更为丰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所以,课堂拓展也越来越被教师所关注。适当的课堂拓展给语文课堂注入别样的活力,同样的课堂,学生学习的信息多了,思维的空间广了,效率也相应提高了。但笔者发现,也有很多课堂拓展只讲求拓展的环节,不推敲拓展的目的,往往因为过度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