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ai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实用的人文科学,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学好语文,学生也许不会升官发财,但却终身方便,受用不尽。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会教书,而且还要会育人,让学生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人间的“真、善、美”,什么是社会上的“假、丑、恶”。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以致用,善学善用。
  既然语文如此重要,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经验:
  
  一、 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1、通过各种方法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课刚开始,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我在初中二年级中循序渐进地安排了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内进行不同活动,由易到难。学生经过这样的热身,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还用教师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吗?他们对学习还能没有兴趣吗?
  2、以极富创意的课文导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导课的,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
  3、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
  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当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
  4、课尾延趣
  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比如:《幼时记趣》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童年有兴趣的事情记下来,课尾在班上交流,看谁写得生动。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
  其次,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再次,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才能。
  
  三、激趣的方法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励……教师在课堂中要想出各种方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要用怎样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呢?
  1、言语激趣法
  它要求教师善于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利用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比较喜欢适合他们心理需要、情感需要的事物。如果用一种成人化的语调,用一种不变的表情给学生讲述《龟兔赛跑》这个故事,我想没几个人喜欢听。而另一个例子也证明了语言色彩的魅力,讲的是一个演员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表情语言、用外语给观众背诵菜谱。实验结果表明:当他用悲伤的语调、痛苦的表情背诵菜谱时,观众也随之悲伤、痛苦起来,甚至有人掉泪。而当他用兴奋、轻快的语调背出菜谱时,人们的表情也随之兴奋起来。
  以上两個例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师,要能够用儿童化的语言引导教学,以适应儿童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师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2、设疑激趣法
  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往往一个新鲜有趣的开头,便会让他们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设置疑问。如: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我先让学生猜想自己在缸里是什么滋味,有什么办法,其他同学看后会怎么想,并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自学,自读课文。
  3、直观激趣法
  直观激趣法要求教师运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或设计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汉字时,让学生用纸板做的偏旁拼音。
  4、情景激趣法
  情景激趣法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角色表演。
  5、利用多媒体激趣法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耳闻目睹,形象、生动。比如:上《雷雨》一课,可让学生知道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见声音。这样,学生的兴趣更高。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行,21世纪的语文教学应进一步转变观念,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听、写”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根本,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努力探求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授课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服务,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562400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龙井职业中学)
其他文献
班风是班级的精神面貌,它是经过长期耐心细致的教育和严格刻苦训练的结果。它是班集体的形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是一根强有力的绳子,把大家凝聚在一起。那么,如何形成良好班风呢?    一、抓卫生管理方案的制定,以撑班集体的脸面  卫生是考核班集体的项目之一,是学校的脸,对班集体而言也是班级的脸,是班主任必抓的工作。班主任要认真规划班级教室的布置,做到整洁、有序、优美,形成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教育学生劳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长久大计,但并非易事,而站在教育一线的班主任,其工作更显艰巨,角色也更显特殊:平凡的岗位上他既是师者,亦是父母。如此双重身份的定位,要让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对工作做到游刃有余,除了理性的教育之外,感性的关爱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做个让“爱”不释手的班主任呢?    一、从人性出发.用爱构建和谐班集体  “人之初,性本善。”“善”是情感,“善”是关爱。从古至今,无论是教
期刊
班主任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教育,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好,生活无忧无虑;特别是独生子女,家人非常疼爱,养成了娇生惯养、好胜、怕苦怕累等不良习惯;父母外出打工或忙于生意,早出晚归,无人管理的学生便不爱学习,得过且过,违反纪律,遇事不饶人,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与人发生争执,甚至
期刊
【摘要】本文论证了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并通过自己多年来在作文批改过程中对其深入的思考,指出部分学生作文内容的虚假、空洞,并剖析作文内容虚假的原因,从自己的作文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出使学生作文内容真实的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作文内容 不真实 原因 途径    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指出文学创作应遵循“情深而不诡”、“事信而不诞”的原则,“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黄宗
期刊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如同导演;学生是主体,如同演员。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感悟。事实证明,学生所获知识来自感悟、体验、亲身经历等。自主交流也是其中之一,自主交流获得的知识更为深刻。他们在自主交流讨论中获得新知识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師,不可忽视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教师不可能长时间与学生交流,与每位学生交流。因此,我认为教师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培养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要求,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身。笔者长期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对培养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进行了一些摸索和探究:    一、专心阅读习惯的培养  排除干扰、专心致志的习
期刊
【摘要】情感教育,不同于“感情教育”,是一种以开启心灵,规范言行,指点迷津为宗旨的教育模式。建立感情是为了帮助对方,改变对方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加深师生情义,愉快教学,促进自我管理。    在科技,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推行素质教育的局面展示了新的教学航标。可是严俊的就业形式和学费的高涨,给经济经营日渐困难的农村予以沉重的打击,不少学生因家境贫困对前途失去了兴趣,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推行
期刊
回顾我国自恢复升学考试后30年来的中考情况,从总体上讲,城镇学生的成绩比农村学生的成绩要好。但就政治学科成绩来说,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有时农村中学学生的成绩会超过城镇中学学生的成绩。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理念    要用邓小
期刊
【摘要】模块教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力图打破传统教学序列,建立更利于能力培养的新序列;也在于突破原有的常规训练模式,寻找与教学匹配的新的训练模式;还在于追求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尽力帮助学生形成更完备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模块教学 应用写作 教学设计    模块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成体系的逻辑关系。在新的格局中,学习者的思维会更活跃,能力训练效率会提高。这种教学
期刊
现在许多专家都在呼吁:“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可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苗苗,成天生活在过分关爱和溺爱的环境中,什么事情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切包办的,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事实上,成人过分的保护会使他们觉得没有能力。更有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便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而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使孩子承受过大的压力,一旦不成功,就会加以指责,为了让孩子成为完美无
期刊